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45《史記》卷三〈殷本紀〉07
桀敗於有娀之虛,桀奔於鳴條,夏師敗績。湯遂伐三嵕(ㄗㄨㄥ),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夏桀面對商湯的挑戰,最終他在有娀(ㄙㄨㄥ)部落的舊地附近遭到擊潰(桀敗於有娀之虛)。還記得這個有娀部落嗎?傳說中吞了燕子蛋,因而懷孕生下商部落始祖的「契」的女子─簡狄,就是來自有娀部落。換言之,商部落發源於有娀,最終也在有娀這裡擊敗對手,這到底是天命?還是後人刻意如此規劃?這就不得而知了。
在潰敗下,夏桀逃亡到了鳴條,夏軍全軍崩潰(桀奔於鳴條,夏師敗績)。接下來司馬遷寫了一段奇怪的記載:「湯遂伐三嵕(ㄗㄨㄥ),俘厥寶玉,義伯、仲伯作典寶」
逐字翻譯來看,是指商湯繼續討伐「三嵕」,繳獲他們寶物美玉,此時義伯、仲伯兩位大臣,為此寫下一篇文章,名為《典寶》。
其中的「三嵕」到底是什麼?查了些資料,發現應該是指對夏桀最忠實的部落,守護著夏王朝的寶藏。因此,即使夏桀潰敗,「三嵕」仍捍衛著職責,直到被商湯征服,才由兩位投奔商湯的夏朝大臣─義伯與仲伯,幫忙點收了夏王室的寶物。不過,由於那篇〈典寶〉並未流傳下來,因此點收了多少寶物,這些詳細的內容,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但在查資料的過程中,也意外得知「三嵕」其實也是一座山的名字,相傳是當年后羿射日的地點。因此,目前仍有些地方有「三嵕廟」,都是在祭祀后羿這位射日英雄的。至於這個祭祀后羿的「三嵕廟」,與夏王朝的最終捍衛者「三嵕」部落是否有關係,就先把問題放在心中,希望以後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有機會可以找到答案。
接下來,司馬遷繼續描述商湯征服夏朝後的一個舉動:話說商湯打敗夏朝後,打算把夏朝的「社」搬遷到他處(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過後來因種種原因,所以沒有遷成,還為此留下一篇名為〈夏社〉的文章(不可,作夏社)。由於這篇〈夏社〉也沒有流傳下來,因此這裡的「社」我找到了兩種解釋:
其一,「社」是指祖廟或神社的所在地。也就是說商湯打算搬遷夏王朝的祖廟或神社。但為何沒有成功,我們就不得而知。我想或許是夏王朝的遺民的反抗,或是追隨商湯的人們認為不妥,所以讓這個搬遷之舉失敗吧!
其二,「社」是指社神,也就是土地神。根據《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記載:遠古中國的土地神是共工氏的兒子─句龍(共工氏有子曰句龍,為后土),也就是說,商湯打算把這個自古以來的土地神,換成其他神祇,或許牽涉的範圍太廣,所以引起的反抗更大的情況下,最終商湯也終止了這個命令。
至於上述兩種說法,哪個較為可信?我覺得這兩種說法都滿合理的,但因為司馬遷是用「遷」這個動詞來描述,因此我覺得第一個說法似乎更為合理。
不過,有趣的是,宋朝流傳至今的啟蒙讀物《三字經》中,卻有段記載是:「夏傳子,家天下,四百載,遷夏社」。這段內容是中的「遷夏社」是用來解釋夏商之間的改朝換代,而非《史記》裡所說的搬遷神社或是更換社神。看來,或許《三字經》的作者沒有很認真研讀《史記》吧!?也有可能是因為要湊三個字,所以不得不更動史書上的意思。
言歸正傳,最後,在伊尹向大夥匯報戰爭結果下,各地諸侯都接受了領導人從夏桀換成商湯的這件事(伊尹報。於是諸侯畢服),商湯至此登上了天子之位,平定了四海之內的各部落(湯乃踐天子位,平定海內)。
雖然司馬遷在這裡只用了不到一百個字,就描述完了這段改朝換代的過程,但可以想像這個過程應該是相當艱辛的。中國第一個延續四百年的世襲王朝,長久以來大夥都已經習慣得聽他的命令,卻在一夕之間,土崩瓦解,改由另外一個家族來領導。這對當時的人們來說,應該是很震撼的事情吧!要如何讓大夥慢慢接受改朝換代的事實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一小段史料給我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