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認真的熊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 血清素轉運基因研究

認真的熊
·
·

今天寫這篇筆記的契機是讀到了這份研究: 文化-基因共同進化——個人主義-集體主義與血清素轉運基因 Joan Y. Chiao and Katherine D. Blizinsky. 2009 Culture–gene coevolution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先簡單介紹下Serotonin:血清素/5-羥色胺/serotonin/5-HT被普遍認為是幸福和快樂感覺的貢獻者。人體大約90%的總5-羥色胺位於腸胃道中的嗜鉻細胞中,它用於調節腸的蠕動。剩餘部分在中樞神經的血清素能神經元中合成,其中它具有各種功能,包括調節心情,食慾和睡眠。血清素還具有一些認知功能,包括記憶和學習。在突觸處調節5-羥色胺,被認為是幾類抗抑鬱藥藥物的主要作用。

Figure 1. Geographical coincidence between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diversity and cultural traits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cross countries. Colour maps include all available published data for each variable of interest. Grey areas indicate geographical regions where no published data are available. (a) Colour map of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IND-COL from Hofstede (2001). (b) Colour map of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S alleles of 5-HTTLPR. (c) Colour map of frequency of global prevalence of anxiety. (d) Colour map of frequency of global prevalence of mood disorders. Yellow to red colour bar indicates low to high prevalence

研究者製作了上面這張圖表。這四個地圖上,彩色的部分顯示了已發表的數據,灰色的地區沒有可用數據。

  • a) 紅色的國家更集體主義,黃色的國家更個人主義
  • b) 紅色國家的人血清素轉運體(5-HTTLPR)的S等位基因出現頻次更高,黃色反之
  • c) 紅色國家的人焦慮程度更高,黃色反之
  • d) 紅色國家的人更多罹患情緒障礙(mood disorders),黃色反之

拿美國和中國舉例,「個人主義」的美國更多人患上焦慮和情緒障礙,「集體主義」的中國則出現更少的焦慮和情緒障礙患者。


寫到這裡的第一反應是,數據也許不可靠…… 中國的精神衛生服務/學界與美國相比落後不少,說不定有很多在忍受焦慮抑鬱等等的人,沒能尋求幫助,自然也不會被診斷、納入統計。

無論如何,覺得「個人主義」和「集體主義」的對比是非常有趣的課題。

個人主義可能引發更多焦慮與情緒障礙嗎?個人主義與孤獨、低社會支持(Triandis, Leung et al, 1985)、家庭衝突及離婚的高機率(Brodbar and Jay, 1986)相關。它傾向「使人們易有疏離感和自戀性的自我專注(narcissistic self-absorption),並誘使他們追求狹隘的自我利益(Spence, 1985, p.1293)。」個人主義者的極度競爭性可導致焦慮(我做得夠不夠好?)與挫折(我做得不夠好)。

集體主義可能有利於身心健康嗎?在人們與他人有情感依附連結時,殺人、吸毒、離婚和自殺率亦低。集體主義社會中,很多情況下人們別無選擇地要和親友同事頻繁交流,哪怕不甚愉快,這些交流也排遣了孤獨感。

但相反地,某些集體主義子女養育的最糟方面是削弱孩子的自尊,促使他們成為遵從但沒有創意的成人。在集體社會中,人們可能面對「義務負擔」與「追求自我實現」之間的矛盾,常常不得不壓抑自己的願望。

與此同時,個人主義代表注意人權;民主;社會中可存在多元文化;重視創造力、自由、征服和成就。個人主義者有著高度自我效能。他們的高自尊使之較有可能嘗試具風險的活動,所以成就往往與個人主義相關。

世界當然不是非黑即白。每個社會都有個人主義者與集體主義者,每個人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偏重個人或集體的利益。兩個極端都很糟,歷史給了我們慘痛的教訓。

Photo by İbrahim Özdemir on Unsplash

東方偏集體主義,西方偏個人主義,基本算是世界共識。不同的偏向不僅表現於政治制度,更多滲入文化和日常。可是為什麼呢?從什麼時候開始的?能追溯到原始部落嗎?

還有,德國社會在這個集體-個人光譜上的位置還蛮微妙的。

人類社會真的是太神奇了。


參考

Joan Y. Chiao and Katherine D. Blizinsky. 2009 Culture–gene coevolution of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and 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 Proc. R. Soc. B.277529–537 http://doi.org/10.1098/rspb.2009.165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血清素

分析「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的利與不利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