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0519交點聚會 從迷惘期到斷捨離,每個人都是自己的 HR
身為職場菜鳥,最近想多了解職涯議題。
好比如何在煩忙的工作進度中,持續釐清與探索自己的興趣與專長所在,以及如何為自己每個階段的目標規劃出合理的 Todo List,都是一開始希望能獲得的內容。
這場講座內容不錯,且講者許多都是 HR 專業,或者在職涯議題上有長時間的探索,所以提出的問題與意見很務實。
有趣的是,講者出場排序由 20 歲到 30 歲,橫跨學生到職場老鳥,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現在處於哪個階段,並進一步回顧過去與預想未來。
廢話不多說,來看看筆記重點吧。
吳怡葶:不清楚職涯方向,做就對了
講者吳宜葶分享自己從一位對所讀科系感到迷惘的大一生,到最終找到自己對職涯諮詢領域有高度興趣的過程。
可能是台灣升學制度的關係,我們很難在進入科系前就先了解,關於這個系所的教學脈絡,有什麼是我可以探索與發展的空間呢?或者這個系所的氛圍、師資怎麼樣?甚至時間軸拉長些,四年後能有什麼樣子的發展?能抵達怎樣的高度?這個領域的地板與天花板又如何呢?
近期偶爾會被學弟妹問到,該如何釐清自己真的喜歡什麼?最快速也最精準的釐清方法,就像講者提到的:「不清楚職涯方向,實際去嘗試就對了。」
在這段時間,因雜食而費時一定是在所難免。也唯有透過實際的體驗,比如像講者加入職人等單位實習一樣,才能透徹理解這們專業的每個面向,幫助自己逐漸篩出喜歡的部份。
Alvin:在最高峰時離去
講者 Alvin 提供的方法論,來自於一段詰問:「為什麼人們總在絕望時,才懂得離開?」
Alvin 選擇在巔峰時果斷轉換,讓職涯處於一個持續正成長的循環中。雖然我無法做到這麼果決的轉換,但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點,叫做「覺察」。
對自己的覺察,對自己職涯狀態的覺察。覺察自己的工作情緒與成長屬於上升還是下滑的階段,並儘早做出應變,避免直到深陷泥淖中才意識到掙脫時,所耗費的心神與時間成本。
鄭博元:斷捨離,才能長久
若說第一位講者吳宜葶提到的階段是從雜食到釐清,這類發散的階段。講者鄭博元提到的是收斂。
學校與職場的差別很多,最大的差異是學校給予學生大把個人時間,而職場在個人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產出最高效能,所以「收斂」與「專精」是這階段的重要議題。
而該如何收斂呢?後兩位講者不約而同提到同樣行為:將累積至今的技能包攤開檢視與盤點,釐清主軸與支線,才能達到真正有效的收斂。
陳俊良:如果和我有關係,現在我可以做什麼?
講者陳俊良回到職涯發展的根本,除了覺察自己內在狀態外,理解國外各界議題與情勢也很重要。
對於新的議題,我們多半粗略帶過,沒有花時間去思考自己與議題的關聯性。比如我是研發人員,大陸的一帶一路政策對台灣軟體業會有什麼影響?若有影響,對所在的職業又會有什麼影響?若有影響,現在的我可以做什麼?
這樣的思維訓練了兩件事:
- 對議題較深入的了解
- 讓自己的職涯發展符合趨勢
講者也提到,離開學校要面對的第一個問題,不是找到一份薪水合理的工作,而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與環境。以這個邏輯思考,如果想在軟體業長久發展,建立或加入該領域的社交圈十分重要,讓生活中充滿相關議題,才能加倍理解這份專業。
如果你/妳喜歡這篇文章...... 1–10 個拍手 11-20 個拍手:喜歡「 職涯 」系列主題 21 個以上拍手:喜歡作者,想看更多題材文章。謝謝你,歡迎 Follow 我「 科科科文 」,讓我提供更多優質文章給你! * 有任何問題歡迎來問我!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