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深入研究,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人類可能生活虛擬世界
你有沒有想過?我們這個世界也許並不是真實的存在
我們的出生,愛情、逝去都不是真實的,各種痛苦與歡樂都不是真實的
甚至, 我們的地球、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全是一個虛幻的存在
一個虛擬的產物
"我們可能生活在虛擬世界中"
物理學家在苦苦冥思:
我們的宇宙,包括我們自己
一切的肉體、意識、自然界,是不是更高維世界的投影?
我們是不是就像《駭客帝國》裏的人類一樣
盡管自我感覺有肉體、有意識
但其實這一切都不過是更高維空間智慧生物的模擬產物,是程序運行的結果?
我們知道,聖經《舊約》裏有一個「創世紀」的神話,講的是宇宙萬物的起源
「創世紀」上說,上帝第一天造光;第二天造空氣;第三天造植物;
第四天造日月星辰;第五天造鳥雀蟲魚;第六天造人
第七天,他看該做的事都已做完,就休息去了
至於在空無一物的情況下,上帝是如何造出一個物質宇宙來的
在《新約》 「約翰福音」中又有一句話「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
這裏的「道」在英文中是「 Word 」, 也就是「話語」的意思
換句話說,上帝憑借「話語」就創造了我們所謂的「物質世界」以及自然規律
如果考慮到現在的電腦程序員憑借非物質的程序代碼,設立幾條簡單的規則
就能造出一個生龍活虎的虛擬世界
那誰也禁不住要做這樣的胡思亂想:
難道創造天地萬物的上帝是一個「大程序員」?
難道我們所謂的「現實世界」,不過是上帝的虛擬?
"假如我們處在「虛擬世界」"
科學家們早已感到, 無論科學怎麼發達
都無法解決一些有關宇宙世界的終極問題
而一旦假設我們的世界是一個虛擬世界,這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宇宙的原始存在問題"
大爆炸理論說,我們的宇宙源於138億年前的一場大爆炸
空間、時間、物質和能量都是由一個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爆炸產生的
但愛尋根究底的人不免要問,為甚麼會發生這麼一場爆炸?
大爆炸之前宇宙又是什麼樣子的?
雖然也有人說,宇宙誕生於無
問這樣的問題是沒有意義的,但這樣的回答總是不能讓人心服
要是有人告訴你,我們這個世界是虛擬的,那事情似乎就都好理解多了:
為甚麼會有這樣一場爆炸?
因為那個創造了虛擬世界的「大程序員」設置成這樣的
大爆炸之前宇宙又是甚麼樣子的?
這個問題就好比電腦游戲裏的一個人物問
「在玩游戲前,電腦桌面是什麼樣子的?」
這種問題也只有那個「大程序員」才能回答
"為甚麼統治我們宇宙的基本物理規律如此簡單?"
我們這個世界雖然從現象上看,是錯綜復雜的
但所遵從的基本規律卻相對簡單,充滿了對稱的美
難怪很多科學家堅信,「大自然愛簡潔和美」
但為甚麼會如此呢?
一般來說,這種問題是沒法回答的
但要是我們的世界是虛擬的,就好回答了:
因為簡單和美的東西人人愛,也最容易讓人想到
那個 「大程序員」在編程創造虛擬世界的時候
必定也為它設置了這樣幾條簡潔優美的規則
"基本物理常數問題"
控制我們宇宙的基本規律不僅簡潔,而且有些物理常數非常奇妙
只要變化一點,就會造成分子、原子乃至于宇宙的解體
最著名的是,光速為2979245m/s
但是為甚麼光速不取整數這個值呢?
過去的解釋是,即使那些物理常數稍有變化,也可能造成生命和宇宙的解體
既然宇宙沒有解體,當然很好,但總是讓人覺得是倒果為因
我們也可用「虛擬世界假說」來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那個「大程序員」在調試程序的時候
察覺只有當把那些物理常數設成現在那些值,才能產生一個有生命的宇宙
於是在模似的時候,都採用了那些值
"「簡化」的虛擬世界"
2001年,美國一位科學家就做過估算
試圖看看模似一個宇宙規模的虛擬世界需要多少資源
他估算了自我們宇宙大爆炸以來
我們的所處的世界早已經歷過的所有所謂的「操作」數
他察覺,要完美重現這些事件
搭建一個完美無缺、精準到原子的模擬宇宙
需要耗費的能量會大於宇宙的總能量
模擬現實世界的計算機必須比我們的宇宙還要大
所以他最後下結論,沒有一個高級的智慧生命會愚蠢到花費力氣來做這樣的模擬
但是,如果將模擬限制在一定程度上,適當簡化模擬和環境
那麼消耗的能量就會少得多,這樣的模擬應該是可行的
這類簡化在現實的生活中並不少見
例如,沒有哪位電腦游戲的設計者會去模擬游戲中每個人腸胃的蠕動
還有,在計算兩個天體的引力時,為了降低計算量
我們通常忽略它們的形狀,直接當作兩個質點來處理
那麼,假如宇宙之外真的有個「宇宙程序員」設計了我們這個虛擬世界
他也肯定盡可能去簡化繁瑣的操作程序
英國劍橋大學的一位數學家約翰巴羅認為
在那樣一種「簡化」的模擬中, 假如虛擬世界中的人仔細探究周遭的環境
他們應該會察覺某些粗制濫造的痕跡
根據那些痕跡,他們就可以了解到真相
更有甚者,計算機程序中必定包含某種不可預知的邏輯漏洞
那些漏洞雖然不會妨礙模擬系統長時間運行,但慢慢地會顯現出一些問題
如果沒有修補,最終那些問題產生的效應猶如一場山崩, 造成「宕機」
遇到這樣的情況,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讓程序員每察覺一個問題
就立刻打上一個補丁
有趣的是,就在1999年《駭客帝國》上映幾周之前
有天文學家分析了來自遙遠星系的光束
聲稱發現宇宙的一些「常數」可能並不是恒定不變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叫「精細結構」的基本物理學常數
比100億年前增大了大約十萬分之一
這樣的變化就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
或許,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虛擬的世界裏
設想一下,當你的曾祖父母還是青少年的時候
他們得到了一個開創性的新設備
世界上第一個完全沉浸式虛擬現實娛樂系統
這些可不是你現在隨處可見的那種傻乎乎的眼鏡
這個設備更像「駭客帝國」——一個時髦的頭帶,裡面塞滿電極
以某種方式直接連接人類大腦的感知系統
用機器產生的新感覺
取代佩戴者所看到、聽到、感覺到、聞到甚至嘗到的任何體驗
這個裝置轟動一時;神奇頭帶很快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實
事實上,你的曾祖父母就是在「頭帶樂園」裡認識的
而他們的孩子,也就是你們的祖父母,很少接觸到外面的世界
之後的幾代人——你的父母,還有你——從來沒有接觸過外部世界
你所知道的一切,你稱之為「現實」的整個宇宙,都是由一台機器提供給你的
不管怎麼說,這就是我在思考模擬假說時一直在思考的那種不現實的場景
這個假說最近在技術專家和哲學家中被廣泛討論:
我們周圍的世界可能是數位化虛構的東西,類似於電玩遊戲中的模擬世界
這個想法並不新鮮。自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時代以來
探索現實的潛在本質一直為哲學家們所痴迷
自從《駭客任務》上映以來,這樣的觀念也成了流行文化的重要內容
但直到最近,模擬假說一直是學術界的問題
為甚麼我們要認為技術可以創造出與現實難以區分的模擬?
而且,即使這樣的事情是可能的
對模擬的了解對我們這些被困在此時此地的人來說又有甚麼意義呢?
因為不幸的是,現實給人的感覺太真實了
由於這些原因,21世紀初以來一直在科技界湧現的許多關於模擬假說的辯論
當時牛津大學哲學家尼克·博斯特羅姆
在一篇被廣泛引用的文章中提出了這個想法
但是哲學家大衛·查爾默斯的一本另闢蹊徑的新書
《現實+虛擬世界和哲學問題》
未來的虛擬現實世界可能有一天會被視為與現實世界一樣真實
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我們當前的現實將立即受到懷疑
畢竟,如果我們能創造出有意義的虛擬世界
那麼宇宙中其他地方的其他文明是否也可能這樣做呢?
然而,如果這是可能的,我們又如何知道我們不是已經置身他們的模擬之中呢?
結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可能無法證明我們身處模擬環境中
但至少,這是一種我們不能排除的可能性。但也可能不止於此
查爾默斯認為,如果我們身處模擬環境中,就沒有理由認為這是唯一的模擬
就像今天很多不同的計算機都在運行微軟Excel一樣
很多不同的計算機可能都在運行一個模擬的實例
如果是這樣的話,模擬世界的數量將大大超過非模擬世界
這意味著,在統計學意義上
我們的世界不僅有可能、而且很有可能是眾多模擬世界中的一個
查爾默斯寫道:「我們是模擬人的可能性至少是25%左右。」
查爾默斯是紐約大學的哲學教授
他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裡都在思考意識的奧秘
他最著名的說法是「意識的難題」這句表達
大體來說它描述的是
解釋「某種體驗會讓正在經歷這種體驗的人產生相應的感受」
這種現象為甚麼這麼困難
(如果你覺得這句話讓你很傷腦筋,別擔心;它被稱為難題不是沒有原因的。) 查爾默斯說,在使用了Oculus Quest 2之類的虛擬現實頭具後
他意識到技術已經足夠創造讓人發自內心地覺得真實的情境
於是開始深入思考模擬現實的本質
虛擬現實的發展如此迅速
讓人覺得完全可以想像有一天VR之內的世界將和外部世界將無法區分開來
查爾默斯說,這種情況可能在一個世紀內發生
如果幾十年內就實現了,也不會意外
無論甚麼時候發生,寫實VR的發展將震動世界
這裡面既有實際的原因,也有深刻的效果
實際原因很明顯:如果可以遊走於實體世界
以及跟實體世界沒甚麼區別的虛擬世界之間,那我們應該以哪個世界為真呢?
你可能會說,當然是實體那個
可是,為甚麼?
在今天,互聯網上發生的事似乎不會只停留在互聯網
數碼世界已經深深嵌入到我們的生活中,影響到社會的方方面面
我們中的許多人在大流行期間基本上是在網上工作和社交
說互聯網上的生活不是真的,未免有些傻
VR也是這樣。查爾默斯的書富有趣味地在中國和印度古代哲學
勒內·笛卡爾和博斯特羅姆、沃卓斯基姐妹(《駭客任務》創作者)之間穿梭
這是一本哲學著作
因此他自然從多個層面探究了實體現實與虛擬現實之間的差異
他的結論是:「虛擬現實和一般的實體現實是不一樣的,」
但由於它在世界中的效果與實體現實並無根本不同
「因此也是一個完全真實的現實」
所以我們不能把虛擬世界當作用來遁世的幻象
發生在VR中的一切是「真的發生了的」
查爾默斯說,一旦足夠真了,人們就可以在VR中過上「完全有意義的」生活
我們已經看到,人可以用基於螢幕的互聯網上得到的經歷構建起複雜的現實
那麼浸沒式的互聯網為甚麼就不可以?
這就讓我們看到未來VR深刻而令人不安的地方
實體與數字現實的融混已經導致社會陷入一場認識論危機
不同的人根據各自所在的數字社區去相信不同版本的現實
一旦來到一個更加寫實的數字世界,我們該如何面對這種局面?
當所有人都有一個或多個虛擬自我時,實體世界還能在一個社會裡繼續運轉嗎?
沒有人知道。不太奢望這一切能平穩地進行
但這種駭人的可能性意味著
對VR之下的現實本質進行看似抽象的探尋是有必要的
我們應該開始認真思考虛擬世界可能產生的效應了
不要等到它真實得令我們不適才去想
歡迎訂閱我的頻道,支持的朋友可以給予LIKE,歡迎於YT頻道留言討論。
謝謝大家的支持。
更多Angela.L娃娃的視頻可點此前往觀看。
用聽的: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