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僅兩百萬的藝術電影,竟創造了十倍的投資報酬率?
在拍《路邊野餐》之前,25歲的貴州鄉下青年畢贛已經準備去當爆破員了,他在山西傳媒學院上過大學,畢業後曾在貴陽經營過一家婚攝公司,可惜倒閉了,因此他去考了爆破員證照,打算轉行。不過他的短片《金剛經》此時也在香港和中國的短片節都拿下大獎。
畢贛在老師和親友的鼓勵下,決定孤注一擲,靠著自己的積蓄和親朋好友的資助,一開始的原始資金是十萬人民幣,約42萬新台幣。對,他們就是窮到連42萬都要集資才能湊到,幸好藝術電影最需要的不是錢,而是天份與視野,而畢贛腦中的電影世界和大家不同,別人有的資金、明星、有經驗的劇組,這些他全都沒有,但他有個截然不同的視野(vision)。
《路邊野餐》的主角是導演的姑父,姑父也是畢贛最初的投資者之一,片中最為人津津樂道長達42分鐘的長鏡頭,拍盡了貴州凱里的原野風光,也震驚世界影壇,電影搭配導演寫的詩,創造了一個如夢似幻的境地,故事還帶著前世今生時空交錯的迷離奇幻感,這樣的電影充滿原創與獨特性,只有畢贛做得到。這樣的電影也不是人人看得懂,但全球影壇倒是馬上認出,一位新生代電影大師就這樣橫空世出的誕生了。
《路邊野餐》拍完後還得加上配樂,畢贛找了林強,他坦言後製花費竟然比拍攝還貴,總共花了近20萬人民幣粗剪完成的《路邊野餐》,隨即因為被中國的天畫畫天公司看到,進而簽約和投資後期及國際參展宣傳費用,《路邊野餐》最終花了百萬人民幣,約新台幣420萬,也立刻廣受全球各大影展邀約,在法國南特影展和盧卡諾電影節奪下最佳影片,當然這部片也去了倫敦、溫哥華、孟買、葡萄牙、紐約、捷克……等上百個國際影展,當然《路邊野餐》也賣出包括美國、法國、日本等不少地區的版權,這也是為什麼《路邊野餐》在世界各地的戲院上映過後,現在《路邊野餐》還在亞馬遜和iTune上看得到,因為這些發行公司也要賺錢,因此他們會大力推銷,好讓電影能讓更多人看到。全球藝術院線市場非常龐大,雖然這部片花不到新台幣420萬,但歐美因為藝術院線市場大,當然賣出去的版權價格也高。
《路邊野餐》在台灣的確只有兩百萬新台幣的院線票房,在大陸也只有647萬人民幣,約新台幣2720萬,但《路邊野餐》的市場不只在華語圈,而是在全世界,直到現在還在美國版的亞馬遜和iTune上繼續出售,也還在中國的愛奇藝上創造產值。好電影在現代不會寂寞,也不會有三天下片的問題。
成本不到百萬人民幣的《路邊野餐》,獲利應該超過千萬人民幣,投報率超過十倍,因為《路邊野餐》的投報率高得驚人,畢贛的第二部《地球最後的夜晚》因此有了海內外數十家公司搶著投資,有超過五千萬人民幣的資金。電影圈的人當然全都聲稱熱愛藝術,但他們投資畢贛也因為其中大有商機,台積電的股票可沒有在兩年內就有十倍投報率。
真正的藝術電影獲利能力超高,為什麼只有輔導金投資的台灣電影無法獲利?還一大堆都血本無歸?只要投資到好的藝術電影,起碼應該能回本,但輔導金投資的電影,雖然自稱是藝術電影,但大部分根本就不夠格跨入全球藝術院線,許多都連邊都沾不到。輔導金投資的電影缺的也不是資金,因為他們每個人手頭上擁有的資源都比畢贛多。輔導金電影缺的是獨特的視野和與眾不同的天份,而這些東西是砸錢也無法打造的。
介紹《路邊野餐》是要證明,藝術電影不是人人都能拍的,但是沒有天分的人會血本無歸。其實就連畢贛自己,也無法複製《路邊野餐》的投報率。
畢贛的第二部《地球最後的夜晚》因為太多人想投資,最後投資超過五千萬人民幣,明星卡司陣容堅強,當然花費就多,投資者無可厚非想賺回本,因此有了抖音上的病毒式宣傳,讓觀眾誤以為這是部愛情電影,實際上,《地球最後的夜晚》只是《路邊野餐》比較貴且比較多明星的豪華版而已,兩者基本調性差不多,手法也有連貫性,故事依然發生在凱里,畢贛知道,他只要做自己就夠驚豔全世界了。《地球最後的夜晚》的票房本來應該只是個比《路邊野餐》好的藝術電影,不過行銷太強,吸引大批不適合的觀眾進場,導致觀眾感覺受騙,隔天口碑傳開後,票房隨即出現斷崖式跳水狀,雖然最終有近三億人民幣的票房,但詐騙觀眾可能會對畢贛的第三部片造成影響吧?
觀眾有可能會被行銷手法誤導而被騙進場,但一次、兩次後,就會學乖。好電影自會找到自己的觀眾,如果夠好,觀眾就算不在台灣,也會在全世界,在這個多元文化的時代,能去到全世界的好電影就不會血本無歸,假如哪裡都去不了,那就是電影的問題。
沒人要求輔導金投資的國片要有十倍投報率,不過輔導金能投資四十年,毫無回收可能,輔導金還能繼續每年固定賠個一兩億,還打算這樣不痛不癢地繼續賠下去,不能檢討,還受到全民讚揚,只能說這個國家還真是充滿奇耙。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