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谈
也说不清是有些书的含金量太少好像一篇篇博客的集合,还是一些文章的质量太好即使即刻著书发行也一点不感意外。后来渐渐顿悟了,一本书的页数也就几百,洋洋洒洒十几万几天也就看完了,可涵盖的内容其实着实不会太多,也就仅仅只能把几个概念解说清楚而已,突然感觉多读几本书也不是什么难事,可难就难在,怎么把一本书读下来。
有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犯贱,一本书,换个场合,换个显示屏幕就能读,而换一本书却又另一种心态。像网络文学一类的,在手机上一章连着一章,一本连着一本,大呼过瘾,你会说累眼睛不舒服不想读吗?不会,手机都不想放下。换一个,深刻一点的,社会学的这类书籍,放到手机里,怎么也读不下去,就觉得,诶呀怎么这么无趣,手机屏幕可真刺眼,再换到小屏电纸书,这排版可真不舒服,最后换到大屏的电纸书上,画画写写,还算是能读了下去,还少不了读个津津有味。怪吧?真怪。
有的书就更有意思了,最后连纸质书也拿到手了,颠来倒去,怎么也读不下去,翻译腔太重了,内容太晦涩了,翻了三篇,躺在床上发呆,每个字我都认识,咋读下去就这么费劲呢?
记得以前听过,读书有两种读法,一者鲸吞,二者牛嚼,鲸吞是了解个梗概,不求甚解,牛嚼是品味咀嚼,细细推敲,两者各有千秋,什么书什么读法。很多时候我发现,我对自己的读书要求,就是全盘精读,逐字逐句,要不怎么叫这书读完了呢,白买了这不是,浪费。
但是不行啊,考试要求的参考书,不读完考试就是去陪跑,来个重在参与。我开始思考,怎么读书?
越活越回旋了?连怎么读书都不会了?
还真不会。回头想想,科班学习十多年,读过什么书?除了老师“喂”给你的教科书,就是自己的课外书,不是小说就是当小说读的书,毕竟解闷用的,不多深究,所以我真的会读书吗?不见得,等我拿大学老师推荐给我们的那本书,一看封面——《如何阅读一本书》。得,连这书都没读过,怕是真的不会。
读罢,长舒一口气,给那门工具书列了个思维导图,扬长而去,我读完了。
不牛嚼了?不觉得浪费了?
不觉得了,读下去我可能觉得浪费时间了。
这种感觉和毕业读论文的时候很像,乖乖地查论文,一篇别人的硕士论文几十页,放到电纸书里逐行逐行的读,觉得自己好似博览群书一般,老师给的英文文献,拿来一个词一个词的查,一页一页的读,等到写论文的时候,大呼上当,重新理解什么叫读书要取我所“需”的意思。
并不是所有的书都值得精读,即使值得精读的书也不一定有必要全读。
读书一定要看目录,透过目录,你可以理清文章的逻辑、行文思路,读文一定要看标题,换句话说,你要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有人说了,他写的不就是要说的吗?他写的有的是自己想要说的内容论点,有的是作为佐证的论据和论证内容,而你给当小说看了,痛痛快快的看着作者作者耍了一顿嘴皮子,他论点是啥?忘了。这和上课时老师为了丰富课程内容讲的轶事你记住了,要强调的内容要点你忘了没什么区别。
有些书不是用来当真的,顺势读下去就好,比如网文,有些书是一定要思考的,比如社会学、深刻一些的小说《红楼》这类,再有些书读起来是一定要动笔的,像学科严密的工具书,捧着《微积分》消遣一下午,我打赌你不仅进益不多而去疑窦丛生,这里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推推算算最终才能高呼一声原来如此。
我读书,无论什么终端,手机、平板也好,纸质、墨水屏也罢,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基本要求,排版的舒适程度,所以在大屏电子设备上读书,总是能选 PDF 就不选 ePub,而 PDF 也一定要精排过的,小屏不方便的,就一定要排版好的软件,字体舒服的软件,被 Apple Books 的排版圈粉了以后天天叫嚷着什么时候出搭载 iOS 系统的墨水屏产品,电纸书拿到手第一件事就是调教排版,或许是学过一段时间排版,眼睛练叼了吧。
书籍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一定的再塑作用,有时是三观,有时是性格,或者兼而有之,如若对人生的一种延伸,人常说孩子如同父母的影子,不过就是耳濡目染长大了,看到什么学到什么而已。俗语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抵是眼界拓宽,视野开阔,学到的看到的不只身边人,身边事,甚至学到另一种生活模式、思维方式,这也是书的不可思议之处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