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離不侃電影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非正規影評 | 韓影《非普通家族》:食色男女,迷失中產,餐桌戰爭

離不侃電影
·
「普通」一詞看似平常,實則如鏡花水月般虛幻,轉瞬即逝,它映照出社會對中庸與和諧的美好想像。然而,許秦豪執導的《非普通家族》卻是以反諷之姿,將這一充滿溫情的幻象狠狠拆解。

影片把鏡頭聚焦於兩對兄弟夫婦,以家庭聚餐作為起點,循序漸進地揭開他們身處光鮮身份之下深藏已久的裂痕:既有律師與醫生這樣令人羨慕的職業背後的隱患,也有二婚與新歡所牽扯出的複雜情感糾葛,職業所帶來的榮耀和道德陷入的窘境相互交織,最終形成了一道道無解的難題。整部影片表面上看起來平靜得如同平穩的湖面,可每一次人物眼神的交錯、每一句含沙射影的對白,都宛如湖底暗湧的暗流,不斷翻騰,最終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在餐桌之上,親情與人性仿佛刀刃相對,原本該是真誠表達情感的笑容變成了虛偽的修辭手段,那些擺放在餐桌上的饭菜,也仿佛被絕望的餘味徹底浸透。《非普通家族》並非是常見的那種溫馨家庭劇的簡單呈現,而是一部冷峻且克制的社會縮影,就如同莫泊桑筆下的故事一般,辛辣又精準無比,還是以黑色幽默的腔調,對現代人的道德偽裝進行了一番巧妙的嘲弄。正是這樣深刻的諷刺與細緻的剖析,讓影片能在平緩安靜的敘述之中,精准地擊中觀眾心底那根最為脆弱的情感之弦。

倘若我們只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這場家庭劇,可仔細想想,我們又何嘗不是各自家庭中的「演員」呢?影片毫不避諱,直接把問題拋向觀眾:「在孩子犯罪的十字路口,你會選擇掩蓋真相,還是送其自首?」這可不單單是一個讓人左右為難的倫理難題,更是一場關乎自我與家庭關係的深度拷問。「普通」的定義到最後勢必會變得模糊不清,可人性就在罪惡與愛的交織纏繞之中,會慢慢展現出它最為真實的模樣。


IMDb: tt28488187

非普通家族



「普通」的反諷

許秦豪的這部新作《非普通家族》,表面上看是圍繞家庭倫理以及道德困境展開的影像探討,但其深層次的野心,卻是要去撕裂隱藏在韓國家庭秩序深處的權力結構以及倫理偽裝。從片名開始,電影便運用了強烈的反諷手法來凸顯主題:所謂的「普通」,只不過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罷了。這部影片挑選了一對分別從事醫生和律師職業的兄弟夫婦作為主角,透過一場乍看之下稀鬆平常的家庭晚餐,將中產階層在那看似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所隱藏的罪惡與荒誕一一揭開。

在結構方面,《非普通家族》沿用了許秦豪一貫擅長的工整式敘事手法,採用雙線交織的方式推進故事。一方面,長子一家展現出對物質的貪婪無度,內心世界卻空洞乏味;另一方面,次子家庭表面上是在追求理想的光輝,可背地裡卻隱藏著一種更為隱秘的優越感以及冷漠態度。電影的核心衝突是圍繞著孩子們的犯罪行為而展開的,這可不僅僅是針對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的單純探討,更是對整個社會倫理秩序失衡的有力控訴。從某種程度來講,這部影片幾乎可以被看作是韓國電影界對東亞父權文化進行的一次冷峻「驗屍」,深度剖析其中存在的種種問題。

冷峻許秦豪

曾經執導過《八月照相館》和《春逝》的許秦豪,以往是以講述那些充滿溫情脈脈情感故事而被廣大觀眾所熟知。但在《非普通家族》裡,他似乎徹底改變了以往的創作風格,變得冷峻、克制,甚至有種近乎無情的感覺。影片中沒有哪個角色是全然「正常」的,他對人物心理的這種深入剖析,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朴贊郁的《小姐》或者奉俊昊的《寄生上流》。然而,與這些韓影界的前輩相比,許秦豪在鏡頭語言的運用上,確實缺乏了那種戲劇化的強烈衝擊力 —— 觀眾往往能夠比較輕易地預見到故事結局的大致走向,而且角色在面對道德抉擇時的表現,也會讓人感覺有些公式化。

即便如此,他的這次創作風格轉型依然是值得肯定的。影片中巧妙地運用了餐桌這一元素,進行了雙重戲劇性的設定(分別在開篇以及高潮部分),在視覺呈現和節奏把控上的隱喻意味極其明顯。最初那場看上去和和氣氣的家庭聚餐,其實暗藏著諸多讓人不安的暗流,而到了第二次聚餐的時候,家族內部的矛盾徹底激化爆發。這樣的對比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西方經典影片《十二怒漢》中,在狹小空間內矛盾逐步被激發的情節,只不過許秦豪在處理這部分時相對比較保守,沒能把矛盾衝突所蘊含的戲劇性張力完全釋放出來。


情緒的冷與熱

毫無疑問,演員陣容是這部影片的一大亮點所在。薛景求與金秀賢所飾演的次子夫婦,以一種沉著冷靜的表現力,展現出了「沉默的道德權威」形象;而張東健和金喜愛飾演的大哥夫婦,則是在情緒的起起伏伏之中,將角色本身的複雜性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金喜愛一如既往地憑借著自己精湛的演技,輕易地就抓住了觀眾的目光,她臉上歲月留下的痕跡仿佛成了角色情感變化的地圖,從冷漠到近乎瘋狂的種種表情變化,都讓人看了不禁感到不寒而慄。但也正是因為這樣鮮明的對比,讓觀眾感覺到兩個家庭之間的矛盾似乎有些刻板化了:好像冷靜就等同於理性,情緒化就意味著破碎不堪,缺乏更深層次的情節反轉以及更多的可能性。

值得一提的是,金秀賢在影片中的表現可謂是畫龍點睛之筆。她所飾演的「後媽」角色,在如此複雜紛亂的家庭倫理關係之中,反而顯得格外理智和正常,這也意外地成為了觀眾情感認同的一個出口。這種反類型化的角色設定,很容易讓人想起科恩兄弟的作品 —— 在那些充滿荒誕情節的故事裡,往往是那些最不顯眼的角色,卻擁有著最高的生存智慧。


韓影倫理劇的困境

《非普通家族》存在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它太過「規整」了。許秦豪在敘事以及節奏把控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翻拍的原作小說《晚餐》的限制。儘管他已經竭盡全力地想要利用韓國的家庭倫理以及社會問題,為這個故事注入新的現實意義,可整個改編的過程還是顯得過於小心翼翼了,始終沒能突破原作所帶來的種種束縛。相比之下,像《燃燒烈愛》這樣對村上春樹小說進行改編的作品,則是通過大膽的解構方式,並融入大量東亞社會問題,從而贏得了觀眾的深度共鳴。

除此之外,影片嘗試去探討「為了孩子,家長能走多遠」這一倫理命題,可這個主題在東亞的影視作品中早就被反覆討論過多次了,從日本的《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到韓國的《熔爐》,皆是如此。相較之下,《非普通家族》並沒有提供什麼全新的視角。甚至在電影的高潮部分,當父母們聚在一起討論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時,角色的動機以及情感表現都只是浮於表面,很難讓觀眾感受到那種直擊心靈、讓人震撼的力量。


中產階級的「平庸之惡」

雖然這部影片明顯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但其在主題上所展現出的指向性,依舊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透過兩個看似「普通」的家庭,許秦豪深刻地揭露了中產階級身上所存在的虛偽與自私特性。影片中利用手機監控這一場景的設計尤其具有諷刺意味:原本家庭之中的愛與關懷,竟然是通過科技手段的監視方式來呈現的,而所謂的這種「保護」,實質上就是一種控制與剝削行為。

從《寄生上流》到《非普通家族》,韓國電影在近年來對中產階級的刻畫是越發尖銳了,只不過也逐漸呈現出一種模式化的趨勢。中產階級不再是以往所認為的處於道德的中間地帶了,反倒成了「平庸之惡」滋生的溫床。他們的生活建立在對更低階級的漠視以及對自身階層利益的極端保護之上。在影片之中,兄弟二人,做醫生的代表著知識分子那種偽善的一面,而從事律師職業的則象徵著資本的冷酷無情 —— 到最後,他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只是為了掩蓋罪行,保護自家的家庭利益。



謹慎的優等生作品

《非普通家族》可以說是一部十分工整的作品,導演許秦豪在敘事以及主題挖掘方面所付出的努力是顯而易見的,只不過整體上看起來有些過於保守了。這部電影無法像《寄生上流》那樣,以極具爆發力的諷刺手法深入切入社會現實,也做不到像《燃燒烈愛》那樣,借助藝術化的隱喻去探討人性。但作為一部中規中矩的家庭倫理劇,它依舊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尤其是在引發觀眾對韓國家庭問題進行反思這一方面,還是有著不小的作用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部電影既是向觀眾提出的一個問題,也是許秦豪對自己創作的一次反思:在一個被物質和道德雙重撕裂的社會中,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普通」呢?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