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068《史記》卷四〈周本紀〉08:有什麼樣的領導,就會有什麼樣的人民
西伯陰行善,諸侯皆來決平。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乃如周。入界,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相謂曰:「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秖取辱耳。」遂還,俱讓而去。諸侯聞之,曰「西伯蓋受命之君」。
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須。明年,敗耆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曰:「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明年,西伯崩,太子發立,是為武王。
──────────────────────
因為試著拉攏各部落而一度遭到商紂王囚禁的西伯,回國後只能暗中進行拉攏人心的事情(西伯陰行善),各諸侯也都來請西伯協助裁決各封國的爭端(諸侯皆來決平)。當時,虞國和芮(ㄖㄨㄟˋ)國有人發生爭執不能得到公平的判決(於是虞、芮之人有獄不能決),就相約一起到周的領地(乃如周)。沒想到,進入周國境內後,發現耕種的人都互相退讓田界(耕者皆讓畔),人們都有謙讓長者的習慣(民俗皆讓長)。這兩位來自虞、芮國的人,才走到半路,並沒有見到西伯,就已經深感慚愧(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慚)。這兩人都說:「我們所爭的,正是周國人感到羞恥的,我們還去找西伯做什麼,只會自取其辱而已(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秖取辱耳)。」於是各自返回封國,並把田地全部讓出後離去(俱讓而去)。各封國的領導聽聞此事後,都說:
「看來西伯就是那個承受天命的君王吧(西伯蓋受命之君)!」
返回封國暗中拉攏眾人後的隔年,西伯出兵征伐犬戎部落(明年,伐犬戎)。又過一年,出兵征伐密須部落(明年,伐密須)。又過一年,打敗了耆國(明年,敗耆國)。西伯連續三年憑藉打敗周遭民族後,消息傳到了商王朝大臣祖伊耳裡,讓他感到害怕,因此把目前的這些情況報告給紂王(殷之祖伊聞之,懼,以告帝紂)。紂王卻對祖伊說:
「我不是承奉天命的人嗎?即使西伯看似強大,但他能做出什麼事業!(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
又過了一年,西伯征伐邘國(明年,伐邘)。再過一年,征伐崇侯虎(明年,伐崇侯虎)。接著在此營建了豐邑,並把首都從岐下遷到豐邑(而作豐邑,自岐下而徙都豐)。又過了一年,西伯逝世,由太子發繼位,這就是後來的周武王(明年,西伯崩,太子發立,是為武王)。
在這兩段內容裡,有幾個有趣的內容可以聊聊:
其一,西伯應該是個滿有野心的人。即使曾經因為打算拉攏各部落而被紂王囚禁,被釋放後的西伯依舊持續他的計畫,唯一的改變是改成暗中進行。可見,推翻商紂王應該是西伯的一大目標。
其二,所謂「見微知著」,在周民族身上也能得到印證。西伯雖然應該有想取代商紂王的野心,但他至少處處都表現出跟商紂王的殘忍個性完全不同的模樣,而這謙讓的態度,甚至表現在周民族的一般老百姓身上,以至於整個周國看起來氣氛非常祥和,讓其他封國的人民由衷地佩服。就像前幾篇文章提到的,或許就是因為周民族擅長耕種,讓這個封國衣食無虞的情況下,耕地邊界可以退讓,瑞智的老人就該敬重,這些都是其他封國所無法想像與做到的。因此,這番景象才會讓其他部落認為「周國」似乎得到天命的庇護一樣。
其三,西伯在上一段內容中因為給了紂王大量珍奇異獸下,獲得了征討鄰近的諸侯的權力。因此,西伯才會一再地征討會侵犯農業民族的戎狄。但除此之外,西伯還出兵攻打「崇侯虎」,也就是當初勸紂王囚禁西伯的人。雖然可以理解這是要報崇侯虎打小報告的仇,但崇侯虎好歹是盡責的諸侯,只是因為效忠的對象不同,而進行討伐,也可以從中看出西伯逐漸露出取代商王朝的野心。
最後,紂王那句「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竟然與〈殷本紀〉中的敘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不一樣。雖然所表達的天命觀類似,但為何同樣的人物,同樣的場景,司馬遷卻寫出不一樣的內容呢?我想,或許這點可以再次證明,司馬遷在記錄歷史上多少會為了突顯人物特色,而進行部分的「創作」。也就是說,司馬遷所寫的《史記》裡,應該有不少人物的對話是他以小說的筆法虛構出來的,以便讓這些歷史人物更加活靈活現。這點雖然被不少人詬病,但這也是《史記》具有文學價值的關鍵。曾有人說,幸好「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記》,才能為中國史學注入一些活潑的氣息,原因就在於此。
以上,就是這兩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原文連結鱷魚把拔談天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