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仨人在一起的时光,献给种种过去 ——读《我们仨》有感

metacyber
·
·
IPFS
人生就是由分(0)和合(1)两种状态组成的二进制文件,人们总是在相聚时虚度,在相离后悔恨。

清明读了《我们仨》,杨绛先生回忆了她和钱钟书二人从英国求学到成家生女,再到“我们仨”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人生记忆,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流露出杨绛作为一个妻子和母亲在生命长河中泛起的情感涟漪,细微处无不可见她对于丈夫和女儿深沉的爱,纵使三人失散,但这份思念足以让她们三人在错位时空中灵魂相拥。

非议的围城

很早就通过《围城》知晓了钱钟书先生,还清晰记得当时用笔画出书中的比喻,叹服于钱钟书先生奇妙深邃的语言。那时没有今天这些大数据分析工具,查了下别人的统计数据,《围城》全书25万字,有600多个幽默传神,生动有趣的比喻,摘抄几个重温下。

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2、鲍小姐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有人叫她‌‌“熟肉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

3、唐晓芙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一直没充分get到大眼睛的美点】

4、苏小姐因为鸿渐今天没跟自己亲近,特送他到走廊里,心里好比冷天出门,临走还要向火炉前烤烤手。

5、房子比职业更难找,满街是屋,可是轮不到他们住。上海彷佛希望每个新来的人都像只戴壳的蜗牛,随身带着宿舍。【这应该算“蜗居”这个梗的起源吧】

6、他们俩虽然十分亲密,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长终合不拢成为一体。【无论友情亦或爱情,皆有然者】

7、慎明道:“关于Bertie结婚离婚的事,我也和他谈过。他引一句英国古话,说结婚彷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这就是围城】

关于围城另外一个印象深刻的梗是钱先生发明的“哲学家学家”(philophilosophers),用来指代那些并非真研究哲学,只研究些哲学上的人物文献却号称哲学家的人,想来当今各领域也有不少这种人。Philophilosophers这个创造还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我对英文构词的兴趣,这个单词由于philo的嵌套使用,自带吊诡式的讽刺,让人遐想不止。

大概是由于“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这句话,以及读尽清华藏书和过目不忘的故事,脑海里一直将钱钟书先生作为爱读书的榜样,钱钟书先生的言行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我的读书之路。杨绛先生也有关于钱先生读书的描述,“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只从读书这点,就应该感谢钱钟书先生。《我们仨》中也提到钱钟书、杨绛和钱瑗一家人各读各书其乐融融,书是他们仨的幸福之源。

实在讲,自己很晚才知晓杨绛先生,尤其是从她作为钱钟书爱人的角度,可能由于她一直是一个默默无闻,甘居丈夫和女儿背后的女人,除了一些翻译作品,没有过多的创作,总之她不是那种汲汲于名的人。对她的初次印象是因为下面一段话从内心深处打动了自己,“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这种穿透岁月的体会都是活久见,一个人走到人生的边缘才会感叹人生苦短,杨绛先生也是在自己《百岁感言》中才道尽人生原本的面目。最近跟一个在上海隔离的朋友聊天,她讲了一句话我深有同感:“人生太短,大好年华更短,跟爱人家人在一起朝朝暮暮才是”,没有一个人在那些孤独寂寞的深夜独处过,在自己情感和灵魂的边缘徘徊过,是不会有此番感受的。

如果有过相聚相守,然后经历离别,于本人需要适应种种生活状态的变化,但这还不够,还需要等待身边人的适应,否则她们会不停的提醒你。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院里有位说话阴阳怪气的大妈。虽然都在大院生活,但不在一栋楼居住,也不在一层楼上班,可能个把月都见不上一面。就是这位其实只能算路人的同事,在家人回国一周的时候,当面问你“孤单寂寞冷吗?”,然后在家人回国一年的时候,再次当面提到“你现在一个人了”,冷不丁这么一句,都不知道她要表达什么意思,是关心我吗?还是单纯想让我搞清楚自己的生活状态,百思不得其解之余,心情也很不愉快。

看完《我们仨》,发现自己跟杨绛先生有很多相似的感受,虽然没有经历那种跨越生死的离别,但三年多来,经历了从盼家人出国,到送她们回国,从分离到相聚再到分离,聚散离合的状态切换,叠加疫情带来的精神压力,让自己无数次一个人在异域他乡的深夜里,怀念一家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更加理解书中所提到钱钟书先生所发之愿“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的真切自然。只要在一起哪儿都是家,否则只是可以寄存躯体而无处安放灵魂,就如杨绛先生所说,只是“旅途上的客栈”。

我的感触还不止于这三年多的记忆,循着时光的坐标向前回溯,在记忆深处找到小时候在父母身边读书一直到远离父母去北京求学那段也可以概括为“我们仨”的岁月,只是自己扮演的是孩子的角色。虽然那会在农村,日子过得并不轻松但却简单温暖,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于是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毕业后留在城里,父母也跟随子女远离故乡,由于驻守海外,几年都无法回一趟老家。只剩下老屋还立在原处,那些属于“我们仨”的温馨故事或许仍保留着斑驳的磁场,在原点召唤着我们这些因为梦想或是欲望将自己发落到天涯的游子,如果不是这样,自己又怎么会一次次在梦里奔向那一条条乡间小路。

清明本就用来怀缅,《我们仨》正是杨绛先生的感怀之作,虽然身在千里之外,无法亲临故乡祭奠逝去的亲人,但心中却思念满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每一次怀缅不是为了悲情,而是为了传递一个个与你有着交集的“我们仨”的记忆,重温那些铭记于心的情感,从心底凝聚力量,更好地前行。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珍惜相聚的时光吧。人们总是在相聚时虚度,在相离后悔恨,人生就是由分(0)和合(1)两种状态组成的二进制文件。此刻与家人分离的我,虽然无时无刻不盼着团聚,但杨绛先生也说了,“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所以趁着还没有相聚,离别带来的那份真情实感还没有变味,写下此文。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metacybernothing ma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