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要聞|剛果盆地森林流失威脅俾格米人・十年前艷麗的戰火剛果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為大家讀報,同時向秋分倒數:距離秋天還有40天。
剛果盆地森林流失,俾格米人危殆
顛紅倒綠:外人眼中的剛果

剛果盆地森林流失,俾格米人危殆
南美洲的亞馬遜雨林經常被形容為「世界之肺」,不過亞馬遜不是目前全球唯一的大面積熱帶森林,非洲的剛果盆地和亞馬遜盆地相比不遑多讓。剛果盆地有廣達兩億公頃的熱帶森林,橫跨剛果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加彭、喀麥隆、中非共和國、赤道幾內亞等國,其中以剛果民主共和國境內森林最廣,佔整個剛果盆地森林的 60%。
剛果盆地的原住民被外界泛稱為俾格米人(pygmies),這指的主要是他們特別短小的身材,但其實俾格米人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或文化群體,語言習俗各不相懂。現在俾格米人依舊居住在剛果盆地,估計可能有九十萬人口,生活方式一如過去數萬年,非常仰賴周遭環境。
不過剛果盆地面臨的問題和亞馬遜盆地差不多——開發。專家指出,剛果盆地各國歡迎投資,尤其歡迎交通建設,但建設改善交通的同時,也便利讓想要進入森林從事開發活動的人群。據估計,剛果盆地每年有兩百萬公頃森林被毀,光是去年一年之內,剛果民主共和國就損失森林超過五十萬公頃,佔去年全球森林砍伐量 13%,僅次於巴西境內的森林砍伐(43%)。
剛果盆地的俾格米原住民是森林砍伐的最大輸家,他們因此喪失土地、居所、食物和藥物來源,因此也喪失健康。保護非洲境內流離失所與環境移民行動組織 (APADIME)表示,再這樣下去,俾格米人最終也會消失。
剛果盆地的森林與居民較少受到重視,因為非洲堪稱當今世界最不受重視的地區。貧困、飢饉、戰爭奪去大量人命,例如 Oxfam 統計估算,去年東非大旱期間,約每 36 秒就有人死於飢餓,長年戰爭導致數百萬兒童死亡,這樣龐大的人命傷亡素為各界所知,但從來沒有真正獲得外界足夠關切,與烏克蘭戰爭所受全球性關注相比,可謂一目瞭然。
非洲之大,超乎一般通常想像,下圖呈現非洲的真實大小:把美國、英國、日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印度、墨西哥、德國、法國、尼泊爾、中國、西班牙、瑞典、挪威、孟加拉、紐西蘭、希臘、義大利全都塞進非洲都還不夠。這張圖不當將台灣劃入中國範圍,但這是政治問題,不是地理面積問題。

顛紅倒綠:外人眼中的剛果
2012 年,盧安達和剛果民主共和國發生戰爭時,攝影師 Richard Mosse 以紅外線底片拍攝剛果風景。這本是為軍事用途開發的技術,他認為恰好適合以此呈現戰火中的剛果。影像中的紅色本來是綠色,因此艷麗得令人不安的紅色,在人眼中是青翠的綠色,顯示剛果自然之富饒。Richard Mosse 說,西方人在剛果總是看到黑暗和瘋狂。其實這正顯示問題在於觀者,而不在於被觀看的剛果。
► Richard Mosse: The Color of War, 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