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都在控制你消費!!
破解網路商店的黑暗設計
最近1111、Black Friday與Cyber Monday 剛結束,我很努力的制止自己不要衝動買東西,結果還是在Cyber Monday 破功了,真的是很可惡,今天就來聊聊電商中的黑暗設計,這些電商是如何控制你來進行消費。
思考一下幾年前你去網路上購買東西的目的,我相信大家的初衷是想要買到更便宜的東西,到了2020,現在大家在網路上購買有個各式各樣的原因,懶得出門、習慣這樣購物方式、有折價券等等,神奇的是,網購好像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網路購物已從意識的層面影響了我們的觀點。恐怖喔~恐怖到了極點!
什麼是黑暗設計 (Dark Pattern) ??
黑暗設計通常是運用視覺風格、文字或是流程上的設計,指引你去執行對他們有利事物,讓你不經意地做出你不想要做的行為,有些設計很糟讓人反感、有些太常見以至於我們都習慣、有些在潛意識層面控制我們。常見的黑暗設計又有哪些呢?
迷宮
一個消費者停留在消費的場域越久,越有機會消費更多,這就是各大零售商、百貨公司、IKEA在做的策略,當然電商也不意外。
大部分的電商會在個頁面推薦你其他你可能會喜歡的商品,如此會讓你不知不覺點擊了進去,而離開頁面的方式只有兩種:上一頁與關掉,不知不覺你已在深層的頁面中迷路。
甚至有些電商會將商家店舖的視覺設計的跟電商首頁一樣,讓你在各商家瀏覽的時候以為這是平台首頁,造成迷路的狀況。
限時優惠
老實說,大家都知道這業者在嘗試控制我們,也許大家都自認已經學會忽視限時優惠,但是在意識上這些形式早已影響了我們的決策。
視覺控制
用顏色或風格來吸引你點擊按鈕,常見在立即購買上,這東西已經常見到大家都不稀奇了,但是由於它的顏色會設計的更顯眼,默默的影響你一點點決策。
例如:“立即購買” 會比 “放入購物車” 更突兀,因為立即購買的流程比較短,轉換率又比加入購物車更高,因此電商大多會這樣設計。
偷偷讓你打勾
在你結帳或填寫資料的過程,電商會偷偷幫你自動打勾訂閱優惠訊息電子報,甚至有些會安排在同意隱私權的旁邊,讓使用者不注意之下就訂閱了垃圾廣告。
王小明已購買此商品
運用社會的他人行為來影響你的決策,當你在買菜的時候,看到很多人跑來拿大白菜的時候,站在一旁的你很有可能也會跑去拿大白菜,這就是社會規範的效果。
社會規範 (Social Norm) 的影響力,在英國,提醒繳稅的信件上會附註 “有90%的人民都在時間內完成繳稅”,如此的信件提升了15%的繳稅效果。
Herd Behaviour: following social norms can sometimes be risky for society
在電商平台上常出現的方法是,告知目前有多少人已購買或是誰正在購買此商品。
此商品還剩下3個
1979年Worchel, Lee, Adewole執行的餅乾實驗,證明了看起來數量比較少的餅乾價值比較高。
The Scarcity Effect - Neuromarketing
”商品庫存只剩下3個“,這是非常常見的設計,表面上好像只是在告知庫存量,但實際上給人了不少壓力,當你看到商品數為個位數的時候,很可能會造成不理性的行為,極為稀缺效應的應用之一。
這些黑暗設計這麼糟,為什麼還要做?
因為真的會賺錢!!!
不過不是每種黑暗設計都還留存在電商中,因為這種設計會破壞體驗,甚至破壞品牌形象,像是以手機上出現過頭髮的黑暗設計。
這種設計真的是最垃圾的那種,欺騙有強迫症的使用者,所幸現在已經相當少見了。
怎麼破解?
體驗是屬於一點一點累積的東西,累積起來一個APP可能會有上百個黑暗設計出現,儘管以上說到的案例你都覺得你可以用意志力避免,你真的能夠全部都成功看破他們嗎??
破解的方法還是要從根本開始思考,買東西前先問問
- 這是必須的嗎?沒買會死嗎?
- 真的要買的話要買哪一個是最合理的?買便宜一點會死嗎?
- 可以不要沒事開啟購物APP嗎?
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閱讀以下:
- Herd Behaviour: following social norms can sometimes be risky for society
- The Scarcity Effect - Neuromarketing
- Study of over 11,000 online stores finds 'dark patterns' on 1,254 sites
以上是我對黑暗設計的小小想法,有其他看法歡迎提出喔!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