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纪念被删掉的稿子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别天天盯着美国银行那点破事了 难道我们自己就没问题吗?

纪念被删掉的稿子
·
中国银行业问题也不少

美国银行雷声滚滚,今年3月硅谷银行倒闭,总部位于纽约市的签名银行被关闭,第一共和银行也宣告破产。

面对美国金融业的巨大问题,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把美国银行业展望评级从“稳定”下调为“负面”。

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自我批评称,其工作人员反应迟钝,没有注意到第一共和银行和硅谷银行在疫情期间发展过快,吸收了数千亿美元的存款。同时,其工作人员也没有意识到银行过快扩张所带来的风险。

英国《观察家报》评论,硅谷银行是美联储过高、过快加息的牺牲品。硅谷银行关闭,对内暴露出美国政府监管不力,对外暴露出自私、短视的政策如何反噬其身。

以为我要批评美国银行业?不!

美国人已经反应过来了,感谢我们连篇累牍的报道,人家已经开始批评与自我批评了,再这样下去,美国人会把问题按下去。

就像加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说的,未来,加州监管机构将对资产超过500亿美元、且未纳入保险的存款规模很高的银行加强审查。

以为是在嘲笑美国人的无能,其实是在刺激美国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而且,就算美国银行暴雷,对于中国小老百姓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不会把钱存到美国,更没有那个能力。

美国要收割,也是收割他们本国人或者润到美国的外国富豪,当我们对美国银行危机幸灾乐祸的时候,反而不会意识到,我们也有问题,最可怕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问题存在,一直不解决,直到危机发生。

因为我在看新闻列表的时候,看到一条让我震惊的消息:

近日,有网友爆料举报温州银行违规放贷。从这位网友曝光的内容中可以看到,有人利用名下多家空壳公司贷款,以贷还贷。温州银行在明知这几家空壳公司全部逾期,且担保人都已是黑名单的情况下,还全部通过以贷还贷的方式再次放贷。

重点是,银保监会已经回复了。在这份中国银保监会温州监管分局的银行保险违法行为举报调查意见书中可以看到:温州银行在办理爆料网友反映的3户企业相关业务时,存在对有关授信企业关联方、贸易背景真实性、担保人相关情况调查不到位、关联企业统一授信管理不到位、贷后资金管控不到位等问题。

如果说硅谷银行是因为资产错配这一内因和美联储加息等外因共同导致的,还算是市场导致的;那温州银行这个问题,就涉嫌到内部利益输送了,会危害到储户的存款安全,如果问题越来越大,捂不住了,直接影响银行的信用。

温州银行不是第一次搞这种骚操作了,2022年12月28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温州银行原行长吴华等4人受贿、挪用公款、违法发放贷款、违规出具金融票证、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吴华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2013年至2019年,被告人吴华利用担任温州银行行长的职务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授信审批、贷款发放、出具履约保函、企业融资等事项上谋取利益,先后多次伙同他人或单独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2.7544亿余元;2013年至2015年,吴华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伙同他人挪用本单位资金5.08亿元归个人使用或出借给他人,进行营利活动;2011年至2018年,吴华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5.01亿元,造成温州银行账面损失3026.0542万元;2015年至2017年,吴华违反担保业务管理规定,未经贷审会和董事会审批,伙同他人出具其他保函3亿元。

看到没,我们某些银行的内控和风险隔离简直形同虚设,行长作为大领导,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想给谁发贷款就给谁发贷款,无非就是行长的一句话而已,完全把银行当自家金库了,而且可以——未经贷审会和董事会审批,伙同他人出具其他保函3亿元,数额如此巨大,令人震惊。

如果要比较危害程度,我个人认为,违规放贷、漠视组织架构、搞内部利益输送,严重性要百倍于硅谷银行遇到的问题。

别天天盯着美国人那点破事了,我们自己的银行出现的这些问题,才是跟我们每个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才是更应该关注的。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