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虎撲洋|拜登躍升最強賣家 台灣是中美峰會的另一筆好生意

蘇洛夫
·
·
IPFS

原文發表於2021/6/30《多維新聞

美俄兩國的元首在日內瓦舉行峰會後,中美兩國元首的峰會也提到了日程表上,此前俄羅斯曾出乎意料的在夏威夷海域進行海軍演習,讓美國海軍似乎突然陷入鞭長莫及的處境,同時還要面對中國愈發強大的軍事準備,給美國出了一道大難題:繼續持有台灣,還是賣出台灣?

拜普二人以禮相待 背後暗藏較勁波濤洶湧

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6月16日在瑞士日內瓦舉行峰會,峰會之前雙方的試探性交鋒不斷,美國方面,聯合歐盟各國對俄羅斯境內政治異議者納瓦爾尼(Alexei Navalny)的人權問題進行施壓,將SWIFT國際支付系統轉化成懸在俄羅斯企業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並派遣駐守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艦隊進行2021「敏捷匕首演習」(Exercise Agile Dagger)等,硬、軟兩方面威懾力十足。

6月16日,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瑞士日內瓦的拉格蘭奇別墅舉行雙邊會晤,這是拜登上台后,首次與普京會晤。(AP)

俄羅斯也不甘示弱,烏東衝突時迅速在俄烏邊界陳列大軍,旋即又迅速撤軍,派遣遠東艦隊前往夏威夷周邊進行演習,以回擊美國太平洋艦隊的軍演,將俄羅斯主權基金的美元資產幾乎清空,開啟去美元化的第一槍,另方面也發生美國油企遭到駭客入侵系統,造成輸油管線系統近乎癱瘓,美國方面相信是俄羅斯駭客所為。



美軍F-22對Tu-9進行例行追逐。(Twitter@North American Aerospace Defense Command)

除此之外,此前雙方也相互驅逐大使,封閉使館,自2014年的克里米亞事件後,美俄雙方的關係已冰封達7年之久,峰會前的較勁自然是免不了的。

儘管如此,普京和拜登的峰會仍舊在較為融合的氛圍中展開,此前稱普京為「殺手」的拜登展現出樂於和普京談判的氣度,普京也不忘恭維拜登幾句,儘管此前的寒冰不會僅僅透過一場峰會就解凍,但至少雙方都各自談得尚可接受的結果,雙方恢復互派大使,美國得到俄羅斯承諾會約束駭客的舉止,俄羅斯也換得了美國解除對北溪二號(Nord Stream 2)的制裁,名正言順的被承認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以及對烏東的影響力,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換言之,俄羅斯幾乎得到了美國對其勢力範圍的認肯,儘管經濟制裁不會因此解除,但對普京來說,得到如此的戰果已是相當不錯了。

習拜會提上日程 

緊隨著拜普峰會後,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事情不可避免將提上日程表,作為當前世界上最大,在經濟、貿易、科技等領域衝突摩擦最嚴重的二極的領導人,皆有自身的理想抱負想要達成,拜登試圖恢復與歐洲、亞太等盟友的夥伴關係,重新確立領導地位,特別是維持金融、科技及軍事的優勢地位。習近平則希望推動民族復興,其方式主要是藉由完善中國自身內部經濟發展,強化軍事能力,建造能夠打勝仗部隊,但並不特別依賴軍事作為外交手段,而是希望以經濟手段和其他國家達成互利共榮。

圖為2013年12月4日,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到訪中國,在人民大會堂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Getty)

台灣顯然逐漸成為習近平心中的一個例外,儘管2015年的「習馬會」,習近平與時任台灣總統馬英九建立了直接聯繫的機制,但是2016年當選台灣總統的蔡英文顯然並不打算繼承這一機制,並且軟土深掘的將「抗中牌」用到極端,其目的是為了利用恐中情緒勒索台灣民眾,將能夠維繫民進黨執政的基本盤盡可能的固化、深化,並且掌控大量媒體資源對涉世未深的年輕群眾進行洗腦,讓恐中情節能夠盡可能維持,大陸的各種善意皆被噴髒水抹成「統戰手段」,致使大陸方面對於「惠台」一事愈發失去耐心,利用經濟手段促成和統的可能性,在台灣為民進黨執政的狀況下愈來愈小,而使用軍事手段執行「武統」的可能性則愈發上升。

對於中國來說,台灣一直被視作未收復領土,收復台灣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可缺少的一塊拼圖,若能完整無損的接收台灣自是皆大歡喜,但無論台灣本土上還剩下什麼,都被北京當局視作不可退讓的核心利益,倘若習拜峰會上提到此議題,可以想見這是中國方面會堅守的立場。

美國心目中台灣作為籌碼的地位

相對來說,拜登政府的對台政策就顯得愈發不堅定,從一開始的遵循「一法三公報」,到聲明堅定支持台灣,但是對台灣的實質援助卻又帶有選擇性而缺乏堅挺,華府內部對於採取戰略清晰抑或戰略模糊,顯然仍存在巨大歧見。

英媒《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於4月30日出刊新一期封面以台灣為議題,表示台灣是地球上最危險的地方。(Facebook@The Economist)

台灣美其名作為印太環節中的重要一員,但作為第一島鏈中心的軍事地位顯然是不斷在削弱,因為客觀事實上,美國軍隊難以像駐紮日本、韓國、菲律賓那般,將自家軍隊駐紮在台灣,而為了保衛台灣當前的地位處境而與中國刀刃相見顯然並不合算,此前美國對國外援助疫苗的政策或可見端倪,6月6日3名美國參議員訪台時,聲稱要捐贈75萬劑疫苗給台灣,台灣當局自是沾沾自喜,得以繼續在島內宣稱「美台關係史上最佳」。然而幾天後的6月10日,就有228萬2,850劑的輝瑞BNT疫苗自美國送抵菲律賓,並且有明確的後續送貨時程及數量,對比菲律賓拿到的是現貨,台灣的疫苗卻更像是「期權」,而且行使條件還不明不白。

美國3名參議員6月6日訪問台灣。(Reuters)

此後美國雖有250萬劑莫德納(Moderna)疫苗在6月20日突然間送抵台灣,不過這批疫苗看來並不是擔憂台灣本身,而是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台灣在6月初,位於苗栗地區的電子封測廠出現新冠病毒的確診案例,並且以相當快的速度擴散,台灣不僅在半導體產業鏈中游晶圓代工生產擁有全球超過6成的市占率,下游的封裝測試也有相近的市占率,在當前全球鬧晶片荒,晶圓代工產能滿載的情形下,美國企業可容不得封裝測試這一環節也出現狀況,這迫使美國必須釋出疫苗協助台灣控制疫情。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要在5年內投入520億美元,在美國本土新建7至10座晶圓代工廠。(Reuters)

拜登在2月24日簽署了「14017號行政命令」(Executive Order 14017),分兩階段全面檢討美國在半導體及封裝、大容量電池、關鍵礦物與材料、藥物和原料藥這四大領域,而6月8日出爐的第一階段250頁的報告中,台灣在半導體及封測這一領域就被提及了超過80次,顯見美國政府對於此一產業過度集中於台灣的擔憂。雖然台積電在亞利桑那州的5奈米製程晶圓廠已經動工,且未來還將在該地增建共6座晶圓廠,並且台灣也有不少的封測廠前往當地,這一系列的設施建設完畢並投產要到2024年之後,換言之美國在當地的產業鏈建立完畢前,只能因為晶片生產之故,暫時容忍台灣「挾晶片以令美國」。不過當美國擁有台積電等廠商的產線後,台灣作為必須被美國「持有」的籌碼的地位,必然是大幅度的削弱。

中國大陸畫師「半捅老阿湯」的作品「最後的G7」中,其中一部份畫面出現一隻試圖跳到桌上塞新台幣給美國的青蛙,維妙維肖的比喻了當前台灣的處境。(微博@半捅老阿湯)

另方面,美國以「刮脂策略」從台灣榨取「剩餘價值」的舉動也益發明顯,從各種美國退役軍武以高價售台、萊豬輸出台灣等舉措已顯見一般。日前台灣美國商會(AmCham Taipei)發布的《台灣白皮書》也建議台灣為了維持供電穩定,必須增加綠電及燃氣供應,透露美國似乎已經懶得「糾正」台灣的能源政策,直接順勢讓台灣的供電更不穩定,給美國的天然氣廠商增加訂單的意圖十分明顯,長遠下來也讓美國更能夠以水電方面的優勢,吸引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遷移至美國本土。

什麼樣的台灣最適合被「賣掉」

俄羅斯在與美國的峰會中,幾乎得到了美國對其在克里米亞及烏東地區的勢力範圍的認肯,《明斯克協議》有望繼續得到執行,意味著勢力範圍的概念又重新回到大國外交的思想中。在北京眼中看來,仿效拜普峰會,透過峰會與華府劃清紅線,並且試圖和緩當前的貿易及科技戰,是希望能夠透過峰會取得的效果。

中國建國70周年閱兵,東風17高超音速戰術導彈給美軍帶來及大的威懾。(臨界層快遞)

而在美國來說,能否以拖待變,爭取時間讓關鍵產業鏈回到美國本土則是重中之重。俄羅斯在夏威夷附近的軍事演習,意外暴露了美國海外軍力鞭長莫及的程度超出想像,考量中國在東南沿海省份佈置了大量的軍艦飛彈,美國海軍明顯愈發感到力不從心。如何慢慢削弱台灣的份量,以求安全下庄,可能是美國首要考慮的。

中國或許也不會不清楚美國的意圖,台灣島上是否還有台積電對北京來說重要性並不是最高的,中國也正在大陸境內扶植自己的半導體產業鏈,以減少台灣跟著美國卡大陸脖子的能力,而一旦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被瓦解,中美雙方或能在台灣的「交易」上達成一種共識。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