Hallelujah:亦聖亦俗的 Leonard Cohen
昨天金馬獎頒獎典禮,象徵本年度金馬影展走到尾聲,今天則是影展最後一天,我也看了今年最後一片,用最感動的氛圍來結束今年金馬之旅:
《李歐納柯恩:生命詩旅》(Hallelujah: Leonard Cohen, a Journey, a Song)
觀影心得可用一個字總結:SPIRITUAL。
〈Hallelujah〉,你不可能沒聽過這首歌唄?流行音樂界集優雅與狂狷於一身的美麗失敗者Leonard Cohen,這是他 2016 年過世後金馬影展所引進的第二部關於他的紀錄片(上一部是 2019 年的《瑪麗安與李歐納:愛的箴言》(Marianne & Leonard: Words of Love)),不過這次主題圍繞在這首歌上。片子同歌曲一樣靈性、感動、療癒,影廳既如演唱會現場亦如教堂(無論哪個宗教),內心洶湧如潮拍岸,不禁連連吐氣舒緩情緒,直至落幕燈現方意猶未竟姍姍來去,且同我者更不在少數。
餘韻難了,何不除了 Cohen 原版外,也貼幾首片中提及的重要翻唱與大家共享。
Velvet Underground 大老 John Cale 的純淨鋼琴伴奏:
Jeff Buckley 的翻唱源於 John Cale 版本,甚至更進而影響眾多後輩。聽他淒美孤絕的電吉他!聽他如聖似俗的靈魂嗓!聽他唱歌,總讓我想起 Janis Joplin,你們這些非凡的傢伙們都好好天堂切磋吧!
k.d. lang 大概是世界上最適合演繹這首歌的人了,不但同為加拿大籍,始終堅持名字要以小寫呈現的 ta,也呼應著 Leonard Cohen 的理念。而且身為老女同,多少年來肯定切身感受萬千回那「蒼白又破碎的哈雷路亞」...
另外,特別介紹生祥樂隊今年新專輯《江湖卡夫卡》的收場曲,是筆手鍾永豐寫影響他極深的 Cohen。歌曲之外亦有紀念文一篇,請見他今年出版的文集《菊花如何夜行軍》。圖為新專輯發表演唱會上。
我曾多次寫及 Leonard Cohen ,請見關聯作品區。倒是想重貼一篇舊文,那是讀他傳記書《我是你的男人:李歐納.柯恩傳》有感。他逝於 2016 年 11 月,但一年多前本地書市已推出此書,我買了一陣子卻未及讀,直至其逝。
【原文作於 2016 年 12 月 17 日】
將近一個月,終於讀完了 Leonard Cohen 傳記。邊看書邊聽音樂,把個月來每天就浸在 Cohen 靈性的氛圍裡,突然感覺跟他好近好近。一時情緒難以抽離,三不五時總是想點〈So Long, Marianne〉來聽。這首 1967 年的老歌,我是今年 2016 年才在聽,但也是我今年最愛聽的「新歌」,更是年底最美麗的發現。慚愧認識 Cohen 的晚,但一聽便不可收拾,總不愧對了纔上天的老爺子他。
來個四連發吧。首先是原版,所有美麗的哀愁都始於斯:
再來是 1979 年的現場,此時已經是蕩氣迴腸的編曲了,裡面不但有迷人的小提琴 solo,還可見到當時他的合音 Jennifer Warnes(合音中那位戴眼鏡的白人女子):
接著是 1993 年在瑪莉安的故鄉-挪威奧斯陸的現場,這時的編制是七分半鐘完完全全摧枯拉朽的終極催魂藍調版,Leonard Cohen 此時已 59 歲,嗓音低沈呢喃,完全任憑感覺哼唱,跟直衝雲霄的合音們不斷衝折競合,搭配柔美繾綣的吉他琴音,舒服死了,所謂百聽不膩就是這款感受:
最後是他 2013 年的現場,此時他還能小跑步出場呢,都已經 79 歲的老人家了。聽他唱著這唱了一輩子的歌,現場歌迷你們何其有幸!
瑪莉安 7 月過世,Cohen 也在 11 月跟著他年輕時繆思的腳步上了天堂。即使他倆已分開數十年,但命運的牽繫竟是如此纏繞,能不叫人傷感嗎?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