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節制與自由
嗯,這是篇求救文。(柯P式搔頭)
一個人有多懂得節制,就有多自由,我一直是這樣認為的。
節制,通常是指在生活或思想上遵從一定的戒律或界線,使人培養適當行為或習慣,進而達成某些目標,有些人會稱為這樣的能力為「自制」或是「自律」。然而,自律卻常常違反人性,因為需要和懶惰、享樂等原始慾望抗衡,我們必須要有一個強烈的驅動因素,才有可能維持自動自發,長期地朝向目標邁進。
對我而言,維持節制的生活,彷彿終於有一些部分是可以由自己真正作主,這種對生活的掌握感使我感到安心。或許是因為,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可控的人事物了,只能回歸自身看待,要求不了別人,那就要求自己吧!
以下分享一些已經成為習慣的自我要求
物品的節制
其實只是來自於懶得打掃和找搬家公司而已(?)
從大學時期開始,幾乎每隔一年就會換一次宿舍,透過搬家前後的整理,養成了篩選物品的習慣。為了減少搬運的麻煩,只有在物品能持續發揮功用時,才會將它留在身旁,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知道自己僅需要哪些物品就能維持既有的生活品質。本身也沒有特別高的物慾,購買最多的僅有一日兩餐所需的生鮮食品。
某次和朋友聊到面臨物品「斷捨離」時的不捨與選擇困難,突然發現自己好像沒有這方面的難題,只要明確認知到自己不再需要,便扔得決絕;但也並非不惜物,部分生活用品已經持續使用十年以上,仍在身旁服役中。
慾望的節制
這裡指的是控制自己的生活,偶爾滿足慾望但不縱慾,例如控制甜食攝取、不暴飲暴食、每週一定要抽出時間運動、不熬夜追劇等等,在習慣的養成上有自己一套堅持。
曾經和同事聊過在生活上的節制,但是大家好像都不是很理解,問道:「為什麼要過這麼辛苦?人生已經很難了,為什麼不能隨心所欲地想吃什麼就買、想熬夜就熬夜、想打遊戲就玩到爽、想追劇就看到睡著。」
當時還想不出自己會這樣做的原因,而今反思多次,或許是因為對我而言,掌握生活中會出現的各項慾望,能夠帶來安全感,確保自己的身心狀態維持在一定範圍。若是讓生活脫軌,就會對身心造成不好的反應(例如睡不飽就容易生氣、熬夜容易產生口臭),進而影響在生活中與我接觸的其他人,讓其他人感受不佳。
情緒的節制
大多數時候,情緒就像是液體一般,受到許多外在因素(天氣狀態、環境氣氛、文字話語、面對的人)或內在因素(生理條件、心理狀況)影響而波動著,透過某些事件誘發大喜大悲的情緒,而後又回歸平靜。
有些人天生就容易爆衝,情緒隨著外界快速變動,曾經我也是這樣的,但經過多年觀察,長時間保持情緒極度高漲或低落,容易消耗大量的精神力,不利於在工作上維持效率,這對於很需要工作成就感的我並不是一件好事。
另一方面,我也相信情緒帶有渲染力,一個人的情緒會影響整體環境氛圍,當渾身具備負能量時,可能在有意無意中將情緒垃圾拋向周圍的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因此這段時間正在練習,不任由情緒以極端方式擺盪,盡可能保持情緒上的平和。
過著節制有度的生活其實也有一些壞處,在生活中保有絕對的冷靜,使得我難以完全燃燒熱情在某件事物上,也很少沉浸於某件事/某項興趣而導致廢寢忘食。偶爾聽朋友聊起最近培養的興趣,可以從眼神、語氣中感覺到,他們是真的全心全意地投入其中,我想這樣的熱情追求是一種真正的自由,雖然很是羨慕這樣的生活,卻又不知道該從何突破起,也或許這樣的想法與自身所期待的安全感並不相符,所以尚未產生強大的動力。
我想,我的生活一定有哪裡出了問題,不過目前的我還沒有能力發現,只好盡量敘述現況,也許某個有緣的你剛好看到這邊,可以給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