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唐詩|《蟬》,清高的隱喻

李建崑.Paulos
·
(修改过)
·
IPFS
·
悅讀古典

打開任何唐人絕句選集,大概都看得到虞世南的《蟬》,他是由陳、隋進入唐朝的重要詩人,擔任過弘文館學士、秘書監。擅長書法,是初唐著名的書法家;工於文詞, 被文學史家公認為太宗朝重要的宮廷詩人。

虞世南生於陳朝永定2年(558)一直活到太宗貞觀12年(638)才離開人世。流傳詩 史的五絕名作是《蟬》,全篇如下: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這是一首「託物寓意」的詠物詩,吟詠的對象是蟬。前兩句在講蟬的外形、食性與聲音,說到蟬性高潔,蟬喙有如帽帶;它棲息枝頭,飲露為生。後兩句説到蟬聲遠傳, 乃因所在位置之高,並非憑藉秋風之傳送。

在此,詩人使用「借主喻客」的手法,將蟬「人格化」;一方面頌揚蟬的品格,另 一方面也對自己擁有的品格懷著高度的自信,並隱約暗示自己俱有「顯宦的身分」。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是神來之筆,藴涵著全詩的主題,就是:自己如蟬之清高。

一般詠蟬詩大概只會吟詠到蟬的嘶叫聲,然而虞世南這一首五言絶句卻稱揚了蟬的 品性與格調。

詩史上還有幾首詠蟬名作,可以引幾句來比較。比如駱賓王的「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兩句,很能突顯繫獄的冤屈;賈島的「折翼猶能薄,酸吟尚能清」兩句,傳神顯現他貧居卻兀傲的情致。

李商隱的「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兩句,則隱喻他寂寞 落泊的處境。至於虞世南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卻將自己歙然自得、顧盼自 遠,寫得既簡約又深刻。諸位好友以為然否?

新竹.內灣風景區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李建崑.Paulos原籍台灣新北市,曾任大學教師。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熱情,甚願與時俱進、謙卑領受。唐代文學曾是個人教研專業,目前仍以閱讀、寫作為生活重心。曠觀寰宇、體驗生命、反思世道、散發正能量,將所思所感、發而為文,是最大的喜悦。拙作有幸得到文友青睞,感到榮幸!敬請多加瀏覽、批評、贊助、指教。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現代文薈
2 篇作品

現代文薈|林中漫步

現代文薈|風箏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