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123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遊牧者計畫|帶著娃兒去流浪

123
·
·
觀察不同亞洲城市給予育兒者的支持與阻礙。

• 1. 自我介紹

嗨,我是weiwei。

36歲即將滿37,身邊有一位剛滿1歲沒多久的肉嘟嘟小女娃。

職業女性,同時也是一名照顧者(比起"母親",我更喜歡這個形容)。

我的生命來到需要負責另一個小生命的階段,也體驗到台灣對於育兒許多友善或不友善的措施。

舉例,現今車站現在大部分都設置了哺集乳室,只要和站員說一聲就可進入使用,尿布台、冰箱、沙發、洗手台等一應具全,能讓孩子在這休息吃飯換尿布洗屁屁,這時我能感受到不是只有我在養育小孩,是這個地區一起幫我養育讓孩子長大。

台鐵提供的哺集乳室,尿布台、冰箱、沙發、洗手台一應具全
另一間哺集乳室,多次拯救需要臨時幫小娃換尿布洗屁屁的我

但當我推著嬰兒推車走在狹窄的人行道上,前方還"橫空出世"一根電線桿時,好氣又好笑,也能發現城市對於育嬰者或是坐輪椅者這類人的需求,是沒有全盤考慮進去的…

狹窄的人行道上"橫空出世"電線桿,嬰兒推車被迫走到旁邊的馬路上與車爭道。城市對於育嬰者的需求欠缺全盤的考慮。

城市不會說話,但它仍然能夠展示它對於育兒者的看法。

這些體驗也使我開始好奇,周遭不同地區的亞洲"鄰居"們,對於像我熱愛帶著小朋友上山下海的人,又會怎麼樣被對待呢?

因此,我開始萌生獨自帶著小朋友出國去觀察、感受的念頭。

• 2. 你想去哪裡,為什麼?

我預計要去的是亞洲兩個市鎮-日本的福岡市及泰國的清邁府

人口數看,兩個區域差不多,都是160多萬;

從經濟面看,一個位於已開發國家,另一個是發展中國家。

城市分類還看,福岡清邁皆非首都,不是大家去日本和泰國旅行時的首選大都市;

但從氣候、人文風俗面看,兩地仍有東北亞及東南亞城市的代表性

有相似的地方,但有更多不同的地方.福岡和清邁的對比會是有趣的。

單身時曾一人去清邁流浪拍的城市一隅,這次帶著1歲小娃重遊,看看是否有不同的旅行體驗。
上圖福岡一角.福岡與清邁人口差不多,但風俗民情、經濟發展階段都不同,對比兩市鎮的育兒支持與阻礙會是有趣的事。

• 3. 你的具體遊牧計畫是什麼?(建議包含行程、主題、預算等等)

行程:福岡一周、清邁一周

主題:特別留意在城市對於獨自帶小孩的照顧者,提供哪些友善的支持

   例如,是否好租到推車?飯店是否有提供嬰兒床等親子友善設施?道路規劃是否對推車友善?包含市鎮人們對小孩哭鬧的容忍度?餐廳或場所是否會有對孩童歲數的限制?諸如此類,都在我觀察的範圍內

預算:含機票交通食宿,兩個城市各抓1000美元(包含小娃的支出)。

• 4. 如果可以做到,你希望怎樣與當地建立互動?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與當地人聊聊(特別鎖定有6歲以下嬰幼兒的)。

他們實際生活在城市中,認為自己的居住地是育兒友善的市鎮嗎?為什麼?

如果不是,又是為什麼呢?

• 5. 你計畫怎樣記錄整趟行程?(建議包含形式與敘事角度)

旅途中的線上互動:我將用Instagram和讀者互動,以圖片、影片方式即時分享路上見聞及回復讀者疑問。

旅途後的文章產出:我會當作自己是要給台灣城市提意見的出國考察秘密客,產出至少3篇文章,並將福岡和清邁與我居住的市鎮做對比,去看台灣做得好的地方和能更改善的育兒支持有哪些。最終會將文章投稿至有matters及其他同樣有能見度的平台,希望能在公共領域上有所討論。

旅行的見聞,終歸是要回到"家"來落實,才能將這些不同的見識發揮最大的作用。

婚前我常常一個5公斤背包就自己出國,我也理解游牧、流浪這些詞更常與單身年輕者的自由連接。但我認為小生命不該被看做是出發旅行的阻礙,與之相反,孩子讓我更有動力克服困難帶著她探索與出走,因為我想把這個世界的美好和傷心都分享給她。

這個想法的確需要整個社會.城市的支持,此時當下,我更需要的是Matters上夥伴對於我的計劃的支持,如果你願意,你的拍手和分享文章對我來說都是莫大的鼓勵!希望計畫成行,能跟大家分享更多有趣的社會觀察!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