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如何?我们先看看官方给的预测。
2012年在胡锦涛给十八大作的报告中提出,到2020年的时,中国GDP将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收入也将翻一番,这多少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因为在十年前的十六大的报告中中共得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其目标是到2020年时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去年的中国人均GDP5400美元,远远超过了这个水平) ,相比十六大的保守,十八大的目标相当激进,尤其是在大家普遍认为经济增速将要下行的时候。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到2020年中国GDP翻一番完竟是个什么概念。去年中国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 (当然由于投资占GDP的比重畸高,这5000美元中有相当部分对民众的福利室无益处反有害处,比如由政府埋单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府的其他浪旨性支出) ,相当于韩国举办奥运会(1988年)时的水平。翻一番,也就意味着在2020年时中国人均GDP将超过一万美元。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在2020年也算不上是多么优秀的成绩,但至少那时中国的发展水平达到了今日巴西的水平(巴西去年人均收入超过一万美元,在拉美排第二仅次于智利)。达到巴西的水平是个什么概念呢?
从1995年的标准看,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我们可以认为这个国家已经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基本实现现代化了,比如1995年的台湾,1997年的韩国。但由于美元的通胀,联合国如今将标准提高到了12000美元左右。今天的巴西,从很多方面来看,还不能说实现了现代化。但无法否认今天的巴西已经建立起较为稳固的民主体制,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了有力保障,巴西的人均收入水平在国际上也位居前列。也正因为此,国际社会对巴西的未来发展也是充满希望。当然即便是这样,巴西如今的发展水平距离亚洲四小龙1995的水平还有相当差距,但是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中,其成就几无可以匹敌的。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就是处在这样一个水平,从各个方面看它超过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但它并没有一步到位实现现代化。
这是对中共经济发展目标的分析。那中国未经济发展的空间究竟如何呢?为了预测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我们需要引入亚洲四小龙与拉美来进行比较。
笔者大学毕业那年,读到一本室友为了写毕业论文借来的书,是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比较了东亚四小龙与拉美各国经济发展策略的差别。对发展经济学有所了解的人可能知道,东亚与拉美在经济发展上的差异可以概括为"出口替代" 与“进口替代”的区别。但实际上东亚与拉美发展策略的差异不单单表现在经济上,东亚与拉美建立的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体系。东亚各国的“出口替代”策略着重发展对外贸易,放开消费工业品进口(会消耗大量外汇),发展自己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项目(最初是农产品与与原材料) 。拉美的“进口替代”战略则保护民族工业节约外汇开支,限制消费工业品的进口,将节约的外汇用来进口工业设备发展国内产业。“进口替代”策略的设想并没有错,错的是其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进口替代战略本身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拉美特殊的社会结构下演变为重商主义。在这里要说说拉美的社会结构,在拉美各国少数大地主家族往往垄断了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力。全国大部分土地掌握在他们手里,政府与军队的权力也为其所把持。这些国家“进口替代”所保护的企业其实是这些特权阶层的企业。在政府的保护下这些企业坐享垄断利润,规模小效率低,就像加入WTO前的中国汽企业。而亚洲四小龙则发挥比较优势,靠引进外资开始发展低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将规模迅速做大,产品单位成本迅速降低。以此获得的外汇用来向产业上游发展。
拉美与东亚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经济政策上而是表现在整个社会经济层面。拉美各国普遍基础教育差,政府教育资源大都投资在高等教育与少数贵族中小学上 (这正是为少数地主权足服务的表现) 。 东亚各国普遍有着重视教育的文教传统,基础教育入学率远超拉美国家。由于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相应的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的质量也远优于拉美。与教育政策相对应的是,拉美各国为了在经济上不依赖西方(还要超越西方),将辛苦节约下了的外汇用来投资高科技行业 (为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层人提供就业) ,这些产业吸纳的劳动力很少,不能惠及普罗大众。 与拉美国家一开始就雄心勃勃发展高科技产业相反,东亚各国则全力发展能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制造业,再逐步向重化工行业与高科技行业发展。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策略的结果现在很清楚了。亚洲四小龙经济快速发展,到人均GDP五六千美元的时候经济加速发展一举突破一万美元,而拉美各国经济在增长到五六千美元时纷纷陷入停滞进入所谓“拉美陷阱”当中。
中国的经济发展吸取了拉美的教训,中国一开始就将“出口替代”战略作为中国的发展方向。在“出口替”代政策的刺激下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一点林毅夫在论述中国的比较优势战略时说的很清楚。但是跟亚洲四小龙相比,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有许多做得不好的地方。中国的经济是在共产党仍然牢牢掌控政治权力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私有产权受保护的程度与经济自由度相比亚洲四小龙差很远。台湾、韩国在经济起飞之前就已经实行了地方自治制度,政府对经济的管制也远不如大陆。在教育与科研上中国出于思想控制的目的对教育严格控制,结果教育与科研机构行政化严重。另一方面中国的教育经费长期不足,中央政府承诺到2000年就该达到的教育支出占GDP百分之四的目标直到2011年才实现。在这有限的教育经费中,支出又严重倾斜于高等教育与大城市,在教育方面可以说中国与拉美很相似。不同的是中国老百姓对教育的重视远超过拉美人,总体上来说今日中国的教育水平要比当年的拉美高很多,但是与当年的韩国台湾相比则差很远。从社会结构方面看,在长时间专制皇权的统治下,中国社会结构向来很平等,不存在拉美那样的情况。但在今天中国权力世袭的情况下,少数家族掌握全国政治经济大权的情况已经形成。另外在经济结构上中国国有企业对产业上下游的垄断,民营企业对国有资本依赖越来越严重。尤其重要的是在金融领域的国家垄断极其严厉。这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严重依赖外资的原因之一。此种情况与德索托在《资本的秘密》一书中所描述的那种状况很相似,即民间的资本体量虽大但其产权并不完整,信用关系受到严厉制约使得这些资本无法流动。只有与政府有着密切关系的企业才能在某些领域经营,才能获得银行的贷款。因此从对经济的管制、国有资本的垄断、教育经费的短缺与资源不公、民营企业在金融信用关系上的限制,中国与拉美非常相似。
今天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但城市化水平只有50%左右。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度集权与高度分权的行政制度使得中国腐败严重,官僚机构庞大,中央政府政策目标难以达成 (政治改革因此难以进行) 。其他如法律的独立性与法制的健全等等,了解台韩历史的人应该知道,大陆与之相距其远。作为宪政民主基础的地方自治,台湾和韩国在日治时期就开始了,今天的中国看不到一点踪影。这一切都会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我们以前有许多对的地方没有做,在未来就会带来后遗症。单纯从经济层面分析,中国长年的贸易顺差是不可持续的。中国的外汇储备已经高达3.29万亿美元,相当于人均借给外国人价值1.6万元人民币的物资。由此导致的输入型通胀会年年上涨。内需在当前收入分配格局下又不可能快速扭转市场格局。从国外市场方面来说,中国的生活日用品的制造也已经达到极限,出口增长难以持续。
总之像过去十年那样的高速增长肯定难以维持,也就是说中国不大可能像亚洲四小龙那样GDP一举突破一万美元再突破一万五千美元。当然以当前中国的人均GDP水平,未来十年即便经济每年增长7%,中国人均GDP仍然会超过一万美元,也许这是十八大报告对GDP翻番的信心来源。但如果经济增长真的能达到这样的水平而当前社会状况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那中共就真的是创造奇迹了。据说中央高层如今很流行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他们应该知道在某些时候经济的发展往往会加剧社会的动荡。所以,我认为未来中国经济越过所谓的“拉美陷阱”而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可能性为零。但由于中国相比当年拉美的一些优势, 尤其是中国在教育上、外贸上的不同,中国也不大可能像拉美那样陷入长时间的停滞状态,除非中国社会出现大的动荡(当然这种可能不是不存在)。未来中国经济应该会在较低的水平上发展,有可能会在十几年的时间里达到一万美元。但最大的可能是这种低速增长会被迟来的政治变革所中断。其后中国社会可能会进入今天的去西哥这样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