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做指甲
算一算成為一個「會做美甲的人」也已經超過十年,算是累積了一些心得,並且知道自己喜歡與適合什麼樣的風格。但也正是因為知道,遲遲不敢在德國展開做指甲這個支線。
剛來的前幾年,一些姊姊跟我說,這裡的美甲大多是越南人在做,風格和我們在台灣習慣的很不同。台灣習慣的風格就是日本和韓國,和指甲以外的很多事物一樣。不過,這幾年觀察了一下,也不只有越南,還有許多來自東歐或南歐的美甲店,也有許多美甲師是受僱於老闆之下,不是以個人工作室的狀態經營。
幾年間,陸陸續續有朋友說她家裡有機器,看我的Instagram發現我是有做指甲的人,那麼下次可以一起在家裡做光療,但後來發生了疫情,很多計畫都延宕或不了了之。直到這次,好友M說我們來挑戰看看聖誕前做個指甲吧,對於增加一點過節味道的計畫,我感到滿期待的。
期待的部分是打開這條支線,而不是做出來的成品。所謂的風格不同,是真的很不同。大幅加長,大概是一個甄嬛感,但顏色不是,顏色可能是亮綠、亮黃、等螢光色或者正紅、飽滿的桃紅,完全不是我有辦法駕馭的。我還是習慣曖曖內含光的類型,只是想要在打字的時候看到手指覺得開心。
沒錯,我還是想打字,以及彈鋼琴,而且我家沒有洗碗機。
在前往美甲之前,做了大量的功課,想了很多辦法看能不能得到我可以接受的成品。甚至想做金屬法式,也就是兼顧今年流行並且幾乎不會出錯的樣子,要是真的出錯還可以一長長就剪掉。另外,大概存了十幾張的備案圖,看看屆時能怎麼樣。雖然一開始覺得很期待,但在找圖的時候一度覺得很痛苦,覺得如果回家就可以做到各式各樣我喜歡的樣子了,在這裡怎麼這麼煎熬,要盡可能地選簡化的版本。
於此同時,美甲師提前告訴我們,不能兩個人一起,這對我來說也有點晴天霹靂,在許多情形下做指甲包括尬聊這個環節,如果朋友沒有要一起去,就要單獨面對美甲師了,不過我已經線上付款(沒有比台灣貴倒是,可能是因為美甲師也是移民),就想說還是開啟這個新經驗吧。
到了當天,朋友先做完說,普普通通,而且只能做單色光療,不能彩繪。我覺得也好,感覺單色應該比較好控制成喜歡的樣子吧。不過,過了幾個小時,她說越看越喜歡,越看越可愛耶。
到達現場的時候我有點意外,來開門的是一個很像媽媽的女性,胖胖的,戴眼鏡,感覺非常和善。我開啟友善模式,說了一下外面的風雪很大,手都凍僵了,希望沒有影響,她說她德文不好,問我能不能說英文。當然。
我挑了兩個看起來很日的顏色組合,就是在一些新宿還是心齋橋的美甲師IG存下來的那種。不過,美甲師說這兩個顏色都用完了,還沒有補貨。我說沒關係,並且挑了一些差強人意的替代組合。最後是薰衣草紫和不那麼激烈的銀色。可能有一點艾莎感。我覺得很欣慰,算是滿我的顏色。
我真是一個見面三分情的台灣人。看著美甲師努力修甲型的樣子,我之前所有的煩躁與不安好像都放下了。不過,她修得有點太真心,有時候其實有一點痛。這好像在台灣從沒發生過。
「你和你的朋友都細皮嫩肉,」她說。「你看看,你手指看起來很脆弱,我會盡量很小心。」
我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細皮嫩肉的類別,可能是我們與德國客戶的差異。
「我本來要打給你,問你可不可以提早一點來,」她看起來很無奈。我問了她是不是希望早一點下班,天氣這麼冷,外面大概都不到零度,我可以理解。
「我住在奧格斯堡,大概六七十公里以外,每天通勤時間是四個小時,德鐵也常常出問題。」
我再度表示理解,但這真的是很辛苦。
「那裡房租比較便宜,」她說,突然表情亮了一點,「我老公最近願意搬來慕尼黑了,我們找到了一個小公寓,下個月可以搬家。」
我向她恭喜,跟她說這樣也可以更自在的選擇預約的時間了。更早或更晚。
「沒錯,妳很瞭解。」突然得到稱讚。「但我們的租約只有半年,不知道之後要怎麼辦,不過走一步算一步,我開始在這個老闆底下工作也才不到一年。她啊…..」
我覺得她很想抱怨,就順路問下去,於是得到了非常多的資訊。真的是非常多。我表面上看不出驚訝,不只是因為戴著FFP2口罩,而是我算是一直有做好表情管理。她還分享了對於未來的願景,身為移民的辛苦,等等。我告訴她朋友說越看越可愛的事,她感覺很高興。
最後,我還得到了她的whatsapp。指甲做完了,我覺得非常非常的光滑平整,和台灣做的感覺很不一樣,不過我還算滿意,覺得真的是盡力挑到了屬於我的顏色。對於這個滿意程度我也是有點意外的。果然不要先入為主。
走出店門,我和朋友分享了美甲的成果,並且問她有沒有跟美甲師大聊天。原來沒有。在大風雪裡,我一邊走一邊思考自己是不是有某種可以讓人掏心掏肺的人格特質。不過只思考了十秒左右,就被一個路邊在挑倒數月曆的德國爺爺給吸引。他穿著很長的羽絨衣,拄著黑色的拐杖,在翻找適當的玩具倒數月曆,應該是要送給孫子吧。看起來選項有類似變形金剛的和恐龍的。不知道恐龍是哪種恐龍,小時候很想拿到泡水會放大的那種。因為風很大我走很慢,所以看著爺爺挑了好一陣。
十二月真好,我也是有了聖誕光療的人了,聖誕節真好。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