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者深度專題攝影工作坊參與心得
報導者舉辦「深度專題攝影工作坊」已進入第四期,今年發表作品豐富,分成「關於動物、水與土」、「關於人、信念與記憶」、「關於生命、生存與死亡」三組三個時段發表。一人二十分鐘、團體討論四十分鐘,有些人講不滿、有些組討論不夠,從拍攝主題可以明顯感受到討論的熱絡度。以下我將依序簡介三組裡的各四個作品(共十二組)、留下我的評論,最後是我個人的想法和回饋。
動物、環境、人
從社會學的發展脈絡來看動物、環境、人特別有趣。當然,不是因為社會學本位主義,而是社會學這個什麼議題、面向都關注的學科,最早也忽略了環境。在馬克思、韋伯、涂爾幹等的著作中,幾乎不見動物、環境的蹤影,甚至把動物比擬為機械性的存在。在今日也可以見,人類中心主義籠罩在整個發展決策之中。我們很少想到別人,更別提動物、環境。不過,張庭甄、王學珮、陳孟薇、蘇淮四位創作者展現了不同的關懷。
張庭甄的作品《憂鬱動物園》立基於當代許多人對於動物園的負面討論,包含不符合動物原本的棲息特性、刻板行為等等。作品特點之一是,就畫面構圖、攝影技術而言,可以說是這次發表的前段班,動態影像利用縮時更呈現出動物的刻板行為。《憂鬱動物園》作為此次發表的開頭尤其亮眼。
然而我觀察到庭甄的構圖試圖讓觀者感受到動物的情緒、與動物共感,體會動物園的壓迫。也正如一個一直困擾我許久的問題,我們如何從動物表情感受動物的情緒?這樣的詮釋是否會帶入人類的主觀想法而導致了偏誤?
王學珮的作品《我的寶貝》則是在當代寵物議題中,看見陪伴。她拍攝許多人和其寵物的合影,也包含受醫療照護的寵物,甚至將寵物遺體已標本保存。學珮自白,「其實在討論寵物的議題,有很多可以切入的面向,我也有考慮要不要去拍寵物美容、寵物訓練學校。」而此次工作坊導師之一的鍾宜杰則認為,學珮的影像中缺乏了批判,批判人類之於寵物的關係。
我好奇的是,正如學珮所言,我們在討論人與「寵物」的議題存在許多可能。可以是人高於動物的宰制關係,可以是動物作為娛樂的剝削關係,不過也可以看見陪伴,那些存在於彼此身邊卻不人長有人談論的面向。我十分好奇學珮選擇與收斂的原因。
陳孟薇的作品《在坔的邊緣》進入嘉義鹽田濕地,影像中輕柔地對於發展進行控訴。平靜的畫面內,卻衝突地呈現自然(水鳥、濕地)與文明(光電板)之間的拉扯。蘇淮的作品《小琉球之海》則是凝結他六年的小琉球生活經驗與水下拍攝成果,控訴觀光發展至極的小琉球正面離的環境問題。
「影像能讓世界變得更好嗎?」這是蘇珊·桑塔格始終對於影像的批評,也是一直縈繞在我心頭的難題。怎樣的畫面可以促成社會討論、改變?怎樣的畫面又只是資訊爆炸時代下的塵灰?我的回答是肯定的,攝影技術普及的當代,攝影既簡單又困難,然而也如同這次發表會主持人報導者攝影主任余志偉所述,「攝影的好處是,我們不用那麼急著去找出一個標準答案,很多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我也十分認同這點,任何改變都需要溝通,而非一蹴而就。影像也是。
文化、記憶的追尋
傳統文化隨著現代化發展流逝,隨著資本主義、發展主義的興盛,許多被視作沒有經濟生產力的文化價值逐漸沒落。然而,卻不斷有人珍視傳統,在每個時代試圖保留那些文化。當代許多人關心文資保存、語言文化復興、傳統價值的守護,在黃品維、郭宛諭、張明哲、葉于甄的作品中,我感受到這樣的意識。
黃品維的作品《少年演師》紀錄台灣布袋戲國寶陳錫煌大師的徒弟陳冠霖四處表演與練習的過程,影像敘事讓人難忘。「有一些年輕人很認真的在學習傳統的技藝,不過大部分的年輕人卻不願再觀看」,這是這次拍攝中品維的感受。問答時間,冠霖也有到場與觀眾一同對於傳統技藝的保存進行一番討論。
郭宛諭的作品《尋找李梅華》追尋他的阿嬤李梅華。宛諭家中四代都在做相館,阿嬤是台南善化第一位女攝影師。她希望可以尋找當時被阿嬤拍攝過的民眾,邀請他們在進相館拍一次照。不過由於執行困難,她將計畫主角轉為他爸爸,透過爸爸拍攝她,象徵阿嬤拍攝爸爸,藉以追尋家族記憶。她引用是枝裕和《再見了,天國》的概念——往生者需要在三天時間內找出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找出爸爸的舊照片,讓爸爸挑選一些最好的回憶,再進行原地拍攝。畫面中,被攝者是宛諭,不過她設計拿著鏡子,透過鏡子反射也能看見正在拍攝的爸爸。
張明哲的作品《蘭嶼達悟族的居家護理》根據自身工作經驗,述說一群蘭嶼居家護理工作者的故事。對於達悟族來說,死亡不能被提起,過往親人也不能回念。而明哲也對這樣的文化進行討論。葉于甄的作品《成為一個部落人》則是延續過去人類學論文的田野經驗,用影像討論部落的文化如何延續與保存。
兩人的作品我認為都扣合著一個紀實攝影或是田野工作常面臨的問題,作為一個進入田野的人,我們要用什麼角度詮釋現象?對於達悟族人的死亡意義與對於漢人的意義的衝突,我們該如何理解?我們可以批評嗎?在于甄的作品中,可以看見十分中立、詳實地記錄,我也好奇,是否在面對這樣的議題,我們好像只能透過保持中立讓自己不會因為自身背景脈絡而有詮釋偏誤?
生與死以及過渡
老實說這個主題有點像是大雜燴,沒有很明顯看出幾個作品與大主題的關聯,不過無仿。葉哲函的作品《日以繼夜》拍攝夜深的城市街頭,黃皭的作品《精神的味覺》拍攝藥物使用的朋友,唐佐欣拍攝社子島反對開發者的生活樣態,馬雨辰的作品《死亡,這麼遠那麼近》討論相片與死亡的關係。在這之中看不到與大主題的關聯,不過每個都是成立的作品。
葉哲函延續過去的深夜拍攝習慣,在台北街頭看見不一樣的風景。黃皭的影像試著比擬使用藥物後看到的影像,晃動感和抽象性表現十足的難耐感。唐佐欣以溫暖的畫面記錄下載社子島徵收中那些「快樂的老人」,而不是我們在主流影像上看到不願意開發者的弱勢姿態。馬雨辰拍攝喪禮,結合現場霓虹燈光與影片進行搭配,試圖讓觀眾進行沈浸體驗。
心得
在這十二個作品之中,盡量撇除我的個人立場,我最喜歡的其實是王學珮的作品《我的寶貝》,同為寵物飼主以及動物議題關心者,我對他的影像故事十分同感。此外,我認為攝影/議題的討論不一定每一次都是那麼地衝突,也許我們可以先把身邊那些平時不可見的東西談好,再延伸到那些不可避免的衝突,兩者沒有孰輕孰重,同等重要。
但是如果納入我的個人情感和立場,郭宛諭的作品《尋找李梅華》讓我十分感動。無論是他最先尋找阿嬤的記憶或是到後來對於爸爸的追尋,都可以看到那種追尋過去、家族、家庭的身影,這對我來說十分動人。我一直對於家庭和家鄉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情感,但很不敢去觸及。很害怕自己沒有處理好,或是壞了這件事。看完郭宛諭的作品,他給了我更多勇氣去尋找自己的家庭與家鄉,給了我不害怕的可能。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