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想像一本書:裝幀會議(書的五感;設計、印刷關鍵字)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
·

在電子書已漸次為讀者接受的現在,「閱讀」這件事真正從「紙本」脫離了出來。我們上網、我們閱讀、我們看電子書。到這個地步,真正決定紙書與眾不同之處,就在於質感與手感的呈現了。

紙本書相比手機與電子閱讀器,帶來的是更沉浸的閱讀「體驗」。同樣的文本,同樣的內容,分別呈現在螢幕和紙上,傳遞的是同樣的「資訊」,卻是不同的「感覺」

越是注重「感覺」的書,越需要透過紙書的出版與裝幀來傳遞訊息。

書籍裝幀設計的「五感」是由日本裝幀設計師杉浦康平提出。他認為:「書的表達需要五感,即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以下將就書能傳遞的「五感」,基礎性的介紹編輯、作者與設計師都應該了解的書籍裝幀設計、印刷關鍵字。

杉浦康平(Sugiura Kohei) 照片引自:謬謬藝術 Mummum Art
一、視覺:

透過書封設計而營造的「整體視覺感」,是影響讀者對一本書觀感的第一線。控制視覺的要素有:開本大小、用色、書名布局、標準字設計、材質呈現的效果以及書本擺放位置的光影。

開本決定書本占據眼簾的規模,用色與平面設計影響風格與衝擊力,材質與光影則讓書本更加具體與立體。在企劃初期決定開本大小後,編輯便需與設計師就書封的色調、平面設計布局與材質進行討論。以下為雙方溝通時必須了解的基本用語與內容:

常見的四色平張印刷機
  1. 印刷色(CMYK):也就是印刷廠「四色印刷機」使用的Cyan(青色)、Magenta(洋紅色)、Yellow(黃色)、blacK(黑色)等四色油墨。當設計稿送印後,會先經製版廠將原圖分色成C、M、Y、K四張網點色版。這些色版上的「網點」是無數肉眼不可見的細點,透過這些細點的分布密度與組合,呈現色彩的深淺與形狀。彩色印刷即是透過四個色版根據不同角度重疊後重現出繽紛的彩色印刷圖樣。
  2. 單色黑(K100%):只使用K色版來呈現黑色。K100在大面積呈現時會帶點灰色調,但在小面積與細緻的線條上則不容易被肉眼所察覺,也能避免套印失準產生的疊影。因此一般用在文字、細小的線條、裝飾性或點綴的形狀。
  3. 複色黑(四色黑):透過添入其他色版,讓黑色顯得更加深沉。通常會使用K100%搭配C30%,或是以K100%同時混合CMY等四色。但若CMYK的比例總和超過250%,則會因為使用了過量的油墨,導致油墨無法及時乾燥而產生「背印」的情況(未乾的油墨印到下一張疊上來紙的背面)。
  4. 特別色(專色):在CMYK四色外使用獨立調製油墨的特別色,且需要另外製作專屬的色版。也就是說,每增加一種特別色,就需要增加一個色版,會大量增加印製的費用。但由於特別色是使用單一油墨印製,在色彩還原的準確度與覆蓋性上是優於印刷色,且更能呈現均勻與亮麗的色澤。
  5. Pantone配色系統(Pantone Matching System):所謂的Pantone色,是指彩通公司研發的特別色配方。透過彩通公司發行的Pantone色票與配方指南,可以供設計師與印刷廠調製出對應的色彩(包括金屬色與螢光色);彩通公司同時也有提供「色彩橋梁指南」,也就是Pantone提供給四色印刷用的色票,能夠展示以CMYK印刷色模仿Pantone特別色的效果。
  6. 風格:過去書封設計經常被出版社拆分為「正封」、「書背」、「封底」等個別的區塊,且需符合一定的規範。現今的書封設計師則將書籍的三面視為一個整體,一併設計全書封。書籍的設計風格反映了時代的流行與文化,可以透過「文字與留白的分配」、「水平垂直或傾斜不規則」、「插畫或照片」、「抽象或具體」、「當代或復古」、「拼貼或合成」、「重複或單一」、「對稱或圖騰」、「對比或平衡」、「極簡或複雜」、「熱情、冷靜、還是恐懼的情緒」等等方向來思考要運用什麼樣的元素來構成或效法一種美學風格。
  7. 主視覺元素:書封中用以寄託形象、意義的主要圖像元素。主視覺可以是抽象的(幾何、紋理⋯⋯)或是具體的(插畫、照片⋯⋯),並可延伸至書籍本體的各個部位(折口、書腰、書名頁、章名頁⋯⋯)以及廣告行銷活動所及的場合(網路廣告、新書發表會或講座的背景、名牌、海報⋯⋯)。
  8. 標準字:指的是經過特別設計,專門用來表現特定品牌、企業名稱識別用的「字形」。在書封設計上便特別在指書名字形的設計,但由於書名標準字僅用於書封或廣告橫幅中,可以接受更為大膽與創意的設計與布局,而不完全相同於一般指稱的標準字設計。
  9. 字體:具有一致設計特徵的所有「字形」(個別的文字)組成一套「字型」(可供印刷識別的具體版本);而擁有共同設計理念的一個或多個「字型」集合成一種「字體」──字體指涉的是某種文字形狀的設計樣式。

    字體可以大致分為「襯線體」、「非襯線體」、「書體」與「其他」

    東亞文字的襯線體多指的是「明體(宋體)」(源於中國宋朝與明朝的雕版印刷字體)、非襯線體指的是「黑體」(去除明體的襯線,整體筆畫厚度均勻;據此發展出「圓體」、「綜藝體」)、書體則指的是各種手寫體(不常見於印刷使用的篆書、隸書、楷書、草書、行書、鋼筆字等等)。

    歐文字體除了襯線、非襯線、手寫體外,還有特別指稱「斜體」(用於強調)與「歌德黑體」(12-15世紀見於西歐的書法體,呈現鋼筆特殊的濃厚裝飾線條)。
  10. 排版:書封設計的版面構成強調視覺動線與視認性;內頁的版面則重視閱讀節奏與沉浸感。透過各個元件的「大小」、色彩的「輕重」、形狀的「方向」、彼此的「距離」來安排書封版面中各個元素與文字的位置。
  11. 後加工:在書籍裝幀設計上,各式各樣的後加工一併影響了書的五感呈現,會在另一篇一併說明。

編輯在定調書籍屬性、類型與風格後,便可據此擬定設計需求與設計師溝通書封或整本書的裝幀設計。這中間可能牽涉設計師或美編的提案會議與不斷的討論修改過程,以貼近編輯企劃與作者鍾意的期待。

不同風格的封面類型
聽覺:

一般來說很少注意到傳統紙書能呈現的「聲音」。撇開有聲書、CD附錄等形制,就印刷出版品本身來說,書能帶來的聽覺刺激無非是「翻閱」聲音。

杉浦康平認為不同的紙質、厚度與重量為讀者帶來不同的翻閱聲,而設計師應該為讀者安排符合閱讀時心理狀態的聲音。杉浦康平的觀點替編輯與設計師在選擇紙質時,提供另一層面的細緻考量。在下一個段落「觸覺」中,再就具體的紙質與手感等相關基礎一併說明。

而對編輯與作者來說,如何修潤、校訂原稿到成書,令其「擲地有聲」,也是最為要緊的核心工作。

5 Minutes Page Turning ASMR - 5分鐘翻書/紙聲 [ No Talking ] 引用自OK WONG
三、觸覺:

「視覺」與「觸覺」是書本裝幀中最主要討論也最普遍的設計範疇。不同的材質,除了能夠呈現紋理不同的視覺特徵外,也會影響油墨的色彩表現,更會在不同的光影環境下展現不同的風貌;而各式的材質們也同時帶來各樣的觸感、手感。

編輯與設計師在選擇與溝通紙材時,一般會考慮以下面向,熟悉並使用這些術語,也能加快溝通的效率:

  1. 機械紙漿:藉由機械處理碎木片原料所製成,其中木材所殘留的「木質素」若受到陽光照射,紙張就有可能變黃。但是機械紙張的不透明度較好,比較不會發生透印的情況。
  2. 化學紙漿:以化學方式處理原料,透過藥品溶解木質素來萃取纖維,幾乎不會殘留木質素。但是化學紙漿的木材利用效率低,會折損一半的原料。透過混合不同比例的機械紙漿與化學紙漿,可以製成不同等級的基紙。
  3. 非塗布紙:未附著塗料的印刷用紙,表面較為粗糙、沒有光澤。主要用在文字書、黑白印刷圖書的內頁,閱讀起來較為溫潤而不刺眼。
  4. 塗布紙:於基紙上均勻地附著塗料,依據塗布量去調整不同程度的「白度」、「吸墨性」、「顯色」和平滑度。因此根據基紙的種類與塗布量,可以分為微塗、輕塗、重塗等類型。
  5. 特殊紙:各式有著特殊設計、色澤或壓紋的印刷用紙。通常用於書衣、內書封、蝴蝶頁、扉頁、書腰等處。
  6. 環保紙(再生紙):以回收廢紙重新再利用,經淨化、打漿、抄造再製而成的紙張。再生紙具有獨特的紋理與象徵,為非塗佈紙,也被視為特殊紙的一種。
  7. 白度:一般實務中指的是,視覺上紙的白是偏暖色(文化白)還是冷色(商業白)。越淨白、冷色的紙適合用於彩色印刷,更能呈現亮麗、富有對比的色澤;偏米黃、暖色的紙適合大量文字、需要沉浸閱讀的書刊。
  8. 吸墨性:吸墨性取決於紙張的結構鬆散或緊實。當紙質鬆散、孔隙大,其吸墨性越強,油墨固著乾燥速度越快,如非塗布紙(道林紙、模造紙⋯⋯),可以加快印刷時程。如果紙質的吸墨性不佳,就要降低油墨濃度,否則可能造成背印或髒污;但如果吸墨性太強,則可能造成印刷光澤暗淡、透印的情況。
  9. 平滑度:取決於紙是否經過壓光、塗布程序,造成紙張平滑度的差異。平滑度越佳,越能均勻反射光線,增加光澤感與飽和度;平滑度越差,則反之。
  10. 色澤:不同的紙張有不同的顯色效果,取決於紙張的塗布量、白度、吸墨性與平滑度。因此編輯或設計師需要在送印後到印刷廠「看印」,與師傅查看試印出來的色澤,直接在印刷現場調整顏色。配色公司發行之「色票」,通常也會製作兩種版本,分別對應「塗布紙」與「非塗布紙」的顯色效果。
  11. 紙重:印刷用紙通常以重量作為基本單位,分作令重、基重。

    「令重」
    指的是全紙500張的重量(磅),但根據全紙大小不同,同樣紙質的紙卻可能有不同的令重。在台灣一般要換算並註明為「四六版」的令重(磅數)。

    「基重」
    則是指一張1平方公尺大小紙張的重量,單位為g/m2或gsm(grams/square meter),只要是同一種紙,即便不同紙張,基重就一樣。
  12. 厚度:通常越重的紙越厚,但不是絕對,仍要看紙張的密度決定。在臺灣,衡量紙張厚度時,會以「條數」為單位,一條等於0.01mm厚。
  13. 透視性:透明度,指紙張的透光程度。越透光的紙,印紋越容易顯現在另一面。如果在造紙時加入特定填料,讓光在紙質中散射,就能增加不透明度,但可能會影響紙的強度。
  14. 壓紋或紋路:強調光澤與平滑度的紙張通常不會有紋路,但可以透過後加工程序壓出特定紋路;而許多非塗布紙張產品一開始就帶有特定纖維質感與紋路,如「安格紙」帶有方格狀紋路、「萊妮紙」表面有十字狀紋路。
  15. 印刷適性:指的是該款紙張是否容易用於商業印刷。印刷適性可分為作業層面(工序上)與印刷品質層面;編輯與設計師一般關注的是印刷品質方面成果,但工序或作業層面印刷適性差的紙張或材料,就可能大幅增加印刷成本。
不同白度與紙重的紙

一般來說,在觸覺調性的選擇上可分作兩個群體:以圖片為主的或以文字為主的。為了呈現圖片豐富的色彩層次,通常會選用塗布、平滑、亮白、較厚重的紙張;為了沉浸地閱讀文字,避免眼力的負擔,則會選用非塗布、稍微粗糙、偏米黃的紙張。具體常用哪些紙張,基於篇幅限制,只好留待下次專文再談。

適合用於彩色印刷的銅版紙
四、嗅覺:油墨味、加工氣味

書的氣味多半來自印刷的油墨味,以及個別紙張散發的獨特氣味。許多人喜歡書籍散發的特殊香草味,但如果保存不好的話,就很容易變質為潮濕的霉味。

除了油墨味外,書籍還能透過特別的香味印刷來營造香氣。這種氣味印刷的原理是將含有香料的膠囊微粒摻入油墨之中,以運用在印刷之中。這種氣味印刷除了可以指定香味之外,在理想的保存環境下,香味效果據稱也可達1-2年之久。

為了妥善利用其中的香味膠囊,印刷的墨層較厚,壓力不宜大,也要避免潮濕。一般來說香氣則以果香、花香、食物、茶飲的味道為主。因此很適合用在與料理、飲食有關的印刷品上,譬如可以在談咖啡館的書的書腰上運用香味印刷,賦予其咖啡的香氣,令讀者彷彿身歷咖啡館一般。

書籍隨著時間的過去,也會不斷釋放印刷過程中加入的各種化學物質。這些物質經年累月的受到周遭環境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起反應,並揮發到空氣中,產生了舊書獨特的氣味。

《調香師》桌遊便使用了香味印刷,賦予道具獨特的香氣 圖片引用自晨嘉實業有限公司
五、味覺:

書也能有味覺嗎?這或許會繞回書的定義這個大哉問。透過食品級印刷,將食用色素印製在食物上,算是書嗎?若我將調理教學印製在可食用糯米紙上,而這些印有內容的糯米紙同樣作為料理材料的一部分而讓讀者吃下肚,它也是書嗎?

德國的KOREFE設計公司與Gerstenberg Publishing House出版社出版的《The Real Cookbook》便是可以吃下肚的食譜書。這本書由義大利麵皮製成的內頁組成,每一頁敘述該頁應該加入的食材,最終將摻入調味料與內餡的「整本書」送入烤箱,即可製成一道書模樣的千層麵。

這是一種挑戰書的界線的實驗嘗試。而杉浦康平指的書的「味覺」,我想更多是在說明書必須擁有「品味」。透過一致的設計風格,並與書籍的內容思想相呼應,從而精釀出富有內涵的品味要素。編輯除了要與設計師共同擔負起美學的把關之外,還要與作者就內容層面的思路、邏輯、辯證、文化與意義展開細緻的討論與追尋,才能共構出書的整體品味。

常言一本好書如同陳年好酒,隨著時間的變化而醞釀出不同的風味,滿足不同時代、不同時間讀者的需求。擁有好品味的書,離經典也就不遠了。


礙於篇幅,有關書籍裝幀常見的後加工,以及印刷常見的失誤、該注意的細節等,將留待下一篇中再說了。(裝幀、設計和印刷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每一篇感覺都要準備好幾個禮拜才能擠出一點東西,因此在實務上往往編輯只懂得些皮毛,足夠與印務與設計師溝通、傳達理念即可,而細節與功夫便都交給專業的設計師與印刷廠去控制。)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