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疫情衝擊心慌慌,直播教學不用怕

Dr. Soonlin
·
(edited)
·
IPFS
·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變高手。我們都會對學生說快點、別怕、去做中學 (learning by doing),那我們自己呢?Learning by doing, learning from mistakes, and keep learning.

近期疫情又不安分,讓許多學校師生都得面對突發的遠距教學和線上學習的挑戰,尤其直播活動方面,最近也收到不少老師、學員、朋友的詢問,想了想,就在這裡跟大家分享 8 個簡單實用但常被忽略的小技巧吧~


直播前

Tip 1. 聚焦具體需求:在任何教學活動、線上講座、遠距會議之前,一定要事先了解參與對象、整體人數、學員期待、活動目標、時間時長、所需內容等資訊,有的放矢地做準備,直播教學不只是打開鏡頭,然後對著電腦念課本而已 (可以看看以前這篇文章哦 《職場上也用得到的九個教學步驟》)

Tip 2. 提早發出公告:可以的話,至少在幾天前或一週以前發出公告,明確說明本次直播活動的學習目標、內容範圍、學習時間等,讓預計參與的人能提早安排時間、調整環境、準備好心情 (無誤)

Tip 3. 選順手的工具:不需要追求最新、功能最全的資訊科技,先從學生學習時的需求、你教學時的需要、你的特色風格去考慮。現在各種工具平台選擇很多,沒有最好的,只有比較合適的,即使單純在鏡頭前拿白紙白板清楚的寫寫大字也很好~ (但需要非常清晰畫面的內容就不建議了) 工具生來是為我們所用,而不是我們被工具所限


直播時

Tip 4. 打開鏡頭露露臉教育需要溫度,學生在見不到你、碰不到你的情況下,如果我們只是螢幕上的一個代號,那又怎麼理直氣壯地要求學生打開鏡頭呢?(先以身作則啊~) 另外,記得調整一下自己「頭的位置」,讓眼睛可以平視鏡頭 (不少人自己覺得是平視,但很多時候大家只是專注在螢幕上,眼睛要看鏡頭會變成仰望,不信的話自己另外用手機截圖拍照確認確認)。那哪個位置可能比較好呢?大概像我們臉在證件照裡的位置 (想像一下,證件照上下距離就是鏡頭畫面的上下框距離)。如果頭的位置太低又沒露出眼睛的話,看起來很可能會像一顆從地上冒出來會動的不明生物 ☉_☉

Tip 5. 只用熟悉的工具:在直播前或是結束後,自己要怎麼嘗試都沒問題,但盡量不要在直播教學時才嘗試使用自己很不熟悉的平台工具 (除非教學主題就是直播體驗新事物之類的 XD)。身邊手邊的都是教具,不是只有科技才是。分享桌面時,記得在分享前不要亂開一些有的沒的網頁或檔案,不然一不小心可能就名留青史了,you know ╮(╯◇╰)╭

Tip 6. 過程來點小互動:許多過去習慣在實體教室上課的老師們,暫且不論講授技巧和實際效果,在台上的我們其實很容易觀察到學生的反應 (所以誰打瞌睡、誰偷玩手機、誰偷偷聊天眉來眼去其實真的是一目了然、瞭然於心),不過在線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如果還沒什麼經驗,大家又不開鏡頭,要想了解學生的狀況可以善用一些小互動:選人回答+加分 (真的公開加分給大家看)、搶答+加分 (答對答錯都沒關係,先讓學生願意參與進來,對一些老師來說就已經謝天謝地了)、即時投票 (用一些匿名+即時排名的線上服務或工具,躲在螢幕背後大家都比較敢講真話) 等,讓學生真實地參與。不過也不需要整堂課一直都在互動,你累,學生也累 (除非這門課就是需要這樣)。熟悉一點以後,甚至可以基於大家的回饋,即時改變教學節奏和內容,哇,這不就是 learner-centred teaching 的一種實踐嗎?值得一試哦


直播後

Tip 7. 誠實地總結回顧:活動後馬上總結自己的表現,如果有錄製下來那更好,別怕,勇敢地看看那個手忙腳亂、不知所措的自己,誠實記錄哪裡還不錯、哪裡不夠好、接下來怎麼改進。如果自己察覺不到,那可以尋求其他同事、專家、學生、第三方不直接相關的人士 (有時候局外人反而看得更清楚?) 的意見。坦然面對自己的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一步。(有興趣的話可以瞄一下這篇《事後回顧,一個實用又常被忽略的精進策略》)

Tip 8. 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變高手:沒有人天生就很會掌握節奏、很會運用科技、很會在多元場景裡進行混成彈性教學 (hybrid-flexible teaching)。我們都會對學生說快點、別怕、做就對了,那我們自己呢?Learning by doing, learning from mistakes, and keep learning. (可以複習一下這篇哦《能力不用,就會退化,母語也一樣》)


小小加碼

最近剛好在線上和醫藥專家交流了一點小技巧,這裡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 ) 如果大家想做一些專題演講或概念講解,可以試試:

1. 製作主題小影片:依據概念或主題,拆解、錄製成長度比較短的影片,可能每個概念就 1-3分鐘,甚至幾十秒即可。另外,可以壓上自己的專屬 logo 或浮水印,不僅可以達到宣傳效果,同時也是保護自己的版權哦~

2. 用通訊軟體傳播
:用 LINE、Messenger、WeChat、抖音(?) 等對方常用的通訊/娛樂軟體,找一個發佈的公開頁面或是平台,讓小影片或小動畫一傳十、十傳百輻射出去,可別小看長輩們平輩之間的連結強度和轉發速度 XD

3. 善用線上會議工具或影音平台
:可以用 Zoom 開線上會議或用 YouTube 開個自己的頻道直播,不過要注意的是,有些免費版工具常有人數或時間的限制 (例如說 Zoom 的免費版,如果超過 3 人以上同時登入一個會議使用,40分鐘後需要重開一個會議),好處是對方只要有 APP、有網路,打開就能收看,說不定還有打賞機制呢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囉,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打到心儀的疫苗,疫情你快快退散!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Dr. SoonlinLive smarter and simpler! 學術出身、業界打滾、體驗人生 BD x PM x Consultant Email: shawnsunlin@gmail.com FB: Dr. Soonlin
  • Author
  • More

【職場47】加班難加薪,傷身又傷心

【職場46】拼命工作,不如聰明懶惰

【職場45】無所事事,讓生活和工作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