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衛戰-43】南京守城戰(宋希濂 時任第七十八軍軍長兼第三十六師師長)

darknight
·
·
IPFS
·

一九三七年八一三上海戰爭爆發,我率所部第三十六師(約一萬人)投入戰鬥,在江灣天寶路及大場一帶與敵周旋了兩個多月,無日不戰,前後傷亡逾萬。十月二十八日,奉命撤到蘇州河南岸據守,戰至十一月九日,又奉命向崑山方面撤退。到達崑山時,陳誠總部(陳誠那時擔任前敵總指揮)已經撤走,那裡只有一些找不到自己單位的小部隊和失散的士兵。我得不到任何指示,便率部退往蘇州。大約是十七日黃昏時到達蘇州的。這個古城已是死一般的沈寂,街上店門緊閉,無一人。我走到電話局,和在無錫的顧祝同)顧那時任第三戰區副司令長官,負東戰場指揮之責)接通了電話,他叫我迅即開到無錫去。當晚繼續西行,於十九日正午到達無錫,即往見顧祝同。他告訴我,軍委會命令第三十六師立即開南京,運輸部隊的車輛已通知鐵路局準備,要我速往接洽。同時他對我說,這次撤退很倉促,許多部隊弄得十分零亂,致不能按照預定計劃佔領陣地阻擊日軍的前進,蘇州已於本日晨失陷,情況很緊迫雲雲。不久無錫、武進、宜興等地相繼陷敵,國民黨軍隊毫無抵抗,敵軍長驅直入,很快就進抵南京附近。

這次撤退的混亂,在戰史上是罕見的。以這樣大的兵團,即不能進行有組織的逐次抵抗以遲滯敵軍的行動,又無鮮明的撤退目標,造成各部隊各自為政,拼命地向西撤。戰場統帥部對許多部隊都不明白其位置,遂使敵軍如入無人之境。各級指揮人員沒有適當的撤退部署,不能切實地掌握部隊,當然要負喪師失地之責。但最主要的是蔣介石過分地希望依賴國際聯盟和九國公約簽字國對日本施加壓力。以這樣的主導思想來指導戰爭,所以弄得一敗塗地。

一 守不守南京的爭論

我率殘部三千餘人於十一月二十二日上午到達南京,下午四時往見蔣介石。他這時住在中山門外四方城的一棟小平方釐,為的是避免敵機轟炸。我見他時,看出他的臉色憔悴蒼白,情緒卻是很緊張。他向我詢問部隊的實力情況及沿途縮減情形後,就說:「調你回來,是要你參加守衛南京的任務,歸唐司令長官指揮。何部長尚在南京,需要補充的兵員武器器材等。可即向何部長報告。」我從蔣那裡出來後,即到三牌樓軍政部見何應欽,這時軍政部絕大部分人員都已遷往武漢,僅有少數人員隨何留京。這次一見面,何就對我說:「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經過五十年的努力,發展成為世界上頭等強國,擁有現代化的陸海空軍。而我國沒有自己的工業,機槍大炮,都要從外國買來;國家內部不統一,民眾又無組訓,怎能從事這樣大規模的戰爭呢?」接著他對於在上海戰場犧牲之大,損失之重,以及兵員物資等方面補充的困難,表示搖頭嘆惜。最後他將駐在蕪湖的兩個補充團約有四千多人撥給我師補充,要我迅即派人前往接收,同時撥發了一部分輕重機槍、步槍及通訊器材、工兵器材。我於二十三、二十四日先後會見了唐生智、白崇禧、張群、王俊(第一部次長)、錢大鈞(蔣之侍從室主任)、蕭自誠(蔣之秘書)等人,大體瞭解到關於守衛南京的會談經過及計劃。

自敵軍在金山衛登陸,上海戰局急轉直下之後,「守不守南京」成為當時軍事上的中心問題。蔣介石於十七、十八兩日曾三次邀集何應欽、白崇禧、唐生智、徐永昌、王俊、劉斐、谷正倫等人開會。大多數認為今後進入持久抗戰的局面,從長遠和全面的觀點著想,應以保存力量為上,均主張在原則上不守南京,只用少數兵力——最多六個團到十二個團——作象徵性的守,並曾擬議為四川劉湘部的兩個師擔任。唐生智獨持異議,堅主死守。其理由認為南京是首都,也是孫中山先生陵墓所在,為國際觀瞻所系;守南京方足以表現我們抗戰的意志和決心,並可牽制敵軍的兵力。由於意見分歧,在頭兩次會議上未作出決定。到十八日晚最後一次會議,蔣介石說:「南京是我國的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系,對全國人心也有重大影響,完全不守是不可以的。應較十二哥團的兵力酌量增加。」接著蔣介石就問:「守南京問題就這樣決定,大家看誰來負責好?」當時都沒有人做聲,沈默了一會兒,唐生智自告奮勇說:「軍人以身許國,當此危難之際,何能畏難以求苟安。」如果委員長還沒有預定人來擔任,我願負此責任,誓與南京共存亡。」蔣恩大家的意見如何?何應欽說:「孟瀟兄願意擔任是最適當沒有了。」大家都無異議。蔣介石於十九日以手令特派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長官,羅卓英、劉興為副司令長乾。唐生智於二十日視事,併發布告。但國民政府的正式命令至二十四日才發表,唐先視事後奉令,可想見當時南京的倉皇情況。張群也是不贊成守南京的。他認為沒有守南京的條件,不可能長期固守。他另外還有一種見解,曾對我說:「如果我軍自動退出南京,日軍不是以武力攻佔的。萬一將來和談時,它就不能以戰勝者自居而對我進行要挾。」

唐生智二十日就職後,立即組織司令部,設置於鐵道部內。在十八日的會議上,大體決定了守衛南京的部隊為桂永清的教導總隊,第七十八軍的第三十六師(我任軍長並兼此師師長),五帝七十一軍王敬階的第八十七師(師長沈發藻),第七十二軍元良的第八十八師(孫兼師長),第二軍團徐源泉所部丁治磐的第四十一師、徐繼武的第四十八師,以及憲兵兩個團、炮兵第八團的一個營和戰防炮、高射炮、通信營等;共約七萬人左右。長官部策定的守備計劃,概要如下:

(一)以第二軍團在棲霞山、烏龍山地區佔領陣地,聯繫烏龍山要塞炮台嚴密封鎖長江,並竭力阻擊鐵路西進之敵。

(二)以第三十六師在紅山(大紅山)、幕府山、下關、挹江門附近佔領陣地,聯繫獅子山要塞,阻擊來攻之敵。

(三)以教導總隊在紫金山、麒麟門、中山門一帶佔領陣地,拒極由京杭公路(寧杭公路)來犯之敵。

(四)以第八十七師守備在光華門、紅毛山及通濟門營房一帶。

(五)以第八十八師守備雨花台、中華門一帶。

(六)其餘部隊為總預備隊,位置於城內,擔任治安的維護及防空等任務。

唐生智於二十七日對新聞記者發表談話,略謂: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事最有把握:第一,即本人及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於南京保衛戰中;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代價。

我依據長官部頒發的守備計劃,於二十五日率部到達指定地區,給予各部隊的命令要旨如下:

師以協同友軍固守南京之目的,決心於紅山、豬頭山、幕府山、下關、和平門、挹江門附近地區佔領陣地,利用工事,聯繫要塞,主要以火力殲滅來犯之敵。

重點:東正面指向紅山,西正面指向下關附近。左右依託玄武湖與幕府山要塞。

陣地工事——就原有永久工事為基礎構築。視情況予以加強,構成強固閉鎖式或半閉鎖式堡壘。利用前進陣地,警戒陣地韌強抵抗,消耗敵人,並掩護主陣地。

師之騎兵連主力位於大水關,一位位於燕子磯,搜索敵情。受敵壓迫時,由和平門退回預備隊位置。

一零八旅擔任東正面紅山、北固山的守備,右與教導縱隊聯繫,左與一零六旅聯繫。

一零六旅擔任挹江門、和平門至曉莊師範學校一帶的守備,右與一零八旅聯繫,左與憲兵團聯繫。

同時划定了各部隊的作戰境地。師司令部位置於挹江門附近。

在九月下旬,軍事委員會發表我為第七十八軍軍長,但所指揮的部隊實僅為第三十六師。自率殘部三千餘人到南京後,接收了補充兵約四千人,雖然有了七千多人的一個師,但大多數都是新入伍的,有的連槍都沒有摸過,射擊要領一點也不懂。部隊開到陣地後,一面做工事,一面教涉及並做了些石灰堆,要新兵進行實彈射擊。

自上海佔據形勢逆轉後,退卻紊亂不堪。第七十四軍軍長俞濟時率所部第五十一師王耀武部、第五十八師馮聖法部,與戰區長官司令部完全脫離關係,自蘇州一直退到南京附近的句容、湯山一帶。俞濟時也是蔣介石的親戚,曾充當蔣之侍從人員及警衛旅長多年。他到湯山後便來南京見蔣介石,蔣也沒有責備他,就叫他率部參加守衛南京,京唐生智賦予這個軍以守備淳化鎮、牛首山一帶的任務。這大約是十一月二十七日前後的事情。約再過了兩三天,又有第六十六軍軍長葉肇率所部第一五九師譚邃部及第一零六師(葉肇自兼師長),第八十三軍軍人鄧龍光率所部第一五四師巫劍雄部和第一五六師李江部(這兩個軍都是廣東部隊)子鎮江退到句容、湯水鎮(唐山鎮)一帶。京唐生智報告蔣介石核准,命葉、鄧兩軍均參加保衛南京的任務。衛戍長官部令這兩個軍在湯水鎮東西之線佔領陣地,阻擊沿京杭公路向北進犯之敵。這樣就形成了以第二軍團、第六十六軍、第八十三軍、第七十四軍守衛南京外圍陣地,以第三十六師、教導總隊、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守衛南京負廓陣地的兩線配備態勢。由於部隊的殘缺,新增加的這三個軍合計實有兵力約為四萬人左右。加上原有的,保衛南京的總兵力約為十一萬多人。

二 德國大使陶德曼到南京的內幕

截至十一月二十五日止,國民政府所屬各機關都已遷徙到武漢或重慶去了。在八一三上海戰爭未爆發以前,南京人口約為一百萬人,至此所剩僅三十餘萬人。蔣介石於十一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親自帶著唐生智、羅卓英、周斕(長官部參謀長),王敬久、孫元良、宋希濂、桂永清、邵百昌(江寧要塞司令)等人到紫金山、雨花台、獅子山炮台等處視察了南京的復廓陣地。政府的重心移至武漢去了,蔣介石在南京已經無事可做,為什麼還不走呢?這是一個謎。在視察城區陣地完畢的那天,我問侍從室主任錢大鈞:「委員長和你們什麼時候離開南京?」錢悄悄地對我說:「還要幾天,德國大使陶德曼就要來京見委員長。」我覺得突然,就續問:「陶德曼這個時候到南京來幹什麼?」錢說「還不大清楚,可能是德國想來斡旋和平。」過了幾天,我向蔣介石的侍從秘書蕭自誠瞭解陶德曼來京的內幕。他告訴我:「陶德曼這次來京見委員長,是想由德國調停中日戰爭,他轉達了日本所提停戰條件六項:(一)承認偽滿、內蒙獨立;(二)擴大「何梅協定」,規定華為為不駐兵區域;(恩三)擴大「淞滬協定」非武裝區;(四)中、日經濟合作;(五)中、日共同防共;(六)根絕反日運動。委員長曾徵詢白崇禧、唐生智、顧祝同、徐永昌等人的意見,他們均表示可以接受。電商閻錫山,也表示贊同。委員長向陶德曼表示,可以將以上條件作談判基礎,但對日本不敢信任,日本說話可以不算數,德國是好朋友,要求德國須始終擔任調人到底。」同時又對我說:「德國希望中國參加反共反蘇陣線,自不願中日間的戰爭演變為長期性的。日本對中國的政策亦不希望長期戰爭,它是採取逐次吞併的策略;因而和平談判的可能性頗大。如果談判,總需要一些時間,日均在這期間大約不會進攻南京。這樣,我們可利用這個機會把部隊整頓充實一下。」這雖是蕭自誠的話,實際上就是蔣介石的想法。

十二月四日晚八時,蔣介石到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召集師長以上的高級幹部講話,內容要點為:(一)抗戰五個月來,雖然軍事上是暫時的失敗了,喪失了許多地方,但也給了日軍以相當大的打擊,使日軍不能達到它速戰速決的目的。(二)由於我國的英勇抗戰,獲得了國際上的同情和支援。(三)為什麼要守南京呢?因為南京是我國的首都,又是總理陵墓所在,為國際觀瞻所系,同時對國內人心的影響也很大,所以必須固守。(四)守南京可以牽制敵人兵力,而使其他部隊得有喘息和整補的機會。(五)希望大家抱定決心,努力固守。現雲南部隊三個師裝備齊全,兵力充足,又有作戰經驗,不久就可到達武漢。我將親自篩另這個部隊從皖南方面來解南京之圍。(六)守衛南京是一個偉大而光榮的任務,大家要在唐司令長官指揮之下,同心同德,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克盡軍人守土衛國的神聖職責。蔣介石講話一個多鐘頭後,唐生智以悲壯的語調表示誓與南京共存亡。最後蔣囑大家要「效法唐長官的決心和精神。服從唐長官的指揮,努力完成任務。」會後,蔣介石便乘飛機離開了南京。

三 敵軍三路進攻勢如破竹

自敵軍於十一月二十五日佔領無錫後,即策定分三路進攻南京的計劃。東路沿滬寧路進襲鎮江後即向南京進犯,中路沿宜興、溧陽、句容,直犯南京;西路則先趨廣德京宣城攻蕪湖,截斷我南京守軍的退路。東路之敵陷鎮江後以一部沿鐵路西進,於十二月七日與我棲霞山守軍第四十一師接觸。東路敵軍主力沿杭公路西犯句容,於十二月四日攻陷;至六日,句容之敵北犯湯水鎮,與我第六十六軍發生激戰。中路之敵自陷宜興後,即沿京杭國道繼續北犯,先後進陷溧陽、溧水,於十二月六日進抵淳化鎮,與我第五十一師發生吉安。西路之敵自陷廣德後,即繼續前進,向郎溪進犯,在七里店、陸家鋪、長樂鋪等處,利用水道,以小汽艇前進,佔領郎溪,於十二月六日渡丹陽湖南案,威脅我蕪湖後方。同時,一部敵軍,由十里崗越南漪湖之西陳村、雙塘店進犯宣城;七日,敵軍用戰車衝入城內,遂陷宣城,旋犯灣止鎮。八日,敵軍之第十八師團及偽滿軍於芷山旅猛犯蕪湖,國民黨守軍及行政專員、縣長等均棄城而去;敵軍進城後,屠殺我市民二千餘人於金邊。至十一日,南京與蕪湖間之當塗,亦被敵軍佔領。至十二月八日我第六十六軍、第八十三軍部隊在湯水鎮東西之先線遭受敵軍重大壓力,放棄該地,轉移至城郊紫金山東北地區;同時,我第七十四軍退出淳化鎮、大勝關一帶,並在大勝關東北地區繼續與敵激戰,我第二軍團兩個師仍在棲霞山附近與敵軍對恃。自六日以來,敵經常以大批飛機轟炸城內及城廓附近各要點。

十二月九日南京衛戍司令長官部發佈命令,要旨如下:(一)敵軍已迫近南京,我軍目下佔領的復廓陣地,為固守南京之最後戰線。各部隊官兵應以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盡力固守,決不許輕棄寸土,動搖全軍。若有不尊命令,擅自後移者,定遵委座命令按連坐法從安辦理。(二)各軍所有船隻,一律交本部運輸司令部負責保管,不准私自扣留;著派第七十八軍軍長宋希濂負責指揮沿江憲警,嚴禁部隊散兵私自乘船渡江,違者即行拘捕嚴辦,倘敢抗拒,准以武力制止。

十二月九日敵圍攻南京城更為逼近。我第七十四軍在大勝關、牛首山一線被敵軍攻破,節節後退,被迫轉移至水西門附近擔當守備;旋敵軍追至,即在水西門外之上河鎮(上新河)一帶與敵發生激戰。棲霞山被敵軍攻佔,我第四十一師退至和尚橋附近與第四十八師協力在該地一帶佔領陣地。淳化鎮之敵軍主力,陷高橋門、七橋甕,遂沿大路向光華門進攻;另一部佔領同濟門外的營房,並向通濟門進攻。沿京杭國道由湯山向南京進攻之敵,於九日向我教導總隊守備的老虎洞、體育場、馬群、孝陵衛西南一帶高地(恩這是前進陣地)展開攻擊,我守軍受敵軍的攻勢壓迫,於當晚放棄了這條前進陣地,退守子第二峰、麟閣寺、西山之主陣地。十日,敵圍攻南京復廓陣地甚為猛烈,午後敵軍一部突入光華門外廓,京教導總隊與第八十七師協力反攻,至黃昏始恢復。十一日,全線都在激戰,我守軍增援城防,並做巷戰準備。十二日,敵軍第六師團主力猛攻中華門外重要據點雨花台,守軍第八十八師傷亡慘重,雨花台陷落。敵軍迅即以重炮向中華門轟擊,同時地以一部分炮火向城內新街口、中山東路等處射擊,有許多建築物毀,震裂聲振動全城;有三處起大火,黑煙衝霄漢。自雨花台陷落後,第八十八師全部守備中華門,受敵軍重炮的轟擊,敵步、工兵逼近城垣。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率所部二千餘人向下關方面退卻,企圖過江。唐生智得悉,命我負責堵阻。我當力勸孫元良不可這樣擅自行動。孫為情勢所迫,乃又率所部回中華門附近。敵軍第十六師團主力於十二日拂曉猛攻教導總隊在中山門外的主陣地帶,中山陵園、遺族學校、吳王墳一帶激戰甚烈;至午後陣地多處被突破,敵軍逼近中山門,但紫金山主峰尚在我軍固守中。敵軍另一旅團本日上午突破我第四十一師、第四十八師在和尚橋附近的陣地,佔領楊坊山、銀孔山一帶,繼續向烏龍山要塞進攻,並有一部分向西竄犯。另有敵軍一部佔領江心洲等處,其主力與我第七十四軍在上河鎮及水西門附近發生激戰。圍攻南京之敵為第六、第九、第十二師團及第五師團之第九旅團。十二日敵軍對南京城的攻擊達最高潮。敵重炮猛轟中華門,有數處倒塌,敵步兵在其炮火掩護下蜂擁而上。守軍第八十八師抵擋不住,撤離中華門。至此,南京城被打開了一個缺口。

當戰爭將迫近南京時,曾有些人士及外國傳教師等,倡議組織難民區。京衛戍司令長官部核准,划中山北路以北地區,即自新街口為起點至山西路止為難民區,區內約可容二十五萬人。中華門花牌樓一帶,原為居民聚居地區,尤以世世代代生長在南京的人及無力他徙的貧民,多半是住在這個地區里。十二日敵軍猛攻中華門,這一地區落的炮彈頗多,許多房屋被毀,遂使這一帶的居民發生恐慌,紛紛趨往安全區。當其奔走逃難之時,更高呼親友,告以日軍已衝入城內。而第八十八師及一些高射炮隊等亦加入退卻。至是,自中山東路起通往下關江邊之馬路上,擁擠不堪,紛紛爭先梗塞於途。亦有急於奔逃,而將各物拋棄途中者。逃難中的居民及一部分兵,亦有遷入難民區者。總之,十二日下午形成了極端混亂的狀態。

四 慘死同胞三十多萬人

十二日下午二時,衛戍司令長官部指示本師:(一)下關通浦口為我軍後方唯一交通路,應竭力維持秩序,嚴禁部隊官兵及散兵游勇麇集,以確保要點。(二)第七十四軍在上河鎮與敵激戰,其後方交通應由漢西門與城內聯絡,禁止該軍部對五通過三岔河退入下關。(三)著該師在挹江門至下關一帶,立即施行戒嚴,禁止一切活動。至四時左右,第七十四軍在三汊河搭浮橋,企圖進入下關,京唐生智命本師予以制止。

自十二日下午二時敵軍攻佔中華門。追山門外的戰鬥亦異常激烈。敵軍猛攻烏龍山要塞,情況十分緊張。敵海軍艦隊正在烏龍山附近江面清掃魚雷,排除航行障礙物;同時得知侵陷當塗之敵,已在該處渡過長江,向浦鎮前進中。衛戍司令長官部認為情況異常嚴重,戰局難以輓救,遂於下午五時召集師長以上將領開會。首先由唐生智簡要地說明戰況,並提出分路突圍的計劃,徵求各主官的意見,大家均無異議。於是長官部參謀長周斕以印刷好了的命令發給每人一份,會議只史時二十分鐘就散了。命令規定佔領挹江門至幕府山一線的第三十六師,負責掩護長官公署及直屬部隊渡江後得繼續渡江,其餘部隊一概不許渡江,按照長官部指定的方向——廣德、宣城、蕪湖間地區——突圍。但除第六十六軍軍長葉肇,第八十三軍軍長鄧龍光執行了這個命令,率所部繞過棲霞山附近敵軍,穿過其間隙突圍成功外,其餘多擁向下關,企圖覓船過江。這就造成了十二日晚間在挹江門下關一帶的極度混亂。

下關浦口間原有兩艘渡輪,每次可載七八百人,往返一次約需時四十五分鐘。那時下午五時就天黑了,早晨要到七時才天亮,即夜間有整整十四個小時可以航行(因白天敵機活動頻繁,不敢開行)。如果衛戍司令長官部的運輸機關能確實掌握這兩艘渡輪,則至少可以運送三萬人過江,談到他們卻讓這兩艘渡輪開往漢口去了。留存在下關江邊的,只是幾艘小火輪(最大的只有一百多匹馬力)和約二三百隻民船,這樣多的人要過江去,而船隻卻這樣的少,因而就發生了許多悲慘事件。長官部召集的會議散了後,唐生智等立即開始渡江,但各部隊均不遵令突圍。教導總隊、第八七師、第八十八師、第七十四軍及南京警察等,均沿中山路擁向下關,爭先搶過挹江門,互不相讓,並曾一度與守挹江門之第三十六師第二一二團部隊發生衝突,秩序混亂達於極點。隨之下關亦亂,船隻既少,人人爭渡,任意鳴槍。因載重過多,船至江中沈沒者有之。許多官兵拆取店戶門板,製造木筏,行至江中,因水勢洶湧,不善駕馭,慘遭滅頂者數以千百計。哀號呼救之聲,南北兩岸聞之者,莫不嘆傷感泣,真可謂極人世之至慘。

十二日下午五時半我在長官部開會回師部後,即以電話令各部隊嚴密戒備,掩護唐長官等渡江,至九時左右長官部人員已渡江完畢。我於九時三十分集合各部隊長面授要旨:(一)軍掩護長官部渡江後陸續渡江;(二)第一零六旅之第二一二團擔任挹江門至下關一帶的警戒,待命渡江;(三)第一零八旅留一部擔任和平門、堯化門等地的警戒,待命渡江;(四)無任務之部隊,本(十二)日晚十一時開始移動,至和記公司附近集合,歸第一零八旅劉英旅長指揮;(五)各部隊概由金川門出城,不准經過挹江門。我率師司令部人員及直屬隊於是日晚十二時到達和記公司附近,擁擠,第三十六師的部隊多被衝亂,有些船亦被他們搶渡去了。至十三日晨八時止,本師渡江到了浦口的約為三千人,未能渡江者佔半數以上。有第二一二團營長謝淑周因部隊被衝散,又無船可渡,他和兩個傳達兵扎了一個木筏,三人坐其上,放之江中,隨波逐流,順江而下。行至烏龍山附近江面,被敵艦發現,用機槍掃射,有一傳達兵中彈殞命,他們將之推入江中,繼續漂流。一直流至揚州附近十二圩,才被船戶發現救起,在一個鄉村裡換了衣服,步行至津浦鐵路之張八嶺車站始獲歸隊。

十二月十三日敵軍入城後,縱兵放火,姦淫屠殺,將我無辜民眾及失去抵抗力之徒手士兵,用繩索捆綁,每一百人或數百人連結一團,用機關槍掃射,或用汽油焚燒。據後來遠東國際法庭對敵酋松井石根判決書調查證明:我軍民被敵社殺或焚活埋者十九萬余人,此外零星屠殺的屍體經收埋者十五萬余具,總計我慘死同胞三十多萬人!日軍在城內以「殺人競賽」取樂。被姦淫婦女少者才九歲,老者到七十六歲,有的奸後又被剖腹。實為現代戰史上破天荒之殘暴記錄。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