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話我鄉:香港香港,你永遠是尋夢鄉?
很多香港人都在中國大陸有一個「鄉下」,但偏偏這個鄉下不是真正的鄉下。很多時候,「鄉下」只是學校手冊上填寫的籍貫,並無太大意義。對很多香港人來說,真正的鄉下,是香港這個一點也不鄉下的大都市。
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甚麼時候成為「鄉下」?1982年,當時火紅的歌手陳美齡,唱出一曲「香港!香港!」,當中一句是這樣的:
「香港、香港!你永遠是尋夢鄉!」
那時候的香港是有名的東方之珠、亞洲四小龍,經濟繁旺、文化軟實力輻射整個亞洲區。紙醉金迷的香港夢,人們總有種摩登都市的驕傲。成長的第一代戰後嬰兒,告別大陸,唱出了香港是自己的家鄉。
80年代還沒站穩,84年宣佈1997年中國收回香港,接下來就是移民潮、八九天安門。97年主權移交,就被捲進入21世紀的資訊時代、中國的崛起、社會急速轉型。本土文化和價值觀還未站穩,就再被揉碎。香港在一片政治和經濟浪潮中,急於融入大中華;城市急速發展、推倒記憶,舊區轉眼變成繁華。
很多人到香港旅遊,除了購物之外,可能感覺是普通的大都市,滿是商場、人冷漠、東西不是特別好吃、旅遊也沒甚麼好逛。東方之珠暗淡無光。有時不明白,即便中國大陸的都市,如上海、如青島、如東北,都有意保留舊有歐洲風格建築,香港卻在急速發展中將中上環沿岸英式建築拆去。我們急於發展,也許也急於政治正確,選擇忘記過去。
如果今日有人選擇來香港旅遊,除了購物和主題樂園,不妨跑一跑中上環的大街小巷,太平山下,舊有的英式建築混雜衝天而起的摩天大廈;或鑽在油尖旺的橫街窄巷,在老招牌下感受8、90年代港產片明星的身影。跑累了,隨意鑽入混合世界各地食物風味的港式茶餐廳,喝一口奶茶,味道是舊時香港殘存的餘溫。
間或有人誤會香港人戀殖,不如說,我們回望文化多元、自由自主的光輝歲月。
學者形容5、60年代的香港,是「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不少人從大陸逃亡來港,但不打算落腳,等待國內局勢平穩後便回家,卻竟然在小島渡過餘生。今日越多越多人逃奔他方,卻又不知是否還會回來?
倪匡說摧毀一個偉大城市,是要令他的優點消失。網友評論香港成於大陸,也毀於大陸。千絲萬縷說不清,只是,人在家鄉卻滿感不安,似是紮根卻又似浮萍,似乎是這座難民城市的命運。
我也不敢說,這一代人能不能在這裡尋夢。只是遊歷過不同地方,最終能令我安心和有現實感的,還是一杯港式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