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歷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閱區,回到作品頁
鬼撞墙
IPFS 指紋 這是什麼

作品指紋

又变成邪教了!

鬼撞墙
·
·
好在作为民主党党报的《纽约时报》毕竟无法与作为共匪党报的《人民日报》同日而语。

那个曾经被当作“邪教”而被共匪迫害多年的群体,政避或政庇到西方之后,很多都成为川普的崇拜者。

如今,崇拜与追随川普的做法被《纽约时报》称为“川普教”,然后又被纽时给戴上一顶“邪教”的帽子

恭喜真善忍们,你们又中招了。

而真善忍们不久前也曾批评环保主义者是“反人类”,如果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曾经被共匪当作邪教,估计早就给环保主义扣上“邪教”的帽子了吧。

这年月,“邪教”帽子满天飞,谁知道自己哪天运气好(或不好)就会赢得这个光荣称号呢?

古代石刻

平心而论,在共匪的高压政策下,真善忍们为了赢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在中国的抗争其实相当平和,往往以集体上访和静坐之类非暴力的方式展开。

即使这些行为让共匪恨得咬牙切齿,共匪也知道无法以此作为借口给真善忍们安上“邪教”的罪名,所以要借天安门自焚事件,勉勉强强把那顶帽子给他们戴到头上。

这些年,真善忍一直否认自焚事件是他们策划的,并把策划这件事的责任推到共匪及其宣传机构身上。对他们的说法,我有点怀疑。因为,以共匪的心狠手辣,如果他们想栽赃陷害,一定会搞出个杀人事件而非自焚自杀,来证明“邪教徒”的邪恶。

但发生自焚之前共匪可能已经获知了对方的计划,并且为了把事情搞大一点,故意对自焚者见死不救,那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想,身在美国的真善忍们,大概率没有参加“川普教”信徒“武装冲击”国会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纽约时报一视同仁地把他们称为邪教徒。这真是令人啼笑皆非:围着地球转了大半圈,跨过大洋,“邪教”的帽子又一次落到他们头上了。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更令人玩味的是,川普作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成功的邪教领袖”(不知道李大师听到这个称号会做何感想,会有一点酸溜溜的感觉吗?),他的信徒不单包括纽约时报的死对头,也包括民主党当政时由前国务卿希拉里一手安排营救出去的“赤脚律师”陈光诚。

而陈光诚事件并没有因为他成功出逃而结束,更精彩的狗血剧情还在后头呢。

陈光诚逃到美国没多久,希拉里就出书讲述了营救他的过程,里面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惊险场面与剧情反转,精彩程度丝毫不亚于007系列。陈光诚要求留在中国,陈光诚要求前往美国;陈光诚说他想吻希拉里,陈光诚否认他说过想吻希拉里……

希拉里的书仅仅出版1年之后,陈光诚也出了一本书,从自己的角度讲述同一段故事。

在这本书里,陈光诚批评希拉里与共匪妥协,声称他希望“留在中国,自由的工作和写作”。

在这个全民能润皆润的时代,陈光诚的说法是否真诚,估计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不过读到他认为自己只是“双方交易的筹码”这句话,我还是非常佩服他的洞察力。这位“赤脚律师”眼虽然盲了,但在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上,他的心可一点都不盲。

眼盲心不盲的他是否意识到,他当初在东师古村被共匪变相囚禁在家,而各路英雄豪杰纷纷上门营救时,其实也是有人把他当作棋子来操弄,巴不得把事情越闹越大,好借机搞掉计划生育?

我想以他的智商,他对这一切一定是心知肚明的。

但是所有把他当作棋子和筹码来玩一场大赌博的人,都被他反过来玩弄了一通。戴秉国警告美国说他“善于操弄”的话,很多人都要后来才会慢慢体会到。

当初在国内给陈光诚担任律师,为了推翻计生政策,不顾张思之把陈案性质定为“暴力计生”而非“计生”的建议,故意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导致“当事人备受折磨”的那位永远政治正确的著名人权律师,作为民主党的拥护者,不知道是否还跟他那位如今被纽约时报归入“邪教徒”的前当事人继续保持密切联系?或者,双方都已经把对方利用得差不多了,如今三观不合,已经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不管怎么说,陈光诚貌似没有在书中对自己被某(些)人权律师人权斗士利用、“备受折磨”有任何怨言。也许他深知白左好欺、同胞难惹的真理吧。

话说,这些个人权律师有不少都是通过为真善忍们辩护而起家的。不知道他们中有多少人都跟真善忍一样成为了“川普教”信徒,成了纽约时报记者笔下的“邪教徒”。

好在作为民主党党报的《纽约时报》毕竟无法与作为共匪党报的《人民日报》同日而语。不管纽时记者把他们骂得怎样狗血喷头,他们都不会遭受民主党政权的迫害。

祝他们在美国快快乐乐地当“邪教徒”。

很多时候,打着民主自由与人权等美好旗号的所谓“理想”,不过就是彼此利用、互为棋子与筹码的政治操弄罢了。不择手段、“不计代价”的人总能成为赢家,就此而言,那位永远政治正确、在该入党时按时入党、在该信教时及时信教、用自己的声誉为造假大师易富贤背书的伟大律师,跟那位不管打贸易战还是打防疫战都不惜一切代价、一次次为全人类指明方向的习大帝,倒是颇有些相似之处,难怪他们能够在废除计生鼓励生育的正义事业上不由自主地精诚合作。

理想与疯狂与歇斯底里,其实只有半步的差距。


CC BY-NC-ND 2.0 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