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i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七日書 #4 我的人生飯桌|滷肉飯

Jing
·
·
我十分迷戀那小碗塞滿油亮入味的鹹甜滋味,塑膠碗裡就是一片天地,蒸騰的熱氣充滿熬煮的功夫,速成上桌但卻不簡單。

滷肉飯是一道既可以細細品嚐,又能狼吞虎嚥的美食。電鍋周圍一圈黏黏黑黑的醬汁是標配,滲透在每一粒米飯之間的都是滿滿的香氣。

吃完嘴巴黏黏的就像剛接吻完(要打18禁嗎?),小吃店的環境讓人大汗淋漓,這種速食的節奏,就像跟約好的朋友到租屋處快速運動一下,不需要顧慮太多環境的整潔,專注於當下的飽暖,身心靈都獲得滿足。(唯一的顧慮是,事前吃,怕太飽;事後吃,又怕沒體力)


一碗好吃的滷肉飯的必備元素

  • \飯/\飯/\飯/\飯/\飯/\飯/

  • 剁的小小的滷肉本人!!

  • \滷汁/\滷汁/\滷汁/\滷汁/\滷汁/\滷汁/\滷汁/

變形體:控肉 但我其實不會說這是同一種東西 不過我沒有這麼嚴格。我突然檢討起自己可能有時候 就是很兇地不吃某某滷肉飯 就是因為 我可能穿得票漂亮亮 想要去吃一個環境好的店?

接下來就是個人習慣:點了整桌小小的一碗一碗,一定要上舀上一匙紅紅的辣椒,如果有別人要點湯(共喝一碗才可以用同一支湯匙....)、小菜、滷菜,滷蛋則是不一定,因為我更喜歡半熟。


專屬台灣的生活體驗

通常名店都要排隊,天氣熱的中午我會很不爽,可是翻桌率很快,所以輪到我以後馬上變得超開心。

那種期待和興奮,往往在能讓人忘記等待的煩惱,坐下來開始點菜、上菜,所有不開心在咀嚼過後,也沒有甚麼好爭執的。就像遲到很久的情人,笑嘻嘻抓抓頭帶著歉意姍姍來遲,人都來了好像沒有甚麼好生氣的了。

我很討厭人擠人,通常排完隊很厭世的時候,看誰都不順眼,偏偏排隊的店通常需要併桌,說也奇怪,上菜了以後真的一筆勾消了所有壞情緒,也許我也喜歡的是那迷人的川流不息的攤位上的人們,和同吃的食客對上眼、和老闆有默契的互動。


關於名店情結

在台灣,有許多滷肉飯的名店,每家都有其獨特的風味。 很多人會爭論哪家店更好吃,我心中也有定見。

「最好給我很好吃噢」通常是我初探一家店、準備坐下椅子的心聲,說我沒有名店情節可能是騙人的,但踩雷的機率小,避免約到雷的徵信方式有很多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指標,滷肉飯的圈子也不大,巷口滷肉飯我也有雷達可以判斷好不好吃。真心覺得有些小吃店很厲害,可以把這種簡單的食物做得不好吃,非常不容易!

也有分南北:有人偏愛台北的滷肉飯,因為它用的是油而不膩的肥肉;也有人鐘情於我家鄉高雄(不想引戰所以我沒有用南部)肉燥飯的瘦肉。有人會用牛肉甚麼,鮪魚甚麼的,反正我就是不愛瘦肉的版本(抱歉了我的家鄉)。

每家名店背後都有無數忠實的擁護者,捍衛自己對這道料理的熱愛。強者我朋友是蒐集過各種系列名店的狂熱者 。我居然有吃得比他多家、比他還更可以品出個所以然的品項,就是滷肉飯。

我倒是沒有甚麼滷肉飯信仰,就單純的、淡淡的的就是喜歡吃。 如果說願意排隊,就會自動貼上狂熱者。我有排隊的熱情,但我也沒有一天不吃會死(還真沒紀錄過最久沒吃滷肉飯的時刻)、或是誓死捍衛某家名店的精神。如果有人今天在說我常去的店不好吃,我也樂得少跟我擠著排隊的競爭者、也不會想去跟人去筆戰。也沒有向蒐集各家拉麵店那樣,每間店去踩點,但卻默默地回訪過一間又一間的店。

有時候看到IG美食部落客又分享了甚麼滷肉飯店,我就還以為那是甚麼沒出過的漏網之魚傳給我先生,通常會收到:咦我們不是吃過嗎?比起我吃過就忘,對他來說可能我排隊時亂發發脾氣的經驗讓他更難忘吧,哈哈。


當然不只滷肉飯啦,只要是巷口小吃攤甚麼都好,那是台灣人集體淺意識裡最特別的情感。

不管是煮得糊糊的鹹粥(喝完一定要加湯)。陽春麵啊、骨肉湯啊、黑白切啊(最愛內臟們啊),還有好多好多小吃店,經過門口我都會聽見它們呼喚我的聲音。

但想來想去,如果每天都只能吃一種食物的話,我應該會選滷肉飯了(但還是謝了,我並沒有真的想每一天都吃一樣的),因為這碗配方可以變出超多的版本。

我沒有想過我會寫滷肉飯,而且一寫可以產出這麼長的篇幅(快要變成論文了),翻過我以前的筆記、草稿,我我完全沒有提過這個對我來說跟很平常的食物,卻是我拒絕率很低的日常小吃(我平常選餐廳的標準是很高的....)。

即使回訪多次的店,把飯扒進嘴裡的那一刻,也是會好吃到發光(自動出現小當家的配樂),自動配上小碎步。

好囉,要下班了,去吃碗滷肉飯吧!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