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ishuha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9/11:一场被电视直播定义的灾难

lishuhang
·
你看到什么,你就是什么。


航通社首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博:@航通社 | 微信搜一搜:航通社
2021年 第27期

文 / 书航 2021.9.13

如果必须给20年前的9/11事件定义一个“史上之最”,这是截至目前全球遭遇的恐怖袭击当中,规模最大、伤亡最多的单一事件

以9/11为引子的20年反恐战争,仅在阿富汗估计就造成89~92万人死亡,但这是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不是单一的恐怖袭击事件。2014年,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对伊拉克提克里特省斯派克军营的1700名伊政府军俘虏全员屠杀;但相比9/11四架飞机、三个地面地点总计2996名死者,还是只能“屈居第二”。

因此,即使中美两国正剑拔弩张,我们“屁股再正”,也不能否认9/11在历史上有它的一个位置。9/11给世界人民普及了“恐怖主义”这个当时还是很新鲜的概念,开启了美国此后20年的反恐战争,改写了世界历史的走向。

对当时情形仍有记忆的人,都应该记得此事在东西方社会引起的反响截然不同。伊斯兰世界的很多国家街头出现了庆祝的人潮。在中国也有不少人听到之后欢欣鼓舞,相比两年前北约轰炸我驻南联盟大使馆的屈辱,此时多少也算是“报仇雪恨”。

自然,这种反应让另一些贴在电视机前感知事件的人匪夷所思,“反思”说“没有人性”的也大有人在。毕竟,这么一场大灾难就在你的眼皮底下现场直播,生灵涂炭,你“怎么可能”不感同身受?就算是阶级敌人,难道也值得这么惨痛的遭遇?

——果真如此吗?你确定世界各地的人们,都是看着基本一致的媒体报道,而确立自己对9/11事件的第一印象的?

20年前,中国电视上的9/11是什么样的

几天前的9月4日,曾在中央电视台长期工作的媒体人王志安说

“二十年前9/11发生时,我们在央视的办公室里看着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而无法报道,身为新闻人而无力深深地感到遗憾和悲伤。”

王志安1998年进入央视,事发时他担任早间节目《东方时空》的记者。

话语传回微博,立刻有网民翻出11号北京时间当晚CCTV-4《中国新闻》,以大字标题打出“插播新闻”的画面。针对“打脸”,王志安和网民又再次展开来回拉锯。此后的吵架陷入了抠字眼当中

“央视无法直播就说无法直播,不能在报道里添加新闻观点就说不能添加观点,不能去现场就说不能去现场报道。王局直接说‘无法报道’就是在胡说八道了。”

社长亲身经历过9/11期间国内媒体的报道,长大后又专门回看当时资料,觉得有必要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况,以正视听。

一句话结论是:中央电视台是受众最多的全国性主流媒体,但它基本上缺席了整场9/11事件报道,前期准备不足,后续跟进缺位,错过黄金时机,导致观众流失。

根据美国“互联网档案馆”(Archive.org)存档的当天卫星电视片段显示,北京时间(下同)20:46第一架飞机撞塔,CNN两分钟后20:48即切入画面。到21:00,北美(加拿大、美国、墨西哥)的电视台,以及BBC(英国广播公司)全都开始报道。日本NHK的《10点钟新闻》刚开始,也果断切入,正好赶上21:03第二架飞机撞塔。这些媒体在开始直播后就没有中断,也停播了广告、其它节目和其它新闻内容。

俄罗斯私营的NTV(独立电视台)在21:40开始插播1个多小时的新闻。在香港,亚视事发后几分钟就中断热门节目《百万富翁》进入新闻,此后直播了一整夜。凤凰卫视也从9点整开始不间断报道,吴小莉播完《时事直通车》以后,就让陈晓楠连续奋战了8个小时。她那句经典的开场白印到了很多观众的记忆中:

“对不起我没有化妆,请大家原谅,因为现在出现了一件很大的事。”

这个时段,CCTV4的节目内容为:

  • 21:00-21:30《中国新闻》为录播,头条为第九届全运会圣火点燃,全程无9/11消息。
  • 21:30-22:00《海峡两岸》为录播,主题是两岸“三通”。
  • 22:00播出十分钟的小栏目《语林趣话》,之后是一集电视剧。

直到23:00,CCTV4才播出一个3分半钟的“插播新闻”,但这个时候双塔的其中一座都已经倒塌了。这也是国内相关微博说“第一时间就报道了”“是插播新闻”的截图来源,怕不是对“第一时间”有什么误解

“插播新闻”之后,CCTV4继续慢慢悠悠地播出《夕阳红》,此后每个整点都有不到5分钟的新闻提要,但一直是重复之前的内容。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才凑够了一期半小时的《中国新闻》,其中又只有不到15分钟和9/11事件有关。

至于全国都能看的央视一套,只在晚间约22:15的《世界报道》结尾进行了30秒的播报。这个短消息比CCTV4的“插播新闻”还快一点,是全台最早的一条消息。即使如此,也已经比世界其他主要媒体晚了一个小时。

无需列举更多事例,我们就能发现微博上针对王志安批评的奇怪之处。“我那时候读大学,是隔壁同学看电视后,出来奔走相告”的情况至少应该发生在第二天上午,或者学校可能在上海,或者同学们用某种方法看到了凤凰台。

(顺带一提,当今的媒体管理和往年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居民私自接收境外节目,地方小台趁着“山高皇帝远”自己安排境外内容的实况转播,都已经成为遥远的历史。)

而针对“无法报道”、“我们所看到的报道都是事发过后才出现的”抠字眼更是没有意义,那个时候年轻人就是想知道更多,但从央视看不到这些东西,也是事实

通过几条微博“有力的反驳”,加上反映当年实际情况的文章、视频资料等大多在国内无法访问,这群人就这么创造了一个“平行时空”、“另类事实”。

当时,中国大陆还有三家地方电视台自主决定以大篇幅报道9/11事件,即上海电视台、上海东方电视台和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然而,以上三个台只有当地观众可以收到。

至于凤凰卫视,仅在各地的涉外宾馆官方落地。少数省份的有线电视、“卫星锅”用户可以自行收看,但严格意义上是非法的。这使得当时很多大学生都有**去星级宾馆开房,就为了看电视的集体回忆**。直到9/11之后的当年10月,凤凰卫视才被允许在珠三角官方落地。

当时甚至连有线电视的普及率都不算高。很多地方是单独一台电视机,竖起两根“大辫子”天线,只能收到微波传送的两三套节目:CCTV1、省台和地级台。CCTV4需要安装有线电视才能看到,当年初装费200多元,月费10多元(按不同标准,2001年的人民币购买力是2021年的3-9倍;当年呼和浩特市非国企、集体企业职工的人均月工资为533元)。

至于电脑和互联网,就更不用想了。截止2001年6月,全国12.7亿人里只有2650万网民。这就意味着,CCTV1才是多数中国人真正能第一时间看到9/11消息的媒介。这个频道当天晚上对9/11事件的报道时长,只有30秒钟。

凤凰卫视一战成名,新浪网也在本次事件中崛起。此外,报纸、杂志等纸质媒介的报道口径,相对电视和广播更为自由,在当时成为了解事件全貌的更好选择,但这又受到发刊时效的局限。相比之下,央视的9/11报道受到广泛批评,也引发了台内反思。

2003年,随着非典和伊拉克战争,央视的新闻直播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促成了当年5月新闻频道的试验播出。一篇评论回顾当时的情景,题目就叫《战争震醒中国新闻》。

“一场战争,尤其是一场由美国人领导的战争,在中国新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对于一个过去被外界认为‘步履缓慢,自命不凡’的官方电视媒体,特别在经历了观众对其9·11报道的‘集体讨伐’的尴尬之后,央视的这次战时反应显得格外引人关注。”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的张玉洪写道

“对于中国内地电视来说,(三月的美伊战争)给了一次机会,洗刷中国电视2001年对9/11事件不闻不问的耻辱。”

20年前,西方电视上的9/11是什么样的

在9/11当天,以什么速度、什么篇幅报道事件还在其次,报道内容上的差异其实更为显著

除美国本土外,世界各地头24小时对9/11的报道主要有以下内容:

  • 事件最新进展;
  • 各国、各方领袖反应;
  • 背景资料和专家解说;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本国在当地的侨民是否有波及,以及部分确定生死信息的人员名单。

9月12日凌晨1点,中新社遍访原外经贸部、民航总局、使馆等,结论是:世贸中心中资公司情况不明。直到12日下午2点,也只有1个侨胞报了平安,30人生死未卜。

相比之下,NHK在12日凌晨已经开始滚动字幕播报由各大商社、银行自行汇总的当地员工下落。

事后统计,世贸中心共有21位华人遇难,其中来自内地的7人、香港2人、台湾省9人,剩下3人不能确定移民前所在地。此外在撞击华盛顿五角大楼的飞机中有3名华人遇难,其中2人为中国公民。

所谓“事不关心,关心则乱”。世贸南塔倒塌时,一个街区以外的凤凰卫视记者庞哲失联了,她所在的纽约证交所大楼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陈晓楠说

我们最先感到这件事和我个人感情有联系的时候,是因为庞哲。”

西方媒体当时就很注重在灾难报道中,详细描绘个体小人物的点滴,让受众真切感受到灾难的每一个遇害者,都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个数字。最近,我们也可以在甘肃白银山地马拉松事故的21位逝者生平中,体会到类似的感受。可是这种体验在央视整个9/11报道当中是缺乏的,我们通过电视了解到的,就是一连串的数字而已。

针对事件背景及其严重性的直观叙述,央视也可以说是“语焉不详”。

当晚的新闻,除了转播CNN和凤凰画面并去掉原音,就只有一段短片介绍世贸中心于1973年完工,有多少层,是什么类型建筑的短片。后来说幕后策划者可能是“沙特阿拉伯富商拉登”,又没有交代拉登是谁,为啥不直接打沙特。至于美国人对穆斯林的排外情绪,世贸中心上一次1993年的停车场恐袭,美国航空安全的漏洞,股市停摆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等背景知识,更是至多提一句,没头没尾的。

那么,如果信息非常少,又没法连线前方记者或目击者,至少也可以滚动播出画面和镜头吧?这属于如今突发事件直播的常规操作。但是,央视只有几分钟而且不断切换的画面,只能让观众走马观花,知道大致上发生过这么个事情而已。

再加上央视并没有在报道中提供自己的任何视角和观点,等于是把一则短消息扔给观众,叫大家自行解读。此时,结合1999年中国在南联盟受到美国欺负的背景,中国人拍手称快觉得这是美国的报应,是再自然不过的结果。

有人说,9/11往后的几年里,街面上出现了诸多“本拉登拉面馆”“侯塞因烤羊肉”。

对于能看到凤凰卫视、NHK、BBC或者美国本土电视台的人呢?

2011年,有人用上文提到的“互联网档案馆”存档完成了一项媒体研究,数了数主要电视台显示飞机失事、建筑物倒塌和人们从塔楼坠落画面的次数。CNN从21:00到次日12:00(当地时间09:00-午夜)播放了109次飞机失事画面,大约每8分钟一次;播放塔楼倒塌161次,大约每5分钟一次。BBC播放飞机撞向塔楼画面240次,大约不到4分钟一次。

而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是第一个向观众展示受害者从塔楼坠落的画面,从中午开始,当天重播了13次。这些画面如今已经成为禁忌,但在当时却并不打码,就这么直接赤裸裸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而且还不断反复播出。

研究者指出:

“这些数字提醒大家,主流媒体如何一遍又一遍地播送暴力袭击画面,迫使观众把权力交给想要吓唬我们的人。”

反复重播灾难镜头,抓住观众的脑袋按到这些画面上,这个举动对观众心理带来的深刻影响,在此前往往被人忽视。

2016年9/11事件15周年时,社长第一次听说“互联网档案馆”的电视新闻存档,打开一回看,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这是通往过去的月光宝盒。在电脑屏幕上点开当时不间断、长达十几个小时的电视画面,你看到的,就是当时不在灾难现场的其它美国人所能看到的同样的东西——一模一样,连广告都一样

就像坠入《哈利·波特》里面的冥想盆,去窥探另一个人的记忆一样。看当年一刀未剪的老电视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好像你年轻了20岁,并且被传送到美国,又重新活了一回。

你知道那时候一个普通美国家庭的日常消费:治疗心脏病的特效药,2倍效力的止痛片,买弹簧床送25寸彩色电视机,在美国在线(AOL)可以找网上医生,麦当劳香喷喷的早晨全餐,在一个网站借钱会利息更低——

然后广告中断了。画面上是双子塔的其中一座冒出黑烟,而故事从此开始。

快进着看了8-9个小时以后,社长不由得开始思考。假设这是一件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而且我们不知道炸了两个大楼之后还有什么等在前面,那种谜底未揭晓的紧张刺激和恐惧,岂是现在回头看录像可以比拟的

那一年,历史频道(History)翻拍的纪录片《9/11:改变美国的102分钟》收录了现场100名目击者用家用摄像机拍摄的画面,整个影片看得人很想哭。这些实际播出过的电视画面,永久的修改了社长对9/11事件的记忆。

真得“感谢”9/11赶上了电视技术的黄金年代,发生在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更应该庆幸当时全球主要电视媒体的画面,不仅被保存下来,而且普通人都可以随意翻阅回看。正因如此,今天完全没有经历过事件的年轻人,也可以用沉浸式的历史资料来回顾那个时刻。

电视直播塑造了我们的集体记忆,直到如今

我们对一件事的认知和看法,首先是要由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是什么来决定。所以,当我们说某些人对9/11的态度和自己有天壤之别的时候,是否要首先确认一下,对方所看到的9/11是不是跟你所看到的有很大区别

世界并不是平的。现在是人们主动放弃团结、选择分裂,当时则是技术所限,不得不如此。

2001年,世界上大多数人还是主要通过电视来获取新闻。这带来的结果是,人们对9/11事件的认知,以年龄、地域、国界为分界线,体现出了明显的分野

当时没有社交网络,互联网和手机都比较缺乏,包括短信也没有特别发达。电视由于单向发送,观众被动接收的特性,当时正处于其发展的巅峰时期。而电视媒体在当时的重要性,也远远超过现在人们可以想象的程度。

电视曾经长期是最直观的传播媒介,不论美国总统大选,还是英国王室重要活动,都借助电视转播扩大影响。60年代,阿波罗登月和东京奥运的直播标志着电视技术的重大发展,但基本上这些活动都仅限于已经提前有准备的拍摄,且代价不菲。

肯尼迪遇刺时,电视媒体并没有实时画面。到80年代里根遇刺时,是由于媒体事先就跟拍,才得以获得比较及时的现场画面。但直到1992年洛杉矶暴动期间,全过程在盘旋在现场上空的直升机上直播,才宣告了即时新闻时代的来临。

9/11事件爆发时,曼哈顿中心区摄像头林立,家庭摄像机DV也随处可见,诸多不同侧面的视角完整记录了所有值得注意的细节。相关的纪录片每次播放,仍会让人产生震撼,而且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能得到的感悟也不尽相同。

最新民调(《今日美国报》/ 萨福克大学)当中,35-64岁的中年人坚定地认为9/11是美国历史上面临的最大挑战,甚至超过了已造成64万美国人死亡的新冠疫情。当然,年轻人的想法是反过来的。每个年代的人都认为,只有在自己这个年代发生的大事才是天大的事。

电视节目的地域性也造成了对各自国民的“教化”天差地别。在这边是常识的东西到了其他地方可能没人知道。一国之内最大的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影响着该国的大多数人,但在一线之隔的邻国却没有太大感知,是很常见的现象。

当年,由于以央视为主的电视台比较节制、简略地报道事件,而主要看电视获取新闻的中国人,缺乏对事情的直观感受。相比之下,那些年不论是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还是事件稍后的“海空卫士王伟”风波,国内媒体都称得上是连篇累牍,从不间断的报道。相关画面、专题节目的出现频率,就像上文分析美国媒体播放撞大楼视频一样频繁。

这样一来,中国人只能本着朴素的“报仇”心理看待西方觉得是天要塌下来的大事,给看西方视角报道的人造成了中国人“冷血”“残忍”的印象。但反过来说,他们的电视台也是一笔带过让我们记忆深刻的事情——炸使馆、战洪水、批邪教、甚至是南京大屠杀,因为没有媒体天天把这些内容贴到他们的鼻子底下。

在当时的中国,也有一少部分人有机会从西方媒体的报道角度看待9/11事件。他们可以是占全国人口仅2%的网民,可以是所在城市有涉外宾馆,又通过小道消息知道有凤凰台的人,可以是英文好的在校大学生、归国留学生。这一小部分人当中存在大量后来成为国家“精英”阶层,进入文化传播领域的专业人士,他们对9/11的看法是以悲天悯人,而不是拍手称快为主,也就当然可以理解。

电视的黄金年代体现了议程设置的惊人力量。当时美欧日的大台占据统治地位,不论节目编排,还是技术水平都是如此。因此,那时的中国电视只能亦步亦趋,我们接受海外大型通讯社提供的国际新闻,从而造成了一个怪现象:

中亚那么多“斯坦”挨着我们新疆,都是邻居,我们唯独对阿富汗特别了解。中东是美国人抢石油的势力范围,本来没那时候的中国太多事儿,但我们却跟美国观众一样熟悉一个叫“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奇怪地名。

作为阿富汗的邻国,我们此前从未以边境视角去看待该国的战争问题,有人疑问阿富汗和伊拉克是不是同一个国家——它们甚至并不接壤。

对其它地方,比如非洲某些国家,有着比9/11同样强度甚至更厉害的杀戮,我们只是一笔带过。2010年代,尼日利亚伊斯兰武装团伙“博科圣地”数次劫掠女学生,这种行径在国内电视的报道,与9/11和衍生战争相比少得可怜。

中国观众知道的,只是美国人关心的地区事务;中国人关心的东西,全世界其他地方并没有多少人关心。而且,我们对这些国际新闻的叙述方式,也深受美国视角的影响。

9/11死亡的几千名美国人的故事,被无数次放大,被反复讲述。但阿富汗20年来死了多少平民,连具体数字都难以准确计算。谁的故事更惊人一些呢?谁的命更贵一些呢?

正因如此,20年后的中国媒体,敢于走出去直接传递阿富汗塔利班的声音,这件事才具备非常深远的意义。它意味着中国人也想去搞议程设置,也要争夺除了西方阵营之外,世界上其它广大地方的舆论阵地,也要塑造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视角,展现多元化的声音。

在塔利班攻陷喀布尔总统府的时候,CNN用的小标题是“阿富汗陷落”,但央视没过几天就迫不及待地正面宣告“阿富汗新起点”。不仅如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阿富汗报道还得到了从台长开始,全台上下的高度重视,台内总结文章兴奋地写道:

“闻风而动挺进动荡阿富汗,权威声音引领国际舆论场。8月31日塔利班新闻发布会,CGTN作为台上唯一的媒体话筒挺立中间!连阿富汗媒体的话筒也未被准许放上。”
“这是国际媒体的一次正面较量。BBC、CNN、FOX、CNBC、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德国电视一台、法国24台、俄罗斯RT、日本NHK……国际主流媒体群起转发,总台报道成为全球信源,冲破西方媒体对重大国际新闻的垄断,扭转中国媒体长期充当‘二传手’的局面。”

如果我们能同时看到所有中西媒体,看到那些国内能看到的、不能看到的媒体声音,你会发现,很多你以为匪夷所思的对岸民众反应,实际上都情有可原。他们日常看的东西,让他们不知道你所知道的,反过来也一样。

但是,很显然我们要么是只能看到,要么是只喜欢看自己阵营的报道,别处的就算能看,也不想看。这说明很多时候为“三观”“立场”和“屁股”而起的争吵,属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9/11一代留下的共识

如果9/11发生在社交网络时代,情况会有变化吗?也许不太会,也许会改变很多。

如今,滚动播报的信息不是从单一的新闻来源,而是从我们的关注列表当中涌现。事件亲历者无需等待,就可以自己上传当时的新闻视频。政府部门无需通过媒体转述,可以自己发布信息。

而我们自己选择关闭电视和手机的时候,有无数种其他的内容消费选择。电视时代的观众没有退路,除非打开游戏机玩已经腻了的离线游戏,或者碰巧你有刚租来,还没顾得上看的电影。

大多数人只能被动接受无休止的信息轰炸,如同上文所说的,他们被打上了思想钢印。

反过来说,大事件发生的时候,社交网络时代的我们,虽然有了更多的选择,却也更倾向于“自虐”地陷入重复了解同一事件的不同角度而无法自拔,甚至有点强迫症一样地刷新。长时间观看灾难新闻,同样可能染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以及“同情疲劳”,对惨痛的新闻感到麻木和不耐烦。

2000年塔利班首次执政时,曾经禁止阿富汗民众看电视,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制作优秀节目的能力,害怕人民被引诱。但在社交网络时代,塔利班战士对网络善加利用,他们绕过美国平台的“制裁”发布消息,就好像过去20年在山洞里打游击,躲避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打击一样成功。

在电视上,我们可以获得确定无疑的信息,得到同样的内容输入,也会让我们输出一致的观点。现在,我们看到的事情五花八门,得到的结论也不可能都一样,共识是当今世界最缺乏的东西。

这也许是礼崩乐坏的大祸害,也许不然。当年的强大共识基本没有异议,却直接把西方世界送进了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如果当时人们能深入探讨战争的利弊得失,日后也可以放大“洗衣粉”“白头盔”等等质疑声音,是否在贸然出击这方面会稍微冷静一点,不至于做出日后会后悔的选择呢?

但从令人沮丧的一方面看,融入一个庞大的集体会给人前所未有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参与历史的宏大叙事感。“曾经沧海难为水”,那一代美国人作为那个时代的见证者,一辈子总会有的一次全情投入献给了9/11,今后怕是再也难以获得同等重要的“巅峰体验”。

所以,那一代9/11的幸存者,那些在电视直播中无数次感受生命脆弱易逝震撼的人,他们留下了一条难得的共识。

在“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档页面,有这么一条留言,即使你在立场上是美国的竞争对手,应该也会认同:

“好好活,要活得有意义,珍惜每一天。”

📕 参考资料

👉 延伸阅读

ℹ️ 点此查看航通社简介 >>

🈸 转载本文 / 商务合作请咨询

航通社助理微信号:hangtongshe

或邮箱:coop#lishuhang.me

更多详情请戳→合作须知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