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ve 宇宙學 V:梵天之夜與其後

珊卓
·
·
IPFS
Rave Cosmology V: Brahma’s Night and Beyond


「梵天之夜與其後」的背景與涵義

《Rave Cosmology V: Brahma’s Night and Beyond》(《Rave 宇宙學 V:梵天之夜與其後》) 是祖師爺 Ra 在其宇宙學系列中探討的大週期轉變理論的一部分。這涉及人類意識的進化、集體生命週期的變遷,以及人類圖如何解釋未來的世界發展。

梵天之夜(Brahma’s Night)的意義

在印度宇宙學與吠陀哲學中,「梵天之夜」是指宇宙進入休眠或毀滅的階段。根據印度神話,宇宙由創造神「梵天(Brahma)」掌管,其生命週期為 一天(Brahma’s Day)與 一夜(Brahma’s Night)交替。

  • 梵天的一天 象徵宇宙的創造與發展,持續 43.2 億年

  • 梵天的一夜 則是宇宙進入毀滅與重構的階段,同樣持續 43.2 億年,象徵舊時代的終結、新時代的孕育。

Ra 借用了這個概念來比喻人類所處的全球周期變遷,特別是 2027 年即將發生的轉變

他很愛借什麼來比喻,因為他自己涉獵一大堆神秘學、魔法什麼的,所以每次看他的東西都看不完,因為會延伸好多有的沒的出來(我是在解釋翻譯這麼慢的原因😆)


「梵天之夜」在人類圖宇宙學中的應用

在人類圖的時間框架內,我們正處於一個長達 400 多年的「計劃時代」(Era of Planning)的尾聲,而 2027 年將標誌著新週期「個體時代」(Era of the Individual)的開始。這個轉變就像印度宇宙學中的「梵天之夜」,代表舊世界結構的解體,並開啟一個全新的存在模式。

你們看,如果不了解他很愛把概念借來借去,就容易被繞來繞去。(奧修也很常這樣)

「我們正進入鳳凰週期(Cycle of the Phoenix)。這是一個舊事物將死去,而新的事物將從灰燼中誕生的時代。」

在這個轉變過程中:

  • 舊有的社會模式與全球結構將開始崩解,包括政府、經濟、社群模式的變遷。

  • 人類將從「集體協作」轉向「個體自主」,傳統的依賴系統(如政府、企業、宗教)將不再具備過去的影響力。

  • 情緒、混亂與不確定性將成為新週期過渡的特徵

「與其後」的涵義

「與其後」 指的是 梵天之夜結束後的全新週期,即 2027 年之後的世界

人類將進入 一個完全不同的社會與能量架構

1. 全球協作系統將解體——我們目前依賴的經濟、國家、社會結構將不再像現在這樣運行。

2. 個體化與小型聚落將成為新主流——人們不再依靠大規模的社會體系,而是發展出 獨立的生存模式

3. 情緒中心與個體意識的影響力上升——情緒將成為決策的核心,而不是外部規則與權威的指引。

4. 新世代的孩童(Rave 孩童)將帶來新的運作方式——2027 年後出生的孩童,將擁有與我們完全不同的認知與行為模式。

這個過渡期(2025-2027)將充滿混亂與動盪,但它也是一個意識進化的關鍵時刻,讓人們有機會重新連結自己的 內在權威(Inner Authority),而非依賴外在世界的權力結構。


更多關於人類未來的思考,都在 《Rave Cosmology V: 梵天之夜與其後》 中被深入探討。

這是一門 13 小時的音頻課程並附有 電子書逐字稿(可點擊查看試閱內容),是 Rave 宇宙學 系列的第五部作品。



珊卓對世界未來的可能走向、那8個鎖與鑰匙、以及這一全球性變革將如何在未來數千年內重塑宇宙運作的模式實在太有興趣了。


請AI生成的梵天,就不要太在意細節了(哭)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珊卓時間慢慢,炊煙緩緩,我們依然絮語呢喃, 對著自然對著動物對著晨光與銀河。 浪漫在我們腳下, 如同天上的鷹, 如同陽光在體內流動的樹。 而,我,一切美好,如同帶給我生命的源頭。
  • Author
  • More

人類圖的四箭頭(19)

智慧的過失

6號閘門與31號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