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選擇了一條原本不屬於自己的路

charming
·
·
IPFS
·

還記得很小的時候,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玩」,除了玩,還能有什麼呢?等到上學以後,還是「玩」,跟同學玩、跟鄰居玩、跟妹妹玩、跟自己玩,除了玩以外的事情,就是東摸摸西摸摸,吃個飯吃超久,也被迫要培養被罵的體質,不過即使每天被媽媽碎碎唸,我卻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加快腳步。

玩.很重要

長大後,發現自己對「新奇的事物」非常有興趣

碰上自己喜愛的事物,常常吃飯的時候想「等一下要完成什麼」、洗碗的時候想「剛剛做的那些為何會那樣」、走路的時候也在想「阿!好像還有另一種方法」……,一整天下來,事情本身帶給我的興奮感很高、執行的成就感也不錯。

只是若回顧一下一整天的行程,除了那件事以外,全部都拖拖拉拉的,澡拖到受不了或被唸了才去洗、該處理的家事一天拖過一天,於是我很好奇:自己究竟是個積極的人,還是個有拖延病的人?

實際回想小時候那些情形,再加上現在的狀況,我仍然是一點也沒有覺得自己有拖延的問題耶…,不過,當一個人天天被唸得很慘時,不得不反思一下⋯⋯

我的夢想進度條?等等…我好像選擇了一條原本不屬於自己的路

就像我名字下寫的註解,過去的我是一位護理師,從學校畢業之後,毫無猶豫地覺得醫院就是我未來一生的職業,過了10幾年,現在的我依然還是在醫院裡,因為我喜歡與臨床人員共事的感覺。

然而今年非常特別,因為突然下了一個目標,叫做「想要學習AI」。這個和我的過去毫不相關,也從來沒想過的意外。

這個方向同時也促使我加入Matters寫作,怎麼說呢?因為我平常並不會公開自己的目標,但是今年的學習衝勁似乎不太一樣,在網路的介紹下,決定在Matters開啟目標的新旅程。

踏上這條路,真的不是很好走

AI的課實在很難懂,許許多多專有名詞和理論,還有可怕的機率,完全聽不懂,遇到的困難很多,因此,光是今年,為了這件事,我在工作之餘做了一些努力:

  1. 自費去科技大學上python零基礎入門班,一次4小時,共8天,從hello world開始。
  2. 到政大MOOCs磨課師網站,自學基本套件的應用。
  3. 搶Udemy的coupon券,免費線上跟著印度籍老師學chi-square、logistic、SVM…機器學習理論,試寫python試跑,還得聽得懂他在講什麼。
  4. 再次到政大線上自學課程「成為 Python AI 深度學習達人的第一堂課 」,學基礎的deep learning。
  5. 3月初開始上台灣人工智慧學校的課,每週六 9:30到18:30,要上16週。
  6. 正打算付費上coursera的IBM Data Science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課程。
  7. 這學期,特別在學校選了一門「人工智慧」的課,老師會細細的說明神經網路。
  8. 同時,在工作上的專案,學習自己關聯資料庫,抓取需要的數據,將以上學習的內容實際用出來。(嗯~常常在卡關,也要學習找對的人來一起破關)

現在才3月,感覺已經執行的內容已有些瘋狂(羅列出來時有點嚇到),就像小時候為了「玩」忘了一切、長大時為了「新奇的事物」將生活拋在雲端。

在今年所設定的AI目標當中,因為抓住了自己的喜好(目標導向)的關係,我覺得幾乎有達到40%以上了,但我希望它實際才1%,因為這代表著接下來的時間,我還有99%,可以做更多、學更多!

學習的過程,每一段都有好多未預期的阻礙,遇到阻礙,就會想「我是不是選擇了一條原本不屬於自己的路?」、「學這個,到最後,我到底要的是什麼?」(這一點,真的還沒想到,學了AI要幹嘛 XD)。不過我也常常告訴自己,不需要覺得寫程式離自己很遙遠,只要有點興趣、想了解,就值得行動,做吧!(❁´◡`❁)

不管是不是我的路,我會繼續努力下去的!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