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歷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閱區,回到作品頁
守望者
IPFS 指紋 這是什麼

作品指紋

生命中无法逾越的“轻”,米兰·昆德拉为什么拿不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一种个人解读

守望者
·
·
作家为人的不真诚与作品的真诚无法统一,是米兰·昆德拉艺术性的天花板,是他毕生无法突破的困境

米兰·昆德拉于7月12日去世的消息传出,成为了一时的舆论热点。

我出于工作需要,联系了一个诗人朋友,想请他作为文化名人,录一段关于昆德拉的视频评述。

但经过数次电话仔细沟通后,他决定还是不说了,“我们(中国知识分子)今天面对的困境,在精神层面上和昆德拉所处时代几乎是相同的,很多话没法(公开)说,不敢说。”

这位朋友之所以不敢公开说,是因为他的见解过于深刻,直接触及对我们当前所处社会的反思。公开表达会给个人带来麻烦,“我承认我懦弱”,诗人朋友说。

我犹豫许久,睡前忍不住还是把和他的一些讨论,以及我在微信朋友圈另外一些朋友的争论整理出来。

我读大学时正值昆德拉热,我看的第一部作品是《笑忘录》,非常喜欢,此后几乎把当年市面上能买到的昆德拉的书都买了。

他的小说里的人物,很多都活得扭曲且摇摆,充满自我怀疑,他的小说散发着浓浓的迷惘味道,特别引发我(可能也是大多数国人)的共鸣。

从作品开始,自然也就关注到作家个人,之后知道了“布拉格之春事件”后他与哈维尔的争论以及他的一些具体行为表现(这个背景比较复杂,我不想做过多介绍,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下吧),在这方面,我是不太同意昆德拉的,而且我甚至不觉得他和哈维尔的争论是道路或者理念之争,我认为他的说辞更多只是为他的懦弱做辩护——如果他真的认同自己的理念,坚信布拉格之春后苏军的入侵带来的是政治稳定,每个人仍能争取到消极的自由,那他后来何必流亡法国?

昆德拉在争论中说的很多话听起来都挺对的,比如“不把政治作为生活的全部”(大意如此),强调每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但问题在于,他在捷克国内的极权高压下说出这话,等他流亡法国后,写出的第一本书就是《笑忘录》,恰恰是一本充满政治话题的小说,以此来获得西方的认可。从这点而言,他的为人是不真诚的。

多年后,随着历史档案解密,“昆德拉告密事件”曝光,我才真正理解了他的种种言行不一致的来源,也才理解他为何流亡到西方自由世界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却总是千方百计地藏匿自己的私生活,决不向任何人提供详细的个人生平材料。据说他给出版社提供个人简历只有两句话,“米兰·昆德拉,生于捷克斯洛伐克。一九七五年移居法国。”

这时候再回想昆德拉的作品,我也才真正明白了他的小说里,那些人物的矛盾与焦虑从何而来。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作品却是真诚的,因为作品展现的人物命运挣扎,其实就是作家自己的内心挣扎。

但由于昆德拉没法突破自己的现实困境,他的作品中人物也找不到方向,最终的解脱往往不过是自我放逐。他最出名的小说叫《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永远无法逾越的“轻”,是他作品中人物命运的天花板、也是他艺术性的天花板。

我的诗人朋友评价说昆德拉无法拿诺奖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的作品打动不了老人(有阅历的人)”,我深以为然。

昆德拉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是我们今天中国知识分子的困境。我们很多时候,不敢承认自己懦弱,不敢承认我们其实只是一直在找种种借口为自己向强权屈服做辩护,我们多数时候都不是真诚地活着。

正如我诗人朋友所言,“昆德拉米兰·昆德拉去世了,但一个时代并未过去,而是卷土重来了。”

说了这么多,最后还是要感谢米兰·昆德拉,毕竟他的作品曾经陪伴了我的青春。

祝他安息,无论有多少争议,最终一切随风。或许如他曾经说过,作家的个人故事毫不重要,作品会长久流传,被人记住。

CC BY-NC-ND 4.0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