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书:写出成长轨迹 · 第二天

七日书#5:走出刻薄

枯北
·
·
IPFS
·
我是个心气颇高的废物,刻薄的报复心态常有,可行的反击能力全无。最多也就是磨磨嘴皮子吓唬人,或者编排一些文字嬉笑怒骂嘲讽一下,另一个阿Q罢了。

第二天


有沒有某一個面向的自己,是以前你不願意讓他人知道,但現在覺得無所謂的?轉變是如何發生的?寫寫轉變發生的那個時刻或過程。

我是个非常刻薄的人,对别人要求非常苛刻,他人的一些无心之举,在对方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足以在我心中留下负面印象。就如战国时期辅佐秦昭襄王的秦相范睢,“睚眦之怨必报”,被人瞪了一眼,这仇我记一辈子。

我之所以掩盖这一方面,其一是因为要装作通情达理好相处,这样才不至于真成为孤家寡人,生活里总要有些还说得过去的朋友;其二是用一个粗糙但并不完全离谱的概括,在用钱衡量一切的资本主义准则里,我是个心气颇高的废物,刻薄的报复心态常有,可行的反击能力全无。最多也就是磨磨嘴皮子吓唬人,或者编排一些文字嬉笑怒骂嘲讽一下,另一个阿Q罢了。

这种心态的来源是成长环境的匮乏感所伴随的某种恐惧,简单来说就是这个世界上没什么人是真正能靠得住的,亲生父母都对自己那么挑剔吝啬,何况是主要由陌生人组成的庞大社会。借用一种毛泽东式的估计:70%都是右派坏蛋,周边的人都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想要消解或者转变这种刻薄,唯一的办法是消除这种匮乏感。今年我找到了一份还算是体面的有身份的工作,得益于我是个男的,在这个社会里也能获得一些男性专属的正反馈,我并不以此为骄傲,但我也必须承认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的匮乏感,无论是物质上还是获得他人认可之类的高层次自尊需求,不得不说这些东西我在过去半年都有所满足,我似乎逐渐成为了这个社会里的“准既得利益者”,似乎并没有走上阿Q那条路。

刻薄待人的习惯当然没有完全消失,其实只是缩小了范围。我对年轻后辈往往非常宽容,我是能从他们的成长中获得成就感的那类人。在面对他们的时候,就像面对从前那个因匮乏而扭曲了的自己,我总想着他们不能遭受和我一样的境遇,我要尽我所能用我所获得的东西去拉他们一把。另外,我脑海里会浮现出许多带我走出困境的长辈和前辈,我想让自己尽可能化身成为他们,带更多的年轻人摸爬滚打,绕出ge'zi。

“睚眦之怨必报”的前一句,“一饭之德必偿”才是更重要的准则。而“一饭之德必偿”意味着曾经吃不饱一顿饭的自己,手中已然有好多碗饭,饿不死了。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枯北不合格的造论文手艺人。 跑步爱好者。 涉猎人文与社会科学各种文字的翻书匠,也算是研究者。 写作计划:生活杂感,读书笔记,影评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七日书#5:记三位老师

七日书
23 篇作品

七日书#5:我拒绝,故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