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星洲日报》庞宣.华社应协助华中的发展
华中(国民型中学的统称)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一直以来似乎没有获得广大华社关爱的眼神。这许是在华中服务的教职人员和董事们不无感到一点遗憾的事吧?
华社这么多年来倾注心力和资源在华小和华文独中的发展上,已无余力照顾华中。其实,大家心知肚明独中是自力更生的民办教育,靠的是华社群策群力的力量。一旦失去它根本就无法生存,更甭说是进一步的发展了。
而今,国内外的政经时局丕变,华语文的地位大幅度提升,中文广受世人的重视。1962年之前曾一度作为华文教育前沿的华中,华社今日实有必要回过头来审视其处境和地位,评估其所作出的贡献。欲达致这一点,笔者以为华社在观念和思想上有必要重新认识有以下几点:
1、开放心态。以对待独中和华小的心态面对华中的地位和处境。独中、华中和华小都是1962年教育法令下产生的中小学校。只是在类型、主要教学媒介语文及管理权方面有所不同。简言之,华小和华中属于政府资源学校,而独中成为民办中学。前者硬体设备至今依然面对不足的窘境,仍需华社的筹款和协助才能维持和发展。
华社基于对母语教育及传承中华文化的热爱,大力扶助华小和独中的发展,多年来作出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唯,到此时段,华社是否可以同样对待华小和独中的开放心态来面对华中,并乐于伸出援手以协助其发展?
2、华中现状。根据今年3月15日发布的2017年国民型中学调查报告显示,华中东西马共81所,学生人数10万9218人,其中华裔生占86.54 % 。华中毕业生在华小服务的老师不在少数,在华中掌校者多为其校友。
相对的在华小服务的独中毕业生人数甚微。这虽是教育政策和制度偏差所造成的影响,不能怪责独中生缺乏参与华小教学的热忱。但,这也突显了华中在华文教育这一块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为华教所作出的贡献。
众所周知,华中虽是政府资源学校,唯数十年来仍保有华校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华文科每周5节课或以上,基本上华文是学生必修必考科目。此外,课外活动中有不少华裔学生喜欢的项目,如舞狮舞龙、24节令鼓、扯铃、书法,等等。
3、壮大华教队伍。华社眼前及接下来要做的事是壮大华教的队伍,以共创华文教育双赢的精神来协助华中的发展,让华中和独中在中等教育的园圃上齐放异彩。人们无需顾虑华中会抢掉独中的生源。只要独中与时并进办出本身高素质的教育特色,必能获得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将孩子送入独中就读。
具有华校传统色彩的华中的健全发展,对华教尤其是华小师资的输送是一大助力。或有人以为会分散华社的财力及物力资源,加重华社的负担。唯,笔者深信华裔为华文教育奋斗经过数十百年来的洗礼,自有一番深刻的体验和感受,知道何者该为与不为。凭着我们的智慧作出弹性的调整,处理好资源分配的问题,大家无需过虑。
就让我们携手前进共同为华教的未来发展而努力吧!
作者 : 庞宣
文章来源 : 星洲日报 2019-12-03
把自己喜欢的《星洲日报》文章在Matters 作收藏/分享~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