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在詩裡-蘇紹連「睡魚」
....對..小鹿的Traveloggers還在跳動....,這好像在孵蛋喔,需要時間讓他破殼而出,才能知道自己孵到的是什麼....。
所以我們今天來聊蘇紹連的「睡魚」吧!
這首詩是收錄在詩人「時間的影像」這本詩集中的開卷詩,也是小鹿自己很喜歡並且覺得尖銳的刺到自己的一首,光是他的開頭就有如此效果:
每夜,我總是用刀片割開手指頭
讓字一個一個流出來
流在稿紙上
光這個開頭,就有種..渾身顫慄之感..,不是恐懼而是感到有人是如此為了自己所寫的文字負責的,那是嘔心瀝血,那是用上生命,這讓人尊重,不得不尊重的沉重。
這樣的寫作好嗎?小鹿還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是值得讀者認真以待的,不是說輕鬆地發表自己的生活不好,小鹿也喜歡看人描繪自己生活中的小事,窺視別人的日常,或是閱讀讓人會心一笑的圖文等等,但這與用心的書寫並不相斥,就像是我們的人生有需要嚴肅面對的時刻,但永遠這麼緊繃,撐不久也太疲累,可是面對詩人詩中那份認真,無法不動容。
但詩中只是認真嗎?
詩的最後一段是這樣子的:
像魚一樣活著,像魚一樣死著
因為我終於睡著了
有人進入我的房間,跑了出去
後來又有人進來,跟著一群人
他們搖撼著我的身體
我是寫在稿紙上的一堆字
他們有人哭泣
有人唸起我
把我念成一首詩
讓我在稿紙上永遠的沉睡吧
就當作一首未曾發表的詩
小鹿不是詩人,不知道創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但小鹿自己的感覺卻是,我們會在這世上留下些什麼呢?我們所留下的文字,我們所留下的言行,最後會讓其他人怎麼看待我們呢?他們會把我們也唸成一首詩嗎?
而當有一日我們死去了,我們留在這世上的文字與言行,是活著抑或是死了呢?
詩中除了小鹿自己最有感觸的部分外,還有讓人聯想到其實自己的文字是很難完整的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想法的,更別提讓閱讀者也感知同樣的感受,我們到底是要盡力讓對方了解,還是放棄無言?
詩人認真的表達,甚至可以用「每夜,我總是用刀片割開手指頭/讓字一個一個流出來/流在稿紙上」這樣的做法,卻在最後留下了「讓我在稿紙上永遠的沉睡吧/就當作一首未曾發表的詩」如此的結尾,有聲與無言,靜謐的交錯在時間裡。
你會堅持自己的風格到人生的最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