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拍照才想出門!
跟母親有回聊天,說起小時候家裡經濟不允許,但她認為怎麼樣都應該讓我跟同學一起玩、去旅行。我才知道原來母親是這麼想的,難怪我從來不用開口跟她說要交旅行的錢了!但母親完全不知道「跟同學一起出遊」真的是我求學階段的惡夢!(一直都落單,沒人跟你一起,你又不能脫隊,真的很讓人痛苦!)
我跟母親說:「為什麼妳沒有問過我要不要去,我應該會跟妳說我不想去。」但那個年紀真的跟母親所說的一樣,即使害怕落單,更害怕別人出去玩發生的事自己不知道、也沒有人會告訴你,於是也就硬著頭皮跟著一起踏上旅程。
離開學校後,我就甚少出門旅行!除了北上工作,身邊的伴問:「要不要去哪玩啊!」我會說:「好!」之外,絕大多數一個人的我喜歡安靜且人少的娛樂:看電影、逛書店買書、買CD⋯⋯那些小時候一個人追星的舉動,也因為任何因素懂得「偶像」這件事,僅是(我)生命某個階段的景仰、崇拜或者是種找人來陪伴而減少,「出門」這件事,都比不起一直待在家裡來得有吸引力!每天的日子就是上班、下班,不是去書店就是去電影院,最後整個假日窩在日劇或是在網上找影片度過!
*
前幾日開始整理起「一個人去日本住三十天」的那些文章時,我才想起「拍照」這個興趣。不像大多數人以為我是一個「喜歡往外跑」的形容,多數的時候我都不想要出門,且不論究竟有沒有很親密可以一起出門的朋友,我多半都是窩在家裡比較多;我也很少為了誰說什麼很好吃、很好玩、你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或是瘋狂搶票的展覽、演唱會⋯⋯我都不會真的起心動念想出門!也不真的「不喜歡」這些事,就是覺得一直處在那種激情、亢奮的狀態,又與太多人摩肩擦踵,不斷與人四目交會,身體的抗拒也許遠遠高於心理的意願!
我想起過去疫情的這些年,我隱居在家裡,像是與世隔絕一樣,連做著自己的去日本三十天的新書時,我都非常訝異我怎麼可以把自己丟去異鄉那麼久?真心在疫情過後要安排旅行,也還是提不太起勁:啊!要出國啊!要去哪裡啊?怎麼沒有特別強烈的念頭想出走呢?怎麼當時那麼勇敢說走就走呢?
直到昨日終於在久違朋友南下辦活動時,我拿著相機出門,也沒要拍啥,以前總是這樣的,跑活動、去哪兒,就是記錄一下「眼睛看到的」,有什麼展要去拍、有什麼大活動要去記一下⋯⋯才想起:也許我喜歡拍照大於喜歡出門吧!(但不出門又沒啥好拍的!)
我跟多數喜歡旅行、不怕人潮的人不一樣,會經常被那種行銷、宣傳吸引:一生一定要去一次、十個你必玩的景點、台南必吃的美食、高雄巷弄的隱藏好味道⋯⋯
從觀景窗看出去的世界(沒有觀景窗的相機我都不想買)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世界。觀景窗大概就一隻眼睛的大小,它卻能透過鏡頭的廣或遠、光圈的大或小,來決定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貌的!對我來說,觀景窗看出去的世界,比起那些被無限誇大的景點、美食、行程有趣多了!將世界小小地、安靜地就盡收眼底,是件多麼奇妙的事啊!
就像是每回有人問我:「你去日本那麼久,有什麼地方可以推薦的?」或者有人問我:「高雄去哪兒玩,不看小鴨去哪裡?」我都答不太出來,我是個喜歡坐在路邊哪兒也不去的人,或逕自散步,拍路人、拍車輛、拍街景、拍落葉、拍建築與它週邊的構築出的畫面、拍空間內人與物的關係⋯⋯我可以不用人陪,只要給我一台相機,我什麼都可以收進眼裡!若拍完了,我再走到下一個我感興趣的地方繼續!(或者母親小時候丟一台相機給我,我在校外教學會有樂趣一點)
是因為拍照才想出門。但不出門似乎真的也拍不了照!好像可以用這樣的理由,再多加練習常態的出門吧?(千萬不要叫我刻意拍什麼,我會生氣XDD)
似乎沒有人能懂什麼叫隱居!大概就像久未見到面的人都是這樣形容的:你瘦到認不出來!坦白說除了看電影外,我應該完全不出沒到會遇到認識的人的場合了吧!但更確切的是,除了買食物、回家跟家人吃飯和運動外,我幾乎沒在出門了!
或者,應該起身,嗯,拍照?(但硬碟裡還沒整理的五萬多張照片到底要什麼時候整理啊?!)
圖片來源:昨天拍的20240309陳雪維納斯@誠品書店大遠百:https://flic.kr/s/aHBqjBgSA1, Canon EOSM50+24-105mm鏡頭,本想買新相機,發現舊相機還是很好玩:)
20240310高雄。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