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CF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啃書3│100歲的人生戰略

CF
·
·
長壽是災難,還是禮物?因應未來人均壽命會到百歲這個結論,回推人們的生命歷程會遭遇什麼樣的事情,可以如何應對、佈局,讓自己老後人生過得順利甚至精采!

為何而讀

最近參加商業思維學院每天早上由GIPI院長主持的討論會,談到人生規劃時,GIPI院長推薦的書單之一。看完發現真的是一本很不錯的書,也才真正開始想,所謂的第二人生是指是什麼。

適合誰讀

這本書因為提到了三種世代的百歲狀態,未來將不再是單純的「求學、就業、退休」三階段人生,邊讀可以邊思考自己是誰,目前在什麼位置,之後的生涯又該如何規劃,個人認為無論是屬於什麼年齡都可以看。非常實用的書。

100歲的人生戰略

覺得「A HA」的論點或章節

1.家庭規模經濟
這個概念出現在第二章,「準備兩人份餐點的成本,不會是準備一人份的兩倍」。作者據此說明這是成立家庭的優點。剛開始我以為:「難道作者是在推廣婚姻制度」?後來,作者在第九章人類關係篇做了進一步的說明。的確現今的人已經不像前幾個世代,會以婚姻關係為終點,那麼婚姻的好處在哪裡呢?這個章節做了很清楚的陳述。未來會越來越重視所謂的同類婚配、高品質的伴侶關係,而婚姻關係發生的時間也有可能越來越晚,或是一生中不只一段婚姻的情形。因此,如果能夠找到一個生命中的「好隊友」,發揮1+1>2的效果,是頗為理想的。

而在這個結果之前,每個人都要有獨立生活,從事全職工作的能力,如此不管自己一個人、兩個人、甚至多元團體、類家庭生活,都能夠過得很好。

2.多元階段的人生
這個論點是全書的重心。作者將人們分成三種世代,來解析這三種世代的生涯曲線,每一條我都很有既視感。很慶幸自己已經發現無法再像長輩一樣,65~70歲退休,然後用退休金度過餘生。每個人在50歲後還有一半的人生,生命不是慢慢走向終點,而是另一個全新的生涯階段才要開始!還沒走到那個階段的自己,要怎樣為第二人生做準備?而更年輕的世代會面臨的是滾動性的人生,體認到工作和生活會以並存的方式達到平衡,而非以前的二分法,因此如何精進,找到工作對於生活的意義,讓自己能樂在工作,適當地將工作納入生活中的一部份,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3.人生資產
友誼、知識和健康是每個人必備的無形資產,這個概念在全書中都不停地提及。我想起了前幾天在和學院的伙伴們討論:什麼是不變的?有一位同學說得很好:「人,或者人性,是恆久不變的」。只要人類還存在的一天,我想的確這是根本的沒錯。因此從人或人性延伸出來的,就有可能是不變的。如本書中提到的友誼、知識和健康。因此如何思考不變的終身志業?也許可以往這三個方向再延伸,這樣子範圍是不是就能再寬一些呢?

關於有形資產,應該準備多少錢才能維持有一定品持的退休生活?作者的建議是目前月薪的5成。但就近期和朋友聊天得知,老後如果無法自理,要住安養院,現在的費用至少是3~5萬!相當於一個青壯年的平均薪資,還有許多人連這個數字的薪水都還未達到,如果沒有提前準備,為自己累積資產,以後的人生到底該怎麼辦?

4.時間的運用
第八章有關工作時數,未來可能執行週休3日的討論,我也覺得蠻有意思的。近年來陸續有國家在試行,在這段WFH的日子裡,我覺得工作其實更加地精實,會議以外的時間,我可以好好分配,不用花來回共1個半小時的通勤時間,可以利用通訊軟體跟同事或客戶聯繫,在家工作也比較不會被干擾。當然這也是因為白天家中只有我一個人,相對有更單純的工作空間。

完全可以預見疫情過後,WFH的模式會更普遍被採用,雖然在家工作或是週休三日目前仍有許多不同的反面意見,我認為長遠來看,還是蠻有可能的,至於會如何推廣,就像週休二日不會被全面執行一樣的狀況,要視行業而定。

其他我想分享的

這本書其實我讀得比較久,有許多的篇章都被我摺了起來,之後可能需要一再回看, 一邊覺得應該記下這樣的觀點,一邊思考自己現狀做對照。我相信這是一本可以長期留存的書,一邊走著人生,一邊看看是否能被印證,或從書中獲得一些對未來規劃的想法,並著手進行。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