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思劇場《轉轍點》:化作現實的思想實驗,反思生命價值
近期觀賞了好些劇場作品,教我大為驚嘆香港創作者的深度、才能。雖然未及即時介紹推廣給其他朋友,也想借此機會作個紀錄,算是給用心製作的創作人,也給用心觀看作品的自己一個交代。
哲思讀劇《轉轍點》中,為拯救一名懷疑被落毒而垂死的年青病人,醫生Steve應邀到警署協助調查。殊不知請自己來不是警方,而是疑犯龍慕權教授。龍教授是Steve的Mphil及博士指導,本來惺惺相惜、情同父子。但因嚴重的價值觀分歧,兩人決裂,Steve憤而離開研究界,並發誓下一次見面便是龍教授葬禮。龍教授倒是念念不忘,藉着警方調查,硬是請來Steve,利用Steve濟世救人的宗旨,製造認真交談的機會。隨着對話推進,我們慢慢發現,龍教授的下毒嫌疑,背後牽涉著名思想實驗「電車問題 (Trolley problem)」。劇目正想探討的是:當思想實驗化作現實,必須作出生死攸關的抉擇,我們又會怎樣選擇?
在電車問題的思想實驗裏,設定了一輛無法煞停的列車,行走的軌道上有五個被綁起來的人。我們只可以操縱列車將會駛過的軌道,假如不作任何改變,列車就會碾過五人;如果我們則切換列車的軌道,另一軌道上也有一個人,列車即將碾過他。作為一個經典的思想實驗,想必大家都從不同渠道聽聞過雙方象徵的立場、理據。在過往的討論中,縱然會嘗試代入並思考自己的選擇,但也會覺得:跟我又有甚麼關係?現實生活中不可能遇到這些問題吧?
而《轉轍點》的優秀之處,正在於將一個看似離地的思想實驗,放到現實層面去處理。在觀劇的過程中,我真的感受到做抉擇的緊張、掙扎感覺,甚至會再次反思過往一些想當然的想法,刺激觀眾打破既有觀念。過往會直觀地認為,我不會改變列車軌道,因為不改變便是「天命」。假如改變,我豈不是成了劊子手?但經過劇作的探討,我會反思「劊子手」和「救人者」實然是一體兩面。救五人、殺一人,看似符合功利、效益主義的理念;救一人、殺五人,則可以配合生命無分貴賤的說詞——現實又是否只能如此理解呢?撫心自問,做決定的時候,我們真的這樣想嗎?
除了引起道德選擇上的反思外,基於作品認真地研究、參照醫療業界操作,令我擴闊生活視野,甚至可以用衝擊來形容。譬如劇中提到實驗倫理,才令我知道醫療界會利用死囚的身體作實驗,而處死他們的方式又有特定限制,比如電擊過的身體就不能用來做實驗。雖然業界訂有倫理操守,但也難保所有人都會跟從,不免會有殘忍、非人道的情況出現。(聯想起《惡與他們的距離》中提到伊朗每年處死數以百計的異見者…)我們的健康背後,原來犧牲或傷害了不少生命。想深一層,除了人命之外,醫療實驗也葬送了無數動物的生命。雖然劇目主要想探究人命的價值,但也令我聯想起生命本身的價值,應該尊重、珍惜非自願地為我們福祉獻身的生命。
是次展演以讀劇形式進行,但經已讓我能夠投入故事,感受人物的掙扎,亦更能欣賞到劇本的精妙之處。不過,若能以話劇方式搬上舞台,相信可以吸引更多觀眾,不要浪費如此精彩的劇本。希望創作團隊有空間、資源再度搬演《轉轍點》吧!
後記:
某個不願上班的深夜看好青年荼毒室的直播,剛巧文仔提到觀看了莊梅岩的《聖荷西謀殺案》,驚嘆香港文藝表演的高水準和創作者的熱誠。連呼「本土文化未死!」,籲我們都要多關注支持本土創作,令人感動。
跟文仔一樣,本來我對話劇創作認識尚淺。今年才開始多看話劇,而接觸得越多作品,越發覺香港真是人才輩出!屢獲殊榮的劇作家莊梅岩不在話下,原來香港還有很多筆走各樣路線或題材的編劇,講故事的功力叫人驚嘆。哲思讀劇《轉轍點》便是一個例子。劇後很想細讀文本,只可惜尚未成書出售。環境越來越艱難,但願創作者能繼續發光,我會期待下屆、下下屆、更多屆的哲思劇場,鑽挖人性的醜惡與良善。
如這篇文章有幸接觸到你,願你可以行動支持本土創作,讓我們可以走得更久、更遠。我們只有彼此,我們不只有彼此。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一杯咖啡☕
https://ko-fi.com/sarenechan
歡迎每月定額支持我的寫作,讓我們在暗夜中互相守望,彼此送光:
https://liker.land/sarenechan14/ci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