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pengso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远亲不如近邻”:说说农村的邻居们

pengson
·

中国有很多充满生活智慧的老话,“远亲不如近邻”应该算是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一个了。每逢出现邻里之间互相帮扶的新闻,就会有人评论(甚至是官方评论)说,“远亲不如近邻”。但其实生活中的邻居少有不让人头疼的。尤其是农村邻居,宅基地相邻的,矛盾非常多。

我们老家西临这个邻居就是这样。从我曾祖父那一辈算起,做邻居也有将近一百年了。中间断断续续的分分合合,最终到现在形成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说起来真的让人唏嘘不已。

两家关系好的时候,互相赠送蔬菜,水果,两家孩子也常到对方家里玩耍。关系不好的时候,就像现在这样,视而不见,尽量避免一些接触的机会。只有在一些比较大的时间,比如邻居家老人去世,才会礼节性的问候一下。在我们那里,即便是关系再不好的人,遇上婚丧嫁娶,也会碍于面子做出些让步。比如邻居家里过丧事,需要从我们家里接电线,我们即便再不情愿,也不会打马虎眼,该帮的忙一点也不打折扣。当然,对方领不领情就不得而知了。

在我奶奶的嘴里,这家人真的是可恨极了。嫉妒我们家房子盖得高,每次我们家盖新房子,就横生事端,不是说我家砖头掉在他们家了,就是我们围墙歪了,反正就没有安生的时候。轮到他们家盖房子了,就偷偷摸摸搞破坏,不是把我们家外墙的水泥涂层破坏掉,就是故意将自家房子的横梁搭在我们家墙上。

奶奶说的话,我当然没有时间一一验证。但是从我的记忆里,我们总是先盖房子,然后过不了一年,邻居总会赶着盖房子,一定是在同一个位置,同样的架构,但一定比我家房子高几十厘米。

其实这没什么了不起,我看到村子里几乎所有新建造的房子都是这个德行。跟别人家的房子保持一个高度,不存在的!必须在高度上压对方一头。家家户户门前的小小一块空地,因为高度跟新建的房子持平,所以虽然邻居之间紧紧相连,但也是高低不平,参差不齐。每次上学经过这些空地就分外头疼,走大路吧,都是积水;走门前空地吧,没水,因为都流到大路上去了。可是不间断的上上下下也太折腾人了。

所以邻居的做法其实跟大部分的村民其实一样。我当然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么做,这么做又有什么好处,值得花费这么多精力财力将宅基地修建的越来越高,好像这样就能真的高人一等似的。反正最终的结果是,村里的房子越来越高了。原本跟村中大路基本在一个海拔的建筑全,硬生生多出了半人的高度。我们家门前的距离足够,所以开车进车库还不觉着。有的人家,屋檐都快伸进大楼了,门前小坡陡峭无比。这导致的后果是大家都被迫将小轿车停在了屋子外面。不过现在车子不值钱,划伤也不心疼。

我有时候想,其实城市化也好吧。把村里这些邻居们搬运到住宅楼里,让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居住面积”以内折腾,也挺好的。至少不用再看到拼命的在宅基地高度上卷来卷去,今天你垫高20厘米,明天也垫高50厘米,不得安宁。我把这个想法跟奶奶一说,她也挺高兴。老人家本份了一辈子,真的对这样的竞争腻烦透了。如果有个机会可以不用再面对这样的竞争,那再好不过了。

被城市化虽然有千般的不好,但起码这一条,是好的。

西安一行与小舅爷聊了很多本地的风土人情,说到本地民营经济不景气,小舅爷讲了这么个道理。大意是,他看到人家南方人做生意,一个村里,或者一个家族,集资,买设备,租厂房,开拓市场。这种事情,搁咱们那,能成吗?根本不行。咱们那里,别说一个村的,就是亲兄弟,也常常合不来。所以生意都做不到,夫妻老婆店,就到头了。

上面这些话当然很主观,片不片面我就不知道了。但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基本就是这样的。不矫情的说,这些人都是些老百姓,坏心眼也没多少,但类似文中提到的这种毫无意义的竞争,就是断绝不了。这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小舅爷最后总结:归根结底,可能是民间合作精神的缺失,大家谁都不信谁。

当然,说 ”远亲不如近邻“ 就是错的,就是放狗屁,那肯定是不对的。邻居有邻居的好,比如,有一次家里门忘了关,就是邻居打电话通知我爸。但是邻居之间,也极其容易产生矛盾。很多矛盾,如果不是邻居,可能矛盾很快就会消解,甚至连产生的机会都不会有。但正是因为彼此为邻居,距离上太接近,所以矛盾很容易产生,扩大,变成永久的芥蒂。

就像朋友成为情侣,情侣成为夫妻,每一次关系的递进,都会催生出很多因为太过接近才会发生的摩擦甚至矛盾。这是没法避免的。通俗的办法是,接受现实。相比而言,夫妻之家矛盾激化无法调节,还可以通过离婚来终结关系,但是邻居之间,尤其是农村的邻居之间,是没法这样直接的消灭问题的。毕竟,举家迁移,可比几块钱弄个离婚证,代价大的多了。

所以可以说,(在农村),有一个好邻居,幸福感要高很多。我们有这样的好邻居,来往很多,相处和睦,经常互补互助。遗憾的是,随着拆迁的进行,邻居被迫搬走了。

我有时候跟奶奶说,我们要是搬家,也搬到那个xxx小区吧(邻居家小区)。奶奶这个时候就会笑,说,“好么!”。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