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林子揚Paul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有誰人能說,真的很了解自己?

林子揚Paul
·
·

大部份市面上流行的性格分類學,最大的分別在於怎樣分類,用什麼角度分類,用這個角度分類之後的實用性在那裡。

舉一個跨張的例子:假設我創立一個分類學,主要是慣用右手的人,和慣用右左的人,就是這兩大類人。理論是:慣用右手的人用餐時最好坐右邊;慣用左手的人用餐時最好坐左邊。

這個分類大致也準確,因為在一般情況下,人也一定會跌入其中一個類別。性格分類學通常是用來照顧大眾的情況,並未包括非一般情況。正如牛頓的定律是用在一般日常情況之下,極端情況就留給相對論解構。

我發出一份問卷,問題是:「你最慣用什麼手?」

Peter說:「這個分類不準,我覺得我是慣用左手的人,但我用餐時最喜歡坐右邊。」

分析師問:「但,若你隔離有人是用右手的,你們會相撞,你們會吃得很辛苦。」

Peter說:「那時,我會轉用右手吃。」

分析師問:「轉回右手,那慣不慣?」

Peter說:「用右手,也慣。」

分析師問:「那麼,問多你一次,你最慣用的手是那一隻?」

Peter說:「… 我,現在太不清楚,左手可以,右手也可以… 其實,我不太明白,慣用,是什麼意思?」

大部份性格分類學,都是靠做問卷而得到結果,以上就是常見的情況。原因有機會是:

不太準確掌握問題本身
不太準確掌握自己的情況

在答題時,若此兩大「不準確」同時出現,試問,你得出的性格分類結果又怎會準確?很明顯,這個誤判結果的原因,並不是出現在分類學上,而是出現在參加者身上。

Peter又問:「我想問一下,我想由 Android 轉最新的 iPhone ,可不可以?」

分析師:「對不起,這個分類,我們只會知道由左右手帶出的事及聯想,你想轉 iPhone,我想你最好先睇下自己的經濟情況。」

簡單說,不同的分類方法,能針對解決不同範疇的問題。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