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365個理由為什麼要參加紐約馬拉松】第2個理由:大城中的隱士
二百萬途人夾道吶喊助威,紐約馬拉松是這樣宣傳的。第一次聽時也很懷疑,吹的吧。紐約市八百萬人,二百萬人上街,豈不天下大亂?跑過紐馬的,就知道此話是真是假了。
如果要讚,布魯克林區的居民應記一功。他們有老有嫰,男男女女,不分種族,高舉自家製的紙板,奇裝異服,奏樂鳴鼓,叫囂,唱歌,伸手跟你擊掌的比比皆是。穿過布魯克林第四大道,經過市區的大教堂外,數百信眾更立在街頭誦唱,用歌聲為路過的跑手打氣。那種熱情,真的全世界再也找不到第二個馬拉松是這樣的。
但是,別過教堂,再往前跑,左轉入一條狹窄的馬路Division Avenue,會馬上發覺像掉進冰河一樣,四周靜得出奇,彷彿進入了另一世界。沒有打氣的群眾,沒有打氣的橫額,沒有音樂,可能連一個途人也沒有,只有一條長街。
如果幸運的話,你會見到一個穿着黑色或深藍長裙的女人,推着嬰兒車經過,她連看也不看你一眼,或者你會見到一兩個穿着黑白禮服的小朋友在過馬路,他們自顧說話,完全視你如無睹。情景與其他街區完全迥異。
落差如此大的場景,往往令一些跑手摸不着頭腦,怎麼這個街區的居民如此冷漠?
大家有所不知了,你們穿過的正是哈西迪猶太教徒(Hasidic Jews)的小區。這就是紐約獨特可貴之處,相隔一條街,可以是冰河兩重天,兩個族裔,兩種文化,但是,大家又能共存,相安無事在同一空間。
紐約人以身處文化大熔爐自豪,紐馬大會NYRR精心安排,讓來自世界各地的跑手,可以從26.2英哩的賽道上感受紐約的多元文化。
說回哈西迪猶太人,他們是虔誠的教徒,屬猶太教正統教的分支,同樣遵守嚴格的教規,教徒大多集中在布魯克林幾個小區:自治市公園(Borough Park)、威廉斯堡(Williamsburg)、皇冠高地(Crown Heights)。他們自成一國,一直保留幾百年前的傳統,有點與世隔絕的感覺。其中自治市公園的猶太人區最大,人數全美第一。紐馬的路線剛好穿過威廉斯堡的哈西迪猶太人區,那是最安靜的一個。
假如你從前沒聽過哈西迪猶太教派,在紐約街頭碰到他們時,準會嚇你一跳,還以為是在拍電影,時光倒流幾百年了。
他們的衣著外表,基本上是上世紀的東歐猶太人服飾風格。男的會蓄鬍子,兩鬢有兩束揉成螺旋紋的鬢髮,整齊的黑白禮服,出外時會戴上黑色寬扁帽或基帕。女的衣服不是灰藍、灰黑就是黑,而且大多數推着嬰兒車,因為鼓勵生育,每個家庭平均有五至六個孩子,家有十幾個孩子也並不少見。紐約人常戲謔,推着嬰兒車,拖男帶女的,八成是哈西迪猶太教女人。
他們有自己的專門裁縫店,招牌字體也保留上世紀的味道。外人可以進去看,但未必有人招呼你。如果要去他們的小區遊覽,吃東西,千萬別在星期五和星期六,那是猶太教的禮拜日子,商店都不做生意,街上冷清清的。
嫌布魯克林太遠的話,可以去曼哈頓第九大道和34街交界的 B & H 影音店,那是紐約市最大的專業影音器材店,由哈西迪猶太教徒經營,歷史悠久,專業攝影師都會去那裡添置器材。如果你是攝影發燒友,更加不能錯過這間店,他們經營手法很特別。
顧客先在櫃台找到想買的器材,看中了,店員會下單,再給顧客收據,然後把貨單放在頭頂的綠色膠箱中,抬頭一看,那些綠箱子在整個店的天花板川行不息。箱子轉啊轉,轉到去發貨部。客人只要拿着收據,到門口的收銀台排隊,隊伍也細分成現金和信用卡,付清了款,再憑付款單到出口取貨,然後離開,一切井然有序。感覺有點像幾十年前廣州的新華書店,要買書,下了單,憑單到樓下付款,然後再憑單跑回樓上取書。不同的是,那時書店的人永遠板着面,木無表情,也沒有滿店運轉的小箱子。在這裡,出門時,店員會跟顧客說聲謝謝。
在影音店工作的哈西迪教徒,下班後會坐店裡的專車直接回布魯克林哈西迪區。除了在店裡,他們在街上不會主動跟外人接觸交流。
因為哈西迪猶太人濃厚的家庭觀念,緊密的鄰里關係,2020年肆虐全世界的疫情,重重打擊了他們的社區,據報在疫情爆發的一個月內,區內有七百人因此而喪命,超過六千人新冠肺炎檢測是陽性,是紐約市五大感染區之一。
(原文寫於2018年11月25日,修訂於2020年8月15日)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