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岛屿精神,另类人生 · 第三天

七日書#6-3愛在北京的點滴

隆秀
·
·
IPFS
2011年夏天我在北京遇到了我愛的男孩子,2014年我決定為愛奔赴,才知道「愛」是一系列改造自我的過程。

因為那位男孩子,我才認識了來自中國當代音樂,認識了崔健,認識了萬青或是carsickcars這些迷人的搖滾樂。現在我正聽著他彈著吉他唱給我過聽的《花房姑娘》,我想起很多北京的總總。

在台灣有一句俗諺叫做:「牛牽到北京還是牛。」比喻人的性格頑固不是那麼容易改變的。我想說的是當我到了北京,許多認識許多想法都發生了改變。

北京的人說話都很大聲,人來人往常常撞來撞去。我在北京有段時間就是橫衝直撞,跌跌撞撞。我也學著講話大聲,剛開始去講話很小聲,又是台灣腔,很多本地講土話的大爺大媽根本聽不懂。學著不客氣,這些當爸爸來北京看我時,看到我這樣子,也沒說什麼。

北京給我的感覺,人們就是直來直往,原本我很迂迴的性格,也變得直來直往,回到台北工作後,有些人還不習慣我講話那麼直接。但是也有好處,就是台灣人罵人都很婉轉,北京的人罵人都很凶狠帶爹帶娘的,台灣職場罵人婉轉到我作為下屬常常聽不出來,所以也少了心理折磨。

在學校吃飯,也變得很急促,學校的食堂也是各家大江南北的菜式都有,真的很好吃。我最喜歡的是學五食堂的玫瑰燒肉方,跟我奶奶家鄉杭州的紅燒肉有點像。還有一定要吃的是宮保雞丁蓋飯,那實在是太正宗了,我現在都還會想念。

北京的菜五花八門,又鹹又辣,我愛上涮羊肉,但每次吃完幾乎都會長痘痘,因為身體太寒,吃溫補的對身體來說太熱。我喜歡韭菜花醬,很鮮香。北京烤鴨真的超好吃,但是因為屬於濕熱的食物,也不能常常吃。

老北京的菜館我最記得的是靠近金魚胡同的白魁庄老號,那裏還有國營餐廳模式的拿票號取餐的模式,很有意思。我也喜歡芥末墩,醬香燒餅。

北京真的是中國的文化資源集中的地方,因為在學校念書,所以天天跑講座充實自己,常常有各種世界級的大師分享最新的思想。周末的時候我就會去聽音樂,聽師兄講電影。

這些其實都是在台灣念大學時就培養的習慣,在北京繼續延續著。

如果說這些在北京受到異文化最大的影響是什麼,我想是學習放開自己,放開心胸,接受不同的新事物,學習用開放的視野看待著個多元豐富的世界。

結果寫下來,還是寫吃得最多,真的是,若去北京,還是要嘗嘗看豆汁,雖然也斯在他的詩集裡面寫過他不能接受豆汁,我也覺得豆汁像發霉的優酪乳,但是豆汁配焦圈,還是別有一番風味。

雖然回來台北已經五年左右了,在北京也待了五年的時間,我仍會想念那個學生時代改變我所思所想給我人生眼界的北京。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隆秀1991年生,2014年畢業於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創作組,2016年取得北京大學中文系創意寫作專業碩士學位,曾獲得台北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新北市文學獎... ...等。現為廣告文案,透過寫作來反思自身與社會的關係,同時期許寫作可以創造新的現實可能性。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書#6-4通勤戀語

七日書#6-2有時精神漂浮在土地上

七日書#6-1之於大陸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