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零開始露營:我們的機車露營進化史上(基礎入門裝備篇)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
·
·
IPFS
·
機車露營#5 南庄撒萬露營區

隨著生活圈的變化與轉折,人的嗜好也會因緣際會改變、增加。過去一直不排斥登山、郊遊等戶外活動,在朋友的引領下,前幾年曾嘗試過攻合歡北峰、在小溪營地野營的計畫,可惜那回天氣太差,未竟全功而返。那次失敗的嘗試,讓一小撮對露營的火苗在心中揮之不去。

幾年過去,隨著《搖曳露營》在台的熱播,一介萌新如我,在這時也真正被露營的野趣、與風景相偕的情調所吸引。

《搖曳露營△》(日语:ゆるキャン△)(2018年播出)

@Ming 一直以來在週末時就不喜歡宅在家裡,喜歡到戶外、郊山走走步道,之前也試圖以一週一步道的方式走遍台中郊區步道。在朋友的邀約下,我們一同與一群童軍朋友展開第一次的營地露營,看著童軍朋友們一邊忙活著搭天幕、搭營帳,並嘮叨著小時候童軍生活可沒有現在休閒露營這麼愜意,我和 @Ming 在一旁聽得趣味盎然之餘,一方面也一同對現代的休閒露營產生莫大的興趣。在幾次與朋友、同事共同露營的經驗後,我與 @Ming 便隨即開始我們的DUO CAMPING計畫

這項興趣大概從2018年底開始、2019年中我們終於嘗試了第一次獨自機車露營。在接下來兩篇文章中除回味過去四趟露營經驗外,也一併分享我們的裝備配置心得。

#1 新竹尖石 雷沙達岜斯露營地
小巧梯田式露營區中的我們(橘帳)

特別跑一趟新竹尖石一帶探路後,我們對機車能抵達的範圍約略有些概念。在衡量交通時間與區域後,我們終於透過露營樂平台下訂了「新竹尖石雷沙達岜斯露營區」。我們主要透過平台評鑑、留言以及Google地圖的評價機制判斷營地好壞,但第一次挑選營地難免有點碰運氣,殊不知這座營地正是新竹熱門的營地之一。

如何配置裝備?

作為露營新手、又決定要採取機車雙載的方式交通,裝備的選擇、收納就成為最需要克服的問題。如何平衡「舒適」、「收納」、「乘載能力」成為挑選配備的考量關鍵,也就是「必要且實用」、「體積小」、「重量輕」

第一次DUO CAMPING的所有裝備(還是小包)


鑑於我和 @Ming 都是初入社會打滾不久的人,積蓄有限的情況下,我們採取多利用現有家當,並逐步依經驗去判斷要購買什麼單品的方式增添裝備。當然我自己也對風格露營有一定的憧憬與想像,因此在能力範圍內也會加購一些裝飾配件。


怎麼住?從基本款睡帳開始

露營風格五花八門,住什麼、怎麼睡的等級差距甚遠。登山過夜、郊外野營、營區露營乃至於豪華式的風格露營,都有各自的取向與裝備適性。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切入點挑選裝備,而不必先入為主的覺得露營就該是怎麼樣一件事。

就目前台灣營地休閒營地的主流規範,一座營位的費用包含「一睡帳、一客廳帳(天幕帳)、一台轎車」的空間。每帳人數在四人以內,超過再加收人頭費。如果睡帳過大,就會壓縮到自己搭客廳帳、天幕帳的空間,甚至會需要預定兩個營位才夠用。

第一次機露,坐地板

這樣的規範也提示了目前休閒露營的主流樣貌。在睡帳的部分,第一年我們直接撿家裡沒在用的帳篷(據信是信用卡首刷禮的雜牌帳篷);然後我們額外添購了迪卡儂的999天幕帳(舊款)。

照片中的藍、橘圓頂帳(Dome Tent)是最常見的基礎款帳篷,這是種以穿骨式營柱,採交叉方式撐起內帳後,再簡單套上一層單薄外帳的自立式帳篷。除此之外,我們再在帳篷底下墊上於迪卡儂購買的防潮地墊

地墊的功能在於隔絕睡帳底部的濕氣,並保護帳篷避免直接與地面接觸、摩擦。值得注意的是,地墊鋪置的大小必須小於睡帳,以避免承接露水、雨水後滑入睡帳底部,反而弄巧成拙。

由於是家裡撿的雜牌帳篷,完全不知道品質好壞,也沒有任何前庭、遮陽空間,因此我們也在迪卡儂購買了非常便宜的天幕帳,替帳篷擋雨、遮陽。

此圖為新款,從長方形改款成六角形,配色稍微改變,售價不變

睡帳、防潮地墊、天幕搭建好,就成為我們露營的一方天地。天幕搭建在帳篷上的好處除了可以防雨遮陽,讓人睡得更心安外,也能避免雨水像打鼓一樣直接打在睡帳上,吵得人睡不著覺。

安頓好住的地方,就要處理怎麼睡的問題。

除了必備的睡袋之外,我們同樣在迪卡儂添購了鋁箔睡墊、充氣枕以及野餐墊,以增加睡帳內就寢的舒適度。

睡袋可大概分為木乃伊式(蛹形)與信封式。要留意規格上標示的是舒適溫度還是極限溫度,不過每個人的體溫與感覺都不太一樣,像我比較怕熱的就不會用到太暖和的睡袋。

迪卡儂的基本款睡袋除了價格實惠外,可以壓縮的相當小,成為我們的首選。

睡袋底部往往無法提供足夠的支撐力,因此需要額外準備睡墊。輕量化的充氣款睡墊往往都價格昂貴,因此我們選擇最便宜的款式擋著用先。(但還是硬)

儘管只是百元有找的充氣枕,卻是提升睡眠品質非常有感的單品,因此非常建議購入。這款本質上就是枕形的氣球,因此洩氣後可以收納的非常扁平,但就是舒適度相對較差些。

放在睡帳內的野餐墊也是提升睡眠品質與保暖之用。但其實以迪卡儂的野餐墊來說收效甚微,不過仍兼有裝飾之用。

有些人會直接在帳篷內舖地毯,踩踏、保暖都十分舒適,可惜不適合我們。

帳篷的部分大體如此準備即可,如果你能揹、載得動更多裝備,就能進一步提升露營的舒適度。在之後我們也會分享我們是如何挑選與購買我們的第一頂睡帳。


怎麼吃?露營的主要活動:一日三餐

一般來說,休閒營地約略可以在當天早上10:00~12:00之間入營;在最後一天中午12:00前拔營撤收。因此以露兩天一夜來說,通常只需要準備第一天的午餐、晚餐與第二天的早餐,剛好是一日三餐的食譜。當然隨著露營地的規矩不同,可以有不同的安排。而往往晚餐會是露營用餐的重頭戲(無論solo、duo、或團露皆然)。

在戶外煮食,就是一個行動廚房的概念,將廚具迷你化、輕便化帶出門。各種廚具都有所謂的露營、登山用版本可以選購,但對新手來說不必要立刻一次性購入。在我們衡量實用性、未來性後,我們首先決定購入露營桌、瓦斯爐、套鍋組以及迷你鍋鏟。其餘的就用家裡現成的。

購入迪卡儂的這款摺疊桌稍微有點衝動兼失策(那時想著價格便宜,就下手了),但後來逛了比較多間露營用品店後,發覺有更多好看的花色可選。

我們只好額外買了張好看花色的防水布,總是蓋著當桌巾了。

這種類型的摺疊桌有個好處,相對堅固之外,中間還可以藏一些扁平的裝備。我們就在摺疊桌中收納砧板、刀、擋風板、湯匙與鍋鏟等與廚房有關的配件。

套鍋也算是露營、登山非常方便的廚具。我們在PChome購買的這組三鍋件套,實際上出貨卻不是所謂SELPA這個牌子,而是不明所以的同規格雜牌。當時出發在即,就不想與PChome周旋,因此不建議大家在PChome上購買露營周邊用品。

鍋具的選擇,一方面端看吃飯人數,一方面也端看使用的爐具。我們購買的套鍋大小約略適合煮食兩人份的料理,但有時仍嫌捉襟見肘。

爐具的部分,考量雙人餐的準備、耐用性(乘載度)以及未來擴充的實用性後,在參考諸多評價後,我們購入了這款可旋轉摺疊的文樑旋風爐。搭配露營杯的收納方式深得我心,且可以透過轉接頭使用一般卡式瓦斯,長遠來看可以省下一些燃料費用。

擋風板雖然很大原因是看它順眼就買了,但在戶外抵禦強風、增加燃燒效率,並隔絕火焰與瓦斯罐都十分有用。

我們在後來額外購買了防風攻頂爐頭作為副爐使用,使用擋風板隔開操作區域就很重要。

攜行廚具的部分,我們最早看中這組GSI迷你廚具組,但事後證明是錯誤的選擇。

我們很快淘汰了矽膠鍋鏟與照片中的兩個油、水袋。矽膠鍋鏟稍不注意就會在平底鍋中熔化,而油、水袋除了難以裝填外,也會漏水漏油,毫無功能。

我們很快重新購入了不鏽鋼的折疊鍋鏟,其實不會重多少,更加耐用許多。至於油罐等等,目前還是分裝在雜貨店購買的小塑膠瓶中。

如果需要攜帶肉品,如何保冷保鮮就成為難題。硬式冰箱對我們來說不切實際,因此保冷袋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在後來,由於大多營地都有提供冰箱,因此對我們來說保冷袋的功能就在於行車時間的保冷,因此也相當夠用。我們原本有購入冰磚,但其實用小罐礦泉水冷凍兩天以上,冷藏效果就非常好了,還能在抵達營地時享受冰水。因此我們後來都直接帶冷凍礦泉水了。

最後一個常見的配件,則是雞蛋收納盒。雞蛋是非常好用的配料,不管做菜還是泡麵都很常用到雞蛋,因此各大露營店幾乎都有賣這個配件,可以算好你要用到的數量,購買相對應的蛋盒。我們自己是買了4入裝加上6入裝。

除了廚具之外,也別忘了準備餐具。我們也額外購買了摺疊矽膠碗,平時可以壓平收納,重量也不重、不怕摔壞,成為我們露營主要使用的餐碗。

而其實食材部分會占掉更多空間與體積,因此如何開菜單、事前的準備也是另一門學問。最理想的狀況是,謹慎分配好食材,只帶剛好的份量上山,下山無事一身輕。有時候事前偷懶,或是對食量太樂觀,什麼都想吃,通通帶上山,吃不完又得帶下山,就平白浪費已經稀少的空間與重量了。

可以睡、有得吃之後,露營還要準備什麼呢?

以目前主流的休閒營地來說,營區大多還會提供「冰箱」、「吹風機」,營位也會有共用(或專用)插座流理臺。有些較大的營地還有獨立的販賣部(或誠實商店),可以購買一些露營耗材,或借用其他裝備(如營鎚,甚至有的還可以借電鍋、借鍋子)。至於衛浴、廁所也幾乎是標準設施,只是乾淨程度不一。我個人偏好有座式馬桶的營區,但往往也會反應在營位價格上。

#2 新竹五峰 星空下露營區
氣象預報不會下雨,就讓睡帳與天幕分開

我們的機車露營第二露轉戰新竹五峰白蘭部落,從新竹市區出發、經北埔老街的路線抵達,一路馬路寬大平穩,而星空下露營區座落也距離馬路不遠,不必像許多營區一樣離開主要幹道後還要再開一段陡陡抖的產業道路,非常適合機車露營抵達。

前面提到,休閒營地是有水、有電的,不必擔心盥洗問題。但仍會管制使用瓦數高、耗電的電器,以避免營區跳電、影響到其他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營位距離插座的距離難以預測,可能很近,也可能是多區共享,因此電源延長線就非常必要了。

但整捆整捆的延長線其實也非常占空間與體積,因此我們一開始就傾向無插電露營的形式,照明、裝飾燈等等都採充電式或電池式。只有替相機或手機充電時,會需要電源(這方面其實也可以透過行動電源解決)。

露營的照明

也就是露營燈具的選擇,可以大致分為LED燈源燃料燈源兩類。燈具可說是風格露營的必備,透過光源可營造不同的氣氛。然而燃料燈源往往體積較大(煤氣燈)、或需要額外準備燃料(瓦斯燈),而且大部分燈具都所費不貲,因此我們還是決定先用LED且是充電式燈源。

大多團體露營會選擇LED燈條作為主要照明,但對兩人、小天幕來說,一盞高流明、高電量的LED燈就足夠了。

我們選擇知名的LUMENA N9行動電源LED燈,以三天兩夜行程來說,還沒有遇到沒電的情況,必要時也能拿來當行動電源使用。

有些比較不貼心的營區,流理臺沒有設置照明,晚上就不太方便洗菜、洗碗,因此需要準備頭燈以備不時之需。

有些營區為了避免光害,也會在深夜熄燈。頭燈可以空出雙手,也直接照亮眼前視線所及之處,在黑暗中行走、帳篷內找東西都非常實用。

至於氣氛照明就見仁見智了,有些人覺得浮誇、有些人覺得溫馨可愛。

我們購買了4公尺長的暖黃光泡泡燈,稍微點綴一下我們的帳篷。但這些簡易燈具往往耐用性不佳,也需要注意電池盒是否防水。

有了燈具,也要解決掛哪的問題。「豬尾巴」是一種搭配營柱使用的雙向螺旋掛勾,除了可以拿來掛營燈外,也可以拿來掛晾曬網、有的沒的東西。

但當我們活動區域在天幕中央,像N9這種向下照明的營燈,就需要另外購買磁鐵掛鉤來調整掛營燈的位置。像掛鉤、D扣這些配件都可以多買一些,有備無患。

入夜之後的營區,大多只靠各自帳篷自備的營燈照明,除了主要走道會有一些照明外,在帳篷與帳篷之間往往漆黑一片。而帳篷的營繩可能彼此錯落,因此「營繩燈」就相當重要。因為長得像青蛙,也被稱作青蛙燈,扣在營繩上,在夜晚閃爍,提醒行人不要被營繩絆倒。

除非你想從頭到尾都用手電筒或頭燈,不然露營在夜晚的照明是必備的。我個人推薦可以添購1~2盞營燈,佈置在主要的活動區域,與睡帳之中。

一般來說,推薦選購可以調整色溫的燈具。通常可以選擇白光(冷光)、黃光(暖光)與暖白光(介於中間)三種模式。我們通常使用N9的暖白光模式,清楚照明之餘,光線也較為溫馨不刺眼。

怎麼有感提升露營爽度?來張椅子吧!

在第一張照片中,可以發現我們是坐在野餐墊上的。若坐在草地倒還好,若是碎石地,就不太舒服(背景借來的椅子也不好坐,變成置物架)。後來我們就認真考慮添購露營椅。

我們的第一張露營椅是這張迪卡儂的小摺疊椅,在最早被揪去露營時臨時購買擋著用的,難以久坐、只適合工作時稍微坐著(例如顧營火、烤肉時)

當我們買了椅子後,就被塵封了⋯⋯

一旦有了添購裝備的想法,就開始關注露營、戶外用品展覽了⋯⋯我們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的戶外用品展果斷買了兩張月亮椅。正式讓我們露營晉身有座階級。

而椅子這種東西非常建議現場試坐後再購買,因為每個人的感受差距甚遠。

除了價錢之外,能否兼顧可靠背、輕量化與收納體積是我們評估的重點。這兩張椅子可以一起塞進我們的機車後車廂,再塞入我們的換洗衣物,非常剛好。選購大張椅子的好處,除了自用實用外,與別人一起露營的時候也比較不會落差太大,而顯現格差感。

提升幸福感的秘訣:烤肉與玩火

在露營展我們也趁機購買了另一件夢想好物,那就是「焚火台」

在看了許多人玩火的影片後,我就非常希望也可以燒柴看看。正好第二次機車露營時,已入秋略帶涼意。而山上一旦入夜,已經非常冷。在需要取暖的理由下,我們順勢購入這款小巧的焚火台兼烤肉架。

厚實的不鏽鋼焚火台與烤肉網,使其重量沒有想像中輕,但由於我們還滿愛烤肉的,因此還是對耐用性與烤網大小有點期待,而沒有選擇其他更小的焚火台。不過也因為如此,儘管每次露營後都被弄得非常髒,粗暴地刷洗後都能復原如新,相對耐用。

最後說明一下,我們從第二次機車露營開始換上更大的後揹包(70L)。由於僅用來收納,因此我們只考量大小而不考慮包包自重(畢竟再來就貴了⋯⋯)

大包包用來收納睡袋、鍋具、一部份餐具、爐具、配件、食材等等;至於帳篷、天幕、焚火台等等比較重的東西,則是收納在ikea購物袋,放在腳踏墊上。

雙人露營的所有家當(含車廂)

我們這兩次露營,也是參考、綜合許多網路分享後,配合自己能力所及與需求調整出適合自己的裝備配置與收納方式。雖然每次行前整理行李時還是鬧得兵荒馬亂、撤收時也總是納悶怎麼吃完食材包包還是一樣大包,但還是順利完成露營了、而該有的裝備、提升舒適度的單品也沒有少。

在接下來的後篇中,我們再接著分享我們又決定增加哪些單品,有效提升露營效率與爽度吧!(雖然更新緩慢!)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編輯的事說來話長M編,接案編輯,分享與編輯有關的事與其他。 「為乾旱流淚,為涼夏可能欠收而不安踱步,即使被人說自己一無是處、沒人讚揚,也不以為意。我想成為,這樣的人。」宮澤賢治 頭貼 by lulljevic 個人網站:https://editorstw.com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校對的範例:校稿會遇到的狀況與舉例

關於「校對」,我知道的事⋯⋯

內容創作者的復健之書──《工作排毒:讓你咻咻咻的工作編輯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