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黃埔十四期(一)——“到黃埔去!”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 秋 湖北武昌右旗
“怒潮澎湃,黨旗飛舞,這是革命的黃埔。
主義須貫徹,紀律莫放鬆,預備做奮鬥的先鋒......"
對於位處長江之畔的重鎮武昌來説,民國二十六年的深秋註定會與以往有所不同。
此時此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校歌》正飄蕩在武昌右旗營房前的操練場上 ( 筆者注:晚清時依李鴻章之上奏,全國各地紛紛仿效天津的”北洋武備學堂“而建立軍事培訓機構以打造新軍 。1895年于湖北設立武備學堂後,清末的湖北新軍亦曾在此駐紮過大批部隊。1937年中央軍校招生時,十四期的新生們就居住在老武備學堂右旗營房內。其舊址現已不存,但大致位於武漢市武昌區“張之洞路”與“首義路”交叉路口之東側,與”清軍第八工程營“也就是辛亥革命首義發難處的舊址隔路相望),數百名剛剛通過軍校入學考試的新生正在這裡進行初級的軍事訓練。
這批年輕人有的來自河北·山東,有的來自安徽·兩湖,還有的來自南方諸省;他們中有人曾做過學校教師,有人還只是普通農家子弟,也有人不久前剛同日軍在盧溝橋及北平南苑血戰過一場。但從此以後,無論他們身在何處,也無論其所處何境,歷史以及多舛的命運都將賦予這批年輕人一個共同的稱呼----“黃埔十四期”。
作為”培養革命軍人之搖籃“的中央軍校(黃埔軍校),就當時戰亂頻仍,烽煙四起,社會劇烈動盪的中國來說,其地位無疑是極特殊的。
1923年10月,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了一項關於建立陸軍講武堂的提案,後來將軍校的名稱初步定為“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1924年1月24日在國民黨一大期間,孫中山先生決定將籌備中的軍官學校改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任命蔣介石為軍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實際上負責籌備工作的卻是廖仲愷)。軍校的校址初步選在廣州黃埔島原大本營軍政部講武堂和海軍學校的舊址上。
當軍校籌備的消息一傳出,便在當時的社會上尤其是青年人中間引發了巨大反響。一時間,”到黃埔去!“的口號,成為當時無數熱血愛國青年們的夢想!自1924年5月5日的一期生入學以來,黃埔生的身影便緊緊伴隨著中國近代史的步伐。東征,北伐,討逆,大革命,抗戰......等等重大歷史事件中,無一例外的都活躍著黃埔軍人們的身影。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後,中國便開始進入”地無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全面守土抗戰時期。而”黃埔軍校“作為培養未來軍事骨幹的重要基地,也最大限度的發揮著它的作用。
1930年,軍校本部從廣州黃埔島遷至南京後,正式開啟了”南京本校“時代。伴隨著抗日烽煙驟起,戰局日趨緊迫且於我不利的情勢;望著逐漸從北向南推進的戰線,校本部即著手考慮西遷至成都的事宜。因此,於1937年秋季入學的第十四期黃埔生們也算此一特殊時期的親歷與見證者。
那麽,究竟什麼樣的條件才能報考黃埔呢?先來看看1937年10月份《大公報》上刊登的”黃埔十四期甲級生“的招募廣告吧!
名額:1,000名
- 資格:
a. 年滿二十歲以上,二十六歲以下者。
b. 體格強壯合於本校體格檢查規則之規定者。
c. 曾在大學或專科學校及高中學校軍訓期滿學術優秀者。
- 修學期限:教育分前後兩期。前期學生教育六個月(免去入伍生教育),後期學員教育一年。
- 待遇:照訓練總監部新頒簡章規定待遇較各級優異(簡章:招生委員會,報名時可索閱)。
- 報名及保送日期:報名自十月十七日起(筆者注:1937年)至十一月七日止。各省市保送者十一日截止。
- 報名手續:
a. 呈驗軍訓期滿證書(于考試畢發還)。
b. 繳四寸半身相片四張。
c. 填寫由招生委員會備就之報名單,志願書,調查表,保證書。
寥寥數語的招生簡章準確清晰的表達了”十四期生“招考之首要目的,即:針對原本自身素質較好的學員們採取”速成培訓“的方式,令其能儘快走上抗日戰場以帶兵打仗。這與當時對日作戰的態勢是密不可分的。就在即將結束的”淞滬會戰“中,國軍先後動用了近60余萬部隊(其中不乏訓練及裝備較好的黃埔系);歷經三個月激烈搏殺後的結果是:以我方的主動戰略撤退為終了。根據日方的戰後統計,”淞滬會戰“時中日雙方的戰損比達到了驚人的6:1。為此,國軍急需大量的新鮮血液來彌補基層軍官之不足。同時,鑒於抗戰局勢已呈現出長期化態勢,未來我們也需繼續擴招及培訓基層骨幹軍人以迅速擴充軍備,並相應提升軍官素質。 只有這樣,才能用人的因素來彌補與日本在武器裝備上的先天不足。
當時,黃埔軍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與那些地方軍閥出身的將官們所接受的訓練有著根本區別。因而才能吸引大批青年人對它如此想往。當時軍校的教育長 陳繼承 根據校長蔣介石制定的長期抗戰方略,決定使軍校成為國家後盾並作為支持抗日的主力資源。他積極策劃研訂出一套《甲乙丙三級計畫》(十四期的招生對象便有甲,乙,丙三個等級之分)。所謂”甲級生“,即指那些具備高中以上或大學專科畢業的學生們 ,且曾受過”暑期集中軍事訓練“(類似現在大專院校的開學前軍訓)並持有軍政部所頒發之”下士“軍銜的。針對該部分學生,軍校將省略其入伍階段的基礎培訓,而直接參加軍官教育。當時的甲級生中既有從國內各大院校畢業後投筆從戎的莘莘學子,也有從29軍盧溝橋前線撤下來后被選送來的”軍訓團“學員們,還有從四川,山東,東北等地部隊被推薦而來的優秀基層軍官。
相對於 ”甲級生“而言,乙級與丙級生則是根據其不同的教育程度而招錄,其後的學習時間亦不同。 這裡也擇錄一下軍校招收十四期”乙級生“的報考條件,以便比對:
- 資格:
a. 年滿二十二歲以上者。
b. 曾在高中肆業一年以上或具有同等學力者。
- 修學期限:升學教育六個月至九個月,學員教育時間為兩年。
- 入學考試分口試,體格測試和筆試。如前兩項不通過則不能繼續參加最後的筆試。考試科目包括:國文,党義,史地,數學,理化,外國文。
- 針對錄取成績優異的學生可提升至甲級生肆業。
由此可見,甲·乙兩級學生的招募條件,學習過程及待遇,還是有很大的不同。但此後校方也考慮到,針對內部人為設立分級制度似有不妥,故在以後的招生中便不再特意強調此點了。黃埔十四期共招錄了11個總隊,畢業人數為10,858名。第一,二總隊於1937年11月在湖北武昌入學後與黃埔十三期同時從武昌行軍至四川省銅梁縣,並於此間完成了入伍教育及培訓。而炮兵科的學員們則是先於本校內接受了步兵訓練,其後被分派到位於遵義的炮校受訓;工兵與輜重科的學員們則分別在零陵和全縣完成了學習。
有趣的是,黃埔十四期生雖然是在南京入校的,但其學籍所屬卻歸於”成都本校“。因為伴隨戰事發展,1937年初中央軍校即已決定將本校校址由南京西遷至成都並著手開始操作。而對於在武昌入學的十四期一總隊,二總隊而言,他們基本上沒有在南京受訓學習,大多數時間是在戰火中的西遷過程和四川銅梁渡過的。故一般不計入南京時期的黃埔軍校畢業生人數內,而是作為成都本校時期的首批畢業生來對待。本期學員們就讀于抗戰日趨白熱化的緊要關頭,其經歷與赫赫有名的黃埔四期頗為相似。當時的黃埔四期從入學到畢業亦不足一年,並在學習期間經歷了北伐戰爭。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當校長蔣介石在給“中央軍校第十四期同學錄”作序時, 曾以下面的一段話來訓導和勉勵本期畢業的黃埔生們:
“抗戰勝負之關鍵,完全取決於最後五分鐘;而戰爭愈達最後階段,戰鬥之情況必愈為猛烈,外界之環境亦必更形險惡,此時要看吾人能否始終堅持鎮定,咬緊牙關,以迎接此種艱難困苦之試驗。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此關突破,則前路光明皎然可接,即回顧向日所經可詫可愕之境,亦正認為必然。昔人於賽馬之法,必首以下駟與上駟,然後以中駟與下駟,以上駟與中駟,故其結果,一敗而兩勝。蓋戰爭之要,不善戰者鬥量,善戰者鬥質。總理于同盟會宣言中,有雲:「無良民質則無良政治。」兵質之於戰爭亦然。古人謂:「天下無不可戰之兵,而有不可戰之將。」抗戰至今,以往軍事上之失敗,其責任不在士兵,而在各級之將領。如何補正闕失,提高品質,以成轉敗為勝之功,諸生固各宜自省自勉,以共赴之也。其次,革命事業之整個性,絕對為不可分,凡我革命軍人,無不為此一整體中之單位細胞,祇有共同之利益,斷無個人之利益,祇有集體之行動,斷無單獨之行動。分工以求合作,競進以求互助。應知成己為成物之基,助人為快樂之本;在校則為同志、同學,出校更為同澤、戰友。個人之成功,必在團體之成功求之,而團體之能獲成功,又必以國家、民族之總成功為前提。以十餘年來本校師生之犧牲奮鬥,乃克建立黃埔精神之一名詞,不進則退,不益則損,如何葆愛護惜,發揚而光大之,諸生實皆負有重大之責任。今日適當畢業之期,本校長平日所諄諄訓示諸生者,茲不復贅,特揭示此兩點,以寄對爾等殷望之情,其各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