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業日記1:離職第一個月,我覺得自己像個廢物
失去與社會的連結,30歲一開場就這麼落漆💩
在外商做了兩年的UI設計,我在十月底提了離職。離職後第一個月,獲得的快樂比想像中少,也短暫。只有在頭一兩個禮拜, 感受到從工作解脫後獲得的喘息,之後每況愈下。
儘管不用再進公司了,心理和身體仍無法放鬆,呈現僵硬的姿態。煩惱之後的規劃、對未來的擔憂緊掐著我。定期復健的師傅說,我的身體真是不可思議的僵硬吶,跟工人一樣。這些都是長期久坐造成的。
面對離職後大量的時間 — — 工作的那八小時 — — 我不知如何填滿。我在白天畫畫、寫字,晚上彈烏克麗麗。如果週末這樣過可能會覺得很愜意,但一週七天都如此……就算填滿了時間,也填不了我心裡的空虛。雖然努力畫著,卻感受不到做事的充實感。生產出來的東西無法獲得實質回饋,轉化成繼續生存的能量,我感覺自己是個沒有價值的人。
心裡的不踏實,讓我每晚都無法安心入睡。因此睡覺時間越來越晚、越來越晚,從原本的12.1點、2.3點,到現在動輒天亮才闔眼。當然也越來越晚起,落入惡性循環。原本夢寐以求的自由,現在卻成了夢魘。擁有自由的我,快樂不起來。多出來的時間,我大部分都在擔憂。
可能因為30歲了吧!離職後馬上就遇到奔三的第一個生日。
如果年輕個幾歲,心態肯定不一樣吧。還能用尋找方向當藉口。也較能夠獲得社會(和家人)的包容。30歲的人,怎麼說都該擁有「某種」東西,呈現「某種」形象。我很確定我沒有那些東西。我覺得自己很失敗,不被原諒。
我借了一些書,想找到更規律更自律的方法。朋友聽到卻說:
「你現在需要的不是自律而是放縱吧!」
才離職不到一個月,你就這麼自虐。你以後擁有自己的一段時間的機會只會越來越少。
這麼說起來,從離職到現在我好像還沒有真正放鬆的感覺。每天戰戰兢兢,深怕自己不如人、失去競爭力,我把職場的緊張感一併跟著辦公桌上的文具打包回家了。
這一個月有機會南下幾次。只要離開台北超過三天,我就會告訴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要趕快回來。就連玩都無法鬆懈。「可是你回家根本只是也宅在家而已阿」千里迢迢回來卻被同樣在家工作的室友看穿,我有點羞愧。說要回台北做事,其實什麼也沒做。但待在這裡,我才能感到安心。無業的人,好像不適合拋頭露面的玩耍,應該待在家好好反省並為未來努力,沒有喘息的資格。
室友鼓勵我多到外縣市走走, 換個環境轉移注意力。不放心的話把要做的事帶去也行,讓自己累一點比較好睡喔。「再睡不著就跟我說,我們去跑步消耗體力!」她溫柔的說,像個大姊姊。的確,在步調比較慢的地方,我好像比較容易入睡,心裡也比較平靜。
我想首先要做的事是放寬心吧!對沒有生產力、像廢物般的自己寬容一點,就算與社會不同調沒有關係,沒有跟上也無所謂。不要批判這樣的自己。然後練習放鬆,放下身上(社會)的束縛。就把這當作第二個月努力的方向吧!
順道一提,第一個月的方向是「調整作息」,目前看來暫時是失敗了。不過室友說有規律的排便就會有規律的作息喔。下個月再來分享我的排便日記好了💩
本月(2019/11)成就
沒什麼了不起的成就,只想列出來讓自己感覺比較有價值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