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中”與“仇港”:一個在港内地生的觀察
這個問題說起來很沉重,而且一不小心就會落入“選邊站隊”的陷阱。我之前也一直不願意多講這種事,但現在既然有了這樣一個較為理性、不會立場先行的平台,我也就稍談一下。
我來香港還沒滿一年就碰上了“反送中”這一場曠日持久的示威運動,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但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這兩個月陸港關係急劇惡化。原本是一個政治事件,但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生活方面。仇中和仇港的人都有所增加(當然後者的增幅是前者無法比擬的)。這當中,媒體似乎也起了很大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我在高中時便在微信上關注了新華社、人民日報這些官媒,不過這只是為了應付高考語文作文。到香港之後,我原先也只是看一些外媒,如紐約時報之類,但後來便不斷接觸到一些港媒。這樣前一分鐘還看著蘋果,後一分鐘就在看環時,兩派截然相反的言論,要把人逼得精神分裂。不過這樣也好,我對於兩邊的輿論都有親身體驗,這是很多香港人沒有的。
關於仇中,這個“中”其實是一個很大的集合,反中既包括反中共、反中國、也包括反水貨客、反大陸游客、反内地生,甚至“逢中必反”。反中共就不必再說,畢竟某黨的所作所為也是有目共睹。但是對於其他幾個,反對的理由有時很牽強。確實,有些游客的公德心殆闕如,也有些内地生不尊重香港人的政治表達(比如CityU的那位),但是他們並不能代表所有大陸游客或内地生。我所見的内地生還是很尊重香港的文化和生活習慣的。至於“抵制喜茶”這些,就更加沒有理由。一個大陸商家很難成為政治宣傳工具,更遑論“滲透”。
我覺得在這背後是一些香港人對於中國影響的焦慮。這和政府自身有關,但也要感謝某些港媒(尤其是黃絲媒體)的報導。對於蘋果日報,我是有些不太喜歡的。透過蘋果的報導,我感受到的大陸人的普遍形象就是粗暴蠻橫無理,而很多在港的内地人(特別是學生)努力接受適應香港文化生活的過程,卻會被避而不提。另外一個原因是,香港人口眾多,資源匱乏,很多人對外來人口帶有抵觸心理,認為他們會擠佔香港的生活資源。“大陸人”這個原本中性的詞語已經帶上了貶義色彩,其他如“蝗蟲”“支那狗/豬”之類就更不必說。似乎“大陸人”就是原罪,一世都洗不清;一旦被貼上大陸人的標簽,就每時每刻都會被和水貨客、“新移民”和吵吵鬧鬧的游客並列起來。甚至有人說,“生而為大陸人,我很抱歉”。這其中,我雖然不敢說媒體是主要推動者,但不同立場媒體的選擇性報導肯定是有影響的。本來反感中國人的香港人並不多,但某些媒體卻借雨傘這些問題宣揚對大陸人的stereotype,香港人也就順便“恨屋及烏”。
本來我對於香港人的民主訴求是深有同感的,畢竟我也在墻内生活了18年,“見過陽光的人,不想重回黑暗”。但是有時看到蘋果的fb主頁評論區,我會感到很憤怒。大陸人真的不都是你們所想的那樣,很多人也無意與香港人為敵。但為什麽香港人還是這麽排斥呢?
我發現,從不知道什麽時候起,我開始在公共場合刻意掩飾“大陸人”的身份。平時在學校,我會盡量避免使用普通話(自認為廣東話講的還可以),即使對方能聽懂普通話;出了學校就更加如此,在地鐵上我甚至幾乎不和同行的内地同學說話。可能我這個人太過敏感、太怕尷尬,但我也知道,一旦公開亮出大陸人的身份,立馬就有人會用不同的眼光看著你。這實在是一個不輕的精神負擔,但是又有誰會理解呢?我反倒是希望自己自作多情過慮了。
個人認為,香港似乎缺乏一個客觀中立的媒體。除了大公文匯和蘋果立場獨媒眾新聞這兩個極端之外,剩下的少得可憐。其實這也難怪,雨傘運動以來,香港社會在政治傾向上已經產生了相當嚴重的分裂。這種情況下,媒體當然也是投其所好,“只給你看你喜歡看的”。
而仇港心理,則是相當新的事物。回歸時香港的發展水平是内地任何一個城市都無法企及的,只能仰望,談何仇視?
2014年“雨傘”成了這一切的轉折點。雖然官方宣傳只是將這件事簡略提及,稱其為“非法佔中行為”,但一些非官方的媒體卻開足馬力,對香港的方方面面強烈攻擊,而大學生、年輕人首當其衝。就我自己而言,當初來香港並不是我的首選,可能也是為此。雖然我不太相信官方宣傳所說的“暴動”,但香港大學生對於政治的狂熱令我有些不適應,似乎只要和他們意見不合就會招致圍攻。來香港後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這次反送中運動,給我這樣的感受尤其強烈。69、612、616幾次比較和平理性的游行示威,在大陸媒體上找不到一個字。這也就算了,畢竟審查是常態。但是,71以來,當運動中出現越來越多的武力衝突時,大陸媒體卻統一打破沉默,旗幟鮮明地“譴責暴徒亂港行徑”。這樣的後果就是,在大陸人的印象中,香港示威者是從一開始就使用暴力的,於是當然會認為這些示威者是暴徒。
然而,我有這個機會看到各方面的報導、親自接觸香港年輕人,但其他大陸民眾呢?他們唯一能接觸到的就是官方宣傳,還有其他更為激進的自媒體。眾所周知,大陸官媒和“客觀公正”這四個字是絕緣的,他們一般不會報導除了“我國很強”和“外國很亂”之外的消息。這些消息當然不是不存在,只是要不就被審查機構刪除,要不就被大防火墻擋在外面。對於大多數不會翻墻的大陸人來說,它們就相當於不存在的了。
這樣說來,當他們看到香港人“對我們黨和國家給予的恩惠(逃犯條例)”不但不領情還暴力反抗政府,看到“港獨分子”對“維持國家穩定安全”的警察扔磚頭鉄棍而警察“保持克制”,看到“漢奸頭目”黎智英、李柱銘、陳方安生跑到美國“和反華勢力勾結”,看到“暴徒”把“我們熱愛的、偉大的、神聖不可侵犯的”國旗國徽污損破壞時(這基本就是他們能看到的一切),他們怎麽能不仇港呢?
確實,大陸也曾經擁有過一些理性的、呼籲全面看待問題的聲音,但是他們無一逃得出審查機構的掌心。無論是在微博還是微信、知乎還是豆瓣,幾乎任何一篇有一點點不同意見的文章都很難活過24小時,更有無數帳號成為刀下亡魂(可以看一下@周保松教授的《自由誠可貴》)。與此相反,那些打這“理性分析”旗號,實則唱衰香港、認為香港人“不是壞就是蠢”的文章卻可以大行其道。這很難說沒有政府的意見在其中。連政府都不理性,民眾又怎麽可能理性呢?
但無論如何,看著兩邊的報導,切身體會著兩邊的撕裂和隔閡,這對我自己也是一種精神折磨,好像被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夾在中間,就要窒息一樣。721元朗打人事件發生的那一天,我看著微博網民叫囂的“藤條炒豬肉”,心裏有說不出的憤怒。你們也是“反對暴力”的人啊,為什麽一方的暴力就罪不容誅,另一方的暴力就是“打得好”?他們大多數並不是在搞“港獨”,更加不想“顛覆國家政權”,他們只是想要一點點自由而已,這也不能容忍嗎?
我可能是一個悲觀主義者,但看著中港矛盾從政府擴展到民眾,撕裂不斷加深,連内地生這個港漂群體也被torn apart了。大陸民眾和香港民眾生活在兩種差異極大的環境中,整天只能看到截然相反的兩種極端言論,一旦脫離“同溫層”,不要說理性討論,可能一上來就是問候全家、詛咒對方被挖祖墳吧(在内地生中真的出現過此事)。理性客觀的人兩邊不討好,在微博上是漢奸,在fb上是共狗。這場衝突的受害者是我們這些普通民眾,但我們又能做什麽呢?理性客觀太難了,難道終究只能“無能為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