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已經超越大學生的產量!

大峽隨筆life
·
·
IPFS
·
Photo by:Gül Işık: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2293019/

最新一期的商周雜誌專欄提到,剛出爐的資料統計:

大陸地區的碩博士畢業生已經超過大學畢業生的數量了。

我看台灣雖不是、亦不遠矣。
碩博士是專業人才的標竿,無庸置疑。

不過大約在50~60年代,村鎮若能出現一位大學生,那可是能點鞭炮慶祝的大事,更別說有碩博士了。 是因為那時的年輕人比較笨嗎?

當然不是。

「學歷」是社會型態或經濟下的產物,如同金錢貨幣價值一樣會膨脹,50~60年代的100塊錢與現在的100元大不相同。

彼正值台灣經濟起飛,做一分可以賺一分錢的環境下,不需要大學畢業或碩博士也能在工作上平步青雲、飛黃騰達,就算沒有念大學也很普遍,沒有甚麼關係。

但現在不一樣了,工作上做五分可能未必得到一分酬勞,於是在學歷上就不能輸人,盡量設法達到最好的學歷,以期能在工作上佔有一席之地。以台灣現階段主力的科技業為例,專業技術的基礎更是不可或缺,碩博士恐怕都是基本要求了。

開頭時也說到,「學歷」是社會型態或經濟下的產物,早期經濟初始蓬勃,基層勞工是最重要的基礎,高學歷的人佔比不高;但現今的模樣則是完全迥異。

目前台灣社會的狀況是技職學校的人才大量流失,未來可能沒有「師傅」了,以後冷氣、水電壞了都找不到人修。 有專家指出問題,說技術人才可以從國外尋得,但這些在家附近的服務無法從國外找來啊!這也是大家都去追求高學歷帶來的後遺症。

我個人認為,各階學歷的人口分布恰好反映出當今的社會現象,但無關該時代的人資質好壞。

聰明與愚笨、職場發展的好壞、或是成功與否,都與學歷二字沒有絕對關聯。

但正如同我所述,現在社會行走,學歷就是標籤,即使未來的成就與努力、甚至人生幸福與否還是看個人造化,不過它確實是一個光亮閃耀的招牌,如同一部名車還有名牌包。

我們只能活出愈來愈符合這塊招牌的底氣才行。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大峽隨筆life性格是波動狀態,分不清是外向還是內向;內心小劇場多到驚人,好聽點兒是思考型,難聽點兒是庸人自擾。所以愛寫東寫西。歡迎追蹤我的粉專短篇文字:https://www.facebook.com/lifeshen0938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心境靈修、命理命運哲學與心理
31 篇作品

創造性的虛構能力,是突破鄧巴數的關鍵

吉莉安 ‧ 弗琳《控制》讀後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