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书:写出渴望的理想之地 · 第二天

三日書|第二天|現實回應理想

亂世裡的說書人
·
·
IPFS
·
如果這個地方,哪怕只有千份之一的機會存在,是基於你在現實裡經歷過、體驗過什麼,而讓你渴望著這個理想之地?比方說,現實世界中,是怎樣的事情讓你感到「信仰被充值了」,讓你相信著可以有這樣的地方、這些價值的存在?

關於第一天提及希望台灣能夠改善(達到理想之地)的問題,今天則是想分享現實裡的經歷和體驗。

  1. 交通問題:從小到大有超過五次以上差點被汽車或機車撞。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三次分別是:一輛卡車直接闖紅燈,車身與我的距離不到5公分疾駛而過,這次是我認知裡距離死神最近的一次;早晨上班準備通勤的路上,一輛汽車不僅闖紅燈且逆向行駛,逆向行駛真的是超出我的認知,後來每次過馬路都會同時注意左方和右方是否有來車;一台機車在騎樓的轉角疾駛而過,台灣的騎樓照理來講是給行人走的,這台機車卻直接在行人看不到的死角在騎樓上面騎。這也是為何,非常希望能實現人車完全分流。

  2. 媒體問題:平常的興趣是廣泛閱讀,即便無法各領域專精但至少會想都接觸一下。尤其是後來讀了不少英美分析哲學相關的書籍後,再回頭看平常電視播放的新聞、網紅的業配,或者是政治名嘴或政治人物的動態就很難再照單全收。除了對資訊會嘗試進一步求證來源,也會思考這些人為何要發布這些資訊、反覆發布類似資訊的目的是什麼,以及長時間反覆這樣發布資訊如何影響輿論風向。正因為事後來看許多媒體資訊都是有疑慮或偏頗的,所以希望能針對媒體的不實報導開罰,並且讓媒體有足夠的資源可以報導真正對民眾身為公民有價值的內容

  3. 產業問題:由於大學是讀商科而研究所是讀文科,所以也能確切地感受到相比於理工科,文科如果不考慮自己創業來滿足市場需求或創造市場需求,光憑既有勞動市場文科所能從事的行業,能夠爭取到的薪資天花板很高機率就是理工科的地板。應該讓各縣市都能認真發展屬於自己的故事與主題,這個想法某種程度是借鏡日本,它們將寶可夢的IP結合各地區的故事打造在地觀光的企劃。事實上,日本很多動畫也是使用現實的背景,甚至透過不同動漫的IP創造聖地巡禮的宅宅文化。換言之,即便是看似沒有故事或歷史的地方,也是可以透過現代的作品來創造觀光價值。

  4. 環境問題:由於本身研究環境倫理,所以關注的點不會僅是人類中心主義或可愛動物的動物權,而是會從更廣泛的層面思考人類與野生動物、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僅以創造力來說,人類很多科技的發明其實靈感於動植物,如果這些動植物不曾存在,人類是否有辦法無中生有的構想出相同的成果?無論是愛地球、減碳,或開始面對全球氣候變遷,某種程度也是發現到人定不見得勝天

  5. 人文素養問題:由於本身也有研究德行倫理,所以也相信品格教育不僅是理論性的高談闊論而是可以具體透過實踐來實現。例如,現在的年輕人不見得會認同儒家文化,沒特別從事相關研究也不會特別去讀亞里斯多德的文獻。但是,無論是父母、師長、同儕、周遭所見的任何人都是可以作為道德典範。換言之,言教不如身教。就像父母要求小孩不要整天滑手機或玩平板,做父母的也應該要做到。如果絕大多數的人都具備一定程度的人文素養,我相信人際之間是可以潛移默化。

總結來說,個人認為上述諸多的問題,人文素養或許會是核心問題。以徳行來說,正義、同理心、勇氣、敏銳、節儉、誠實,諸如此類的品格特徵內化到每個人所具備的專業智識或行為與態度層面,相信眾人的實踐智慧是可以讓台灣變得更接近理想之地。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logbook icon
亂世裡的說書人妙不可盡之於言,事不可窮之於事。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人生相關
23 篇作品

學術工作五年心得

一杯飲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