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莱拉快跑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雨天伴侶是咖啡

莱拉快跑
·
·

最近首爾雨多得教人心煩。

毫不誇張地說,因為雨天而困在家的日子甚至比疫情最嚴重時困在家的日子更長——那陣子我差不多是5~7天出門一次,最近的頻率是10天左右。

幾乎每天聽著雨滴打在玻璃窗的聲音,有時是早上、有時是下午、有時則是晚上,慢條斯理地選咖啡豆稱重、磨粉,做hand-drip或者cold-brew. 當然少不了音樂——這段時間的歌單是來自Bruno Major, John Mayer和Leon Bridges.

一年前搬家不久就買了一台Delonghi的半自動意式咖啡機,覺得很方便,在上學期間匆忙的時候很快可以喝上一杯咖啡,加個煎蛋或者吐司然後在10分鐘之內吃完便出門。但是實際上更多時候我是上學路上算準時間用星巴克App點單,然後到店pick-up, 這樣效率更高而且可以喝到不同的單品。所以那台咖啡機基本算得上是閒置。

我是蠻喜歡喝咖啡的。但也只是喜歡喝,並沒有過多去瞭解過各方面的知識。首爾有很多有特色的獨立咖啡店,我也去過幾家,都是在朋友的提議下去的,自己從來沒有特別去找過——從這方面來說,我對咖啡以及咖啡文化算不上興趣濃厚。

而這半年多數時間留在家裡,我自然也沒有想為了一杯咖啡就出門去(奶茶也沒有,我至今無法理解奶茶和水果茶的狂熱到底是怎麼回事),家裡咖啡豆和各類茶葉茶包還有不少,所以那台杯閒置的咖啡機又重新短暫登場了。

為什麼說是短暫呢?因為我發現按照我喜歡喝的濃度,我需要連續操作3到4次才可以做出一個馬克杯份量的咖啡,然後再安安靜靜地坐下來邊喝邊看影片或者做其他什麼,這真是太·麻·煩·了。而且因為太久沒有使用奶泡棒裡面大概是被水垢堵塞了,沒辦法做拿鐵之類的單品。

上網看了一些介紹又問了朋友的意見作參考後,我決定試著來挑戰一下手沖咖啡。(其實朋友是建議我買個摩卡壺,但我忘了為什麼我沒聽。)在網上賣咖啡用具的店訂購了手沖壺、濾杯、濾紙、奶泡壺還有磨豆機,興沖沖地開始了。

一開始也只是看一些youtube上的影片,有了一些基礎概念,會稍微注意咖啡粉的粗細以及水溫,出來的味道沒有比KFC之類的地方賣的咖啡差就覺得不錯了。

但隨著看了更多有關手沖咖啡的影片,我又蠢蠢欲動地想:要是換成更專業的器具,會不會味道更上一層樓呢?畢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

在連續做了幾天功課之後,我特地跑去樂天百貨買了Hario的V60濾杯(玻璃和陶瓷各一隻),咖啡壺、手沖壺、保溫壺、濾紙還有計時天秤。連店員都為我對咖啡的熱情而驚訝——其實根本就是初學者擺陣罷了。

而看到有說那種兩枚刀片的電動磨豆機其實會破壞咖啡豆的風味,我還訂了一個Helor 108手搖磨豆機。(但我是很懷疑店家配的清潔工具到底有多大作用,像那種附帶橡膠氣囊的吸管,真的可以把沾著的咖啡粉完全吹走嗎?我是直接用戴森吹風機最大檔吹一遍再沖水然後再吹乾比較安心。)

之後就是看很多咖啡師的影片自己試。不同的咖啡師當然有不同的技巧和理論,但是實際操作還是要按照自己的口味慢慢調試。這個過程很有趣,開始確實會被很多說法影響,以至於常常邊看手機邊小心翼翼地沖,之後就會有自己一套手法變得熟練起來,會把關注轉移到咖啡豆上。

咖啡豆的知識直到最近都還在看——品種、產地、特性之類的教我眼花瞭亂,過目就忘。有買幾支獨立咖啡豆自己烘焙的豆,但是沒有印象特別深的,大概因為我買的幾乎都是中到深烘焙的豆,味道差異其實很細微。倒是前幾天從Momo's買了Ninety Plus的Perci(之前斷貨好久!)認真沖了一壺喝,讓我的味覺驚艷了,連陰雨天都覺得沒那麼討嫌。很雀躍地跟朋友說起,朋友閒閒道:貴有貴的道理。

說起來之前找Ninety Plus咖啡豆在韓的代理商找了很久,那個超過1年未更新的IG帳戶和臉書帳戶都讓我懷疑是不是倒閉了。但是根據商社登記的信息在去年還有參加咖啡展會,也有辦邀請咖啡冠軍來用Ninety Plus的豆子製作不同的咖啡單品供來客品嚐的活動,我想大概是原本的咖啡店搬到新地址後就沒有運營社交帳戶了,等放晴的日子去新地址確認一下,希望不要碰門釘。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