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研究
1. 评论者的视角一旦形成风格,有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反噬评论者自身。比如 James Wood 的人本视角让他能够敏锐地体察小说家对更真实更自由的人性,更有机的人类生活的向往(他对契诃夫和奥斯汀的青睐),同时也让他难以在自己的价值世界中解释另一些小说家对温暖的人性,和可资信赖的人类沟通的质疑和疏离(他对品钦和华莱士的贬低)。
2. 另一个例子是 Joan Didion。如果说 Wood 的局限是和人挨得太近,那么 Didion 的局限便是,当她和环境和人物的疏离感成为风格以后,她和人离得太远。比如她用出人意料的同情笔调去写家政女王 Martha Stewart 的时候,我总觉得暗藏反讽;我的直觉是这种温情脉脉的视角并不适合她,也不知道是她的局限,还是作为读者的我的局限。
3. 风格即人格(Style is character)。Didion 1978 年接受《巴黎评论》采访时说的这句话被广泛引用。Didion 的原意是说,一个人的风格是她的内在人格的外在表现,无论我们想要展示它还是掩藏它。在当下的短视频时代,这句话被赋予了额外的意义:人们的注意力是如此地容易被分散,以至于在数秒中能够被 get 到的风格(氛围,调性,感觉)正在逐渐取代传统意义上的人格。如果说 Didion 的原意是试图证明风格和人格同等重要,那么认为风格比人格更重要实际上已经背离了 Didion 的初衷。
4. 或者没有?经过粗糙的比较,我发现短视频时代对简洁(近乎简单)的审美诉求在 Didion 的风格序列中同样被奉为圭臬。这不单单是对形式的迷恋(短视频的剪辑制作 vs Didion 的遣词造句),还已经渗透到对内容的偏好(短视频对复杂现实的简化和回避 vs Didion 认为复杂是难以承受的幻觉)。结果是,二者给我们提供的都是赏心悦目的图像,而非论证,以至于我们获得的是愉悦的满足,而非沉思的迫切。
5. 所以说,风格重要吗?重要,但又没那么重要。它让我们的声音变得明晰而集中,因而是重要的;然而当它开始盖过我们的声音甚至取代我们自身的时候,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让它变得没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