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的人,愛上另一個我!"特稿 - 在愛情中你擔當了什麼角色?
在社交活動中,關於異性的交往,男性的圈子裡,會出現朋友、兄弟及情人。在男性的角度,層次較為分明,用情會不一樣,要負起來的責任,同樣也會條理分明,即使偶爾含糊不清,但梳理過後,很快便會清醒過來。情人的定義,便是談戀愛的對像,縱使那人是三心兩意,心猿意馬的多情種子,一但對方被歸納為情人,對待女性目的也會是一致的。如果男性不是為了談戀愛,空虛無聊時,便會直接找兄弟幫忙來打發時間,再無聊也不會輕易找一位女性的普通朋友來消磨時間。
女性卻大有不同了 (哈,由男士的角度來拆解,有點大膽妄為),小筆認為她們是沒有男仕般清晰的標籤,即使是有,但用情上是有很廣泛的灰色地帶,而最惱人是灰色也有多重深淺,也有底線及界線,那條線是如何劃出來的,準則只有自己才知道。她們很容易對一個人有好感 (男士以為已經得米的那種),其實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與相愛差得還遠呢。
當男女朋友單獨相處時,普遍上女士比較男士健談,亦較願意主動掏出一點心事來聊,男士便最好乖乖的做聽眾,在沒有下旨前不要高談闊論,待她們真的需要你的意見時,才精僻地說那麼一兩句,目的是為讓她們說下去,自己繼續充當懂聽人話的小綿羊,準錯不了那裡去。當往後見面多了,從男士的角度,可能已經是認定目標了,或誤會為被認定,準備揮軍長驅直進,展開追求,如果真的是這樣,男士的買單費還是用來多買一兩套心水遊戲會好一點。
要讓女性去真正"愛"上一個人,由好感轉化為鍾情,繼而給紅繩套住,變成愛,撒下種子開花結果,過程複雜得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科學更加解釋不來,固中的轉折比了解宇宙更複雜。當中更會因時間的消磨,讓蘊釀中的情感如天氣般難以預測,如像釀酒般隨著歲月發酵令味道出現不同的化學反應,隨之關係也會產生變化。總體來說,女性在愛的旅途上,可以出現最少三種功能的男性角色,分別是情人、知己及伴侶。對她身邊的男人來說,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屬於那一種,因為她們是永遠、永遠不會向你坦白,甚或不會向自己坦白。而小筆的目的,就是甘冒會被打下"孤獨地獄"的魔咒,來談談女性心目中的情人、知己及伴侶。
小筆可以肯定,女性可以同時間分別愛上以上三種男性朋友,只是愛得不一樣而已。如果真的出現了那麼一個三合一的對象,那人便是她命中的尅星,非常罕有。有趣的是,從女性的角度,這不代表花心,因為從根本上,用情是有分別的,亦絕對不會被身邊的另一個發覺,對女性來說,男人真的比猪還蠢。
首先拿情人來開刀吧。要成為情人,首要條件是合眼緣,外型吻合心中喜愛的款式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外帶出街溜狗時,不但可讓自已有一點虛榮的勝利感,那怕不是為了炫耀,也希望不會拖低了自己的品味,那個女性不愛美呢? 各位男士,如果你還不明白這一點,在"孤獨地獄"等我吧。
對了,下一個條件就是品味,男士要當上"情人",確實要懂一點品味才行,品味與外觀一點關係也沒有,很多男生帥由天生,卻飲恨給大叔般模樣的對手,問題就是出在品味。如果你非要問小筆什麼是品味,小筆會直接告訴你,願意花錢是最基本的了。試想想,除了談分手外,你何曾遇過男女情人選擇在M記約會的?
要在女士的"情人名單"上留一席位,除了品味外,沒有其他秘訣了,時間就是一切。簡單來說,最好能做到隨傳隨到,有求必應,這是做情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當女士們需要一位情人時,便代表了她有話要說,從來沒有女性會純粹找一個男人陪她吃一頓飯時,而不拿男人當傾訴對象的,只是按情人親蜜度的級別而決定傾訴的內容吧了,換一句話說,情人好比收聽電台節目的聽眾般,最好能聽懂(或假裝聽憧)她們的心聲,這技能會直接影響往後的發展,並可以想像,聽眾不一定只有一個。
從第三者來看,情人關係好像已經發展至男女朋友的階段,男士可摟抱一下,親一親嘴兒,開放一點的也會發生關係,卻如小筆所說,離真正去愛一個人,路還很遠呢。對女性來說,情人是一種保持著互相欣賞,享受相處時能獲得歡愉的超友誼關係,人生中不一定會遇上,卻願意去嚐試在社交圈內尋找這種關係,誰不想找個人來疼愛自己一下的。
女性是不會讓情人看到自己真實的一面,以及踏進自己的保護圈子內,相方保持著各取所需的開係,再加上一點點的互相取悅,見面時馨馨我我的討一下對方歡心,是一種享受人生的戀愛方式。
知己,也沒必要說什麼定義了,就是懂自己的人。男性知己,是最令女性既愛且恨難解,卻又無可奈何的一種奇妙關係,又或換一個角度來說,為何自己不能付出所有的愛,去愛上一個這麼了解自己的一個人?不嚐試過還好,嚐試過後而失敗,可能會痛恨終生。 而從男性的角度,更加如墮迷霧地經常自問: "我們己經達至靈魂共處了,還欠些什麼呢?" 女性總會對知己發展成情侶有保留, 何解?
小筆的理解是,因為"知己"這關係,超越了女性的灰色地帶,觸碰了不應該被看到的地方,令她產生了恐懼,而那種恐懼會告訴她,如不惜一切的付出,傷起來的時侯,如何禁受得起? 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潛意識機制。在這三種關係中, 女性付出真愛的份量,在知己身上絕對不輕,她一定會撫心自問,為了願不願意去愛這麼一個人而掙扎過。其中最可怕的是,對方根本從不知道那女性朋友一直愛上了自己,還與另一個人結了婚,因為她心裡在抑壓著那一份愛。
對著知己,像對著另一個自已,可以完全分享內心世界的任何一根花與草,無所不談,敝開心靡讓對方走進自己的世界裡,甚或比親人更親蜜,只要生活上有什麼喜悅,或愁緒,總想找他來給予自己力量去面對或分享。知己,在雙方特定的情況下會情不自禁成為了戀人,男性的倒有點認為順理成章,但女性卻不然,當火花過去後,便會不停地反問自己,愛一個人是這樣的嗎? 問題是如果不欲失去一位知己而把他留在身邊,這樣帶來的痛苦,更難以估量。很多時候,女性為了怕孤獨而把知己留在身邊,然後不停地說"我愛你!",為什麼要不停地提醒自己呢? 為怕露出馬腳嗎?
不少男朋友,對女友的男性知己是感怒不敢言,特別是每當那位男性知己是女朋友的舊同學時,更加插不上嘴,只好啞子吃黃蓮,最可恨是女友像完全不用考慮男友的感受般,開口是和他午餐,看話劇,埋口是他家人怎麼了,他的車子壞了等等,從沒想過男兒醋可比女兒醋更香更濃,破壞力不亞於異型口中溢出的硫酸。小筆發覺女性是從不會承認自己愛上知己的,理由是,第一,對方或許已經有另一半; 第二,以不想破壞關係為藉口,為自己或對方的尊嚴著想; 第三,愛被現任分散了,自己也不夠專注,找不到落腳點。而對知己的愛,更可能是出於愛自己的一部份,其實每一個人,最愛的是自己才對。
若果換一角度來看,因為男性天生自作多情(應該是自以為是),女性代他如知己,不多不少會認為其實她對自己有意思,問題是自己能否承受得起後果,小筆可以肯定,男性想這問題一定比女性更認真。說穿了,就是相方太多考慮,思前想後下沒有了燃起愛火的引子,令心底的傾慕成不了氣候,只能一直以好友的方式相處下去,說一點感覺也沒有,誰會相信呢? (但分手後成為知己是另一種情況,那是人生上寶貴的一份禮物。)
最後的一種,伴侶,也不知該說幸運還是不幸運的一種情況。相信大家也明白了,幸運者,就是相方真正的愛著對方,真正尋覓到人生中的另一半,不論天天在吵架,還是不瞅不睬,大家心裡面知道不可能沒有了對方。而另一種,嚴格來說也不能說不幸運,只是愛得不夠而已。伴侶關係,就是相方處於欣然接受現實,處之泰然,把愛交託給時間去證明雙方能走在一起的一種方式,淺白一點可以說是培養感情,互相撫慰,深入一點可以說是精神上的交合,卻止於今生,大家永遠不會說出心中一直守護的秘密,就是"那一個他"。
伴侶這角色是最實在的,是活生生相隨左右,亦是生命中最偉大的角色,無奈,伴侶不一定是女性心中的最愛,最使她刻骨銘心的面孔,但伴侶卻必定是她最信任的人,誰會留下一個不信任的人在身邊? 同一情況下,便可推想,她不是不想和深愛的人在一起,可惜她不能信任對方。
與伴侶之間的愛是細水長流,如呼吸般自然的感覺,大家一起生活,一起分擔,一起共渡苦與甜,關係盛載著責任、互信、體諒與包容,是一種積極面對人生的生活方式,把不切實際的美麗童話拋諸腦後,為自己生活好好作打算的一種關係。如此理性的思考,可以稱為愛嗎? 小筆不敢下定論,但若果女性身邊的朋友質問她時,她亦會毫不猶豫地說她愛這個伴侶的,因為這是負責任的答案,愛,也必須承受責任。
問題就是放眼現今社會,當兩人以伴侶方式一起,結婚生子後,女性很自然地把愛轉移至兒女身上,使男伴感覺不到半點的愛情,最終結局可想而知,離婚,早已是可預知的結果。如果從理性的方向討論,不同的立場,也會有自己的觀點,很難絕對地去下一個定論,但如果從探討"真愛"的本義,小筆會引用一個經典的例子,是 '倚天屠龍記' 裡的殷素素(張無忌媽媽),一定會以死相隨,那管遺下兒子又如何了,深愛著一個人,不是一輩子的事,是希望下一世也可以在一起,不論成仙化蝶,或再成為人,也希望以續前緣。
誠然,這些只會出現在小說裡的情節,現實社會是不可能發生的,愛情己成為城市人生活的奢侈品,迫使人們小心奕奕地去面對。隨著社會的進步,女性地位的提高,更能主導如何去愛的模式,冷靜地對待被愛的角色,情人也好,知己也好,像分散投資般減低受傷的風險,每人分一點,也好給自己多留些餘地,有幸遇上一個合適的伴侶,便嚐試經營一下,也無不可。反正在城市裡生活,每一個人已經習慣了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自編自導自演的努力下,按劇本好好的演下去,把自己的演技精煉成人生舞台上的最佳男女主角。
花赤兒 Hanaakai
原創小說: "我愛的人,愛上另一個我!"
http://www.readmacau.com/?p=6889
你能接受心愛的人,愛上另一個自己嗎? 又或,你能愛上一個和深愛的人是一模一樣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