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凱特:我媽媽做小姐的時陣是文藝少女
初看這本書名就不自覺會心一笑,因為我率先想起的不是我自己的母親而是我自己,而當真正翻開這本書之時便看到兩行字寫著:「獻給母親,與少年時的她。獻給所有成為母親的妳/你。」
曾經有一本書的書名是《文藝女青年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有些人覺得書名太過譁眾取寵而不以為然,但對於我一個愛好文藝的女性而言,卻覺得這本書的命名非常精準確切,別說當了母親後還想維持文青的氣質,試想連吃飯跟如廁都有困難的情況下,還能有心力去思考追尋文藝之事嗎?
作者謝凱特在書中寫著:「我之於母親,是否也是套牢般的存在?」這一句話看了令我覺得有些心酸且感慨,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孩子不會有這樣的想法,另一方面也不能全然否定其真確,為了不讓孩子認為自己是綁住父母的枷鎖,所以我會盡可能提早讓孩子知道我的喜好,也請他務必要給予我一點個人的時間,更時常找機會帶孩子一同參與所有的藝文活動,有空的時候就多去書店、圖書館、美術館看展覽,連演唱會也帶孩子一同參與觀賞,雖然無法像過往那般全心全意地投入,但光是沈浸在那股文藝的氛圍裡,就不自覺讓我的幸福感加倍,也覺得自己離文藝少女的距離又近了一些。
書中不僅是講述自己的母親,其實講的也是與母親相像的自己,從外貌、口味,甚至是母親雙腳跪地拿抹布擦地板的習慣,作者也完完全全地依照母親的方式去做,這也不禁讓我想到我的母親拿著抹布一層層擦著透天厝的階梯一樣,母親總是說:「要這樣擦才擦得乾淨啊!」確實,我也曾經學習著母親擦地板的方式,但曾幾何時,我們都改掉了這個累人的清掃習慣,或許是因為年紀增長,又或者是科技日新月異,在日常的瑣碎中已逐漸找不到堅持這項習慣的理由,取而代之的是紙拖把及掃地機器人。
無論是作者講述與母親的心電感應、要作者貼雙眼皮膠帶的愛子心切,抑或是母親關注作者在網路上的公開動態,無疑是母親對兒子的愛,但當我看到作者說他寧可母親壞掉的是右手,這樣或許家裡的所有家務就會由自己取而代之,光是有如此的孝心,想必每個身為母親的人都會非常感動吧!
在這本書中我感受到好幾個角色都有我的身影,舉凡作者的母親、作者、挺著孕肚趕上班又衝去廁所孕吐的同事,讓我在不同的時空與角色交錯中都得到了共鳴,若真的要問這一路上是如何成為一位妻子或母親的?或許我只能回答一切順水推舟,若是再問:「如果重來一次,你還願意當母親嗎?」這題可以肯定的是答案跟作者的母親一樣:「當母親這個選擇,是我的意願,不是什麼社會規範,也不是必然的不得不。」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